实施更加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2009-12-21陆东梅嵇明海
陆东梅 嵇明海
1任务目标导向:(1)充分体现小学《课标》精神与要求,根据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与学生实际在每课时中进行调整;(2)在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引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严格按教学计划高质量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保证上课时间不受挤占;(4)为达到教学目标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模式;(5)将每学期考试时间、内容、标准、要求等提前通知学生,运用评价、检查、考核促进目标达成率。
2清晰的授课方式:(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达成可进行检查评价;(2)为学生提供清楚的学练步骤。突出程序式多样化教、学、练模式,强化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突出技术技能教学;(3)有明确上课要求与各层次各级别达标指标,分层推进、分类指导;(4)了解学生水平与能力,教学要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持续努力;(5)教学过程贯穿讲、看、思、练、评五字要求;(6)重视每节课总结反思。
3适应学情多样化教学方法:(1)运用吸引学生注意和积极参与的学练技巧,如选用游戏法、竞赛法、故事法、情境法等各种新颖方式进课堂;(2)变化练习节奏、创造优良环境。运用四段式教学模式创造规范活泼的课堂教学方式;(3)变化呈现方式,如集体练习与个性发展练习,建立教学常规,保证教学程序高质量;(4)采用多种激励评价机制,依据《课标》精神,制订利于操作的评价方法;(5)定期与不定期收集学生意见,经整合后吸收到教学中;(6)依据目标,变化提问、讲解、示范、组织、解决问题的方式。
4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练过程:(1)不断给予新教学刺激。每次教学刺激之后安排新问题让学生学练;(2)不断采用新颖教学内容,诱导学生投入学练;(3)集体学练、小组学练、个人学练结合,为全体学生与个性化学生提供教材;(4)使用有价值的评价激励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练过程并保持积极性;(5)体育作业配合练,不断检查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并提出新目标。
5确保学生成功率:(1)设计能反映单元前面课时的学习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上下位概念,有制订倒置教学计划思想,以符合逻辑顺序安排课时;(2)学生完成动作之后立即给予反馈或纠正,学生独立练习前,提供指导练习和自查方法;(3),一项教学内容可设大、中、小单元与课时,使学生在各课时中完成学练内容,教学刺激要以先学会动作为基础。强调单元教学思想,体现教学的约束力与灵活性;(4)从容易掌握的教学内容步骤向新教学内容过渡,使每节课都是前次课的延伸,教学步骤安排注重上位与下位的延伸、拓展、补偿、追加、创新;(5)变换每课时刺激呈现节奏,使用学练、复习、反馈、考试、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