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影响
2009-12-18刘建平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学生在获得体育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深受体育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这种影响尤为突出。本文以高校体育文化为主线讨论体育文化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文化 高校体育 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思想已被我国体育界和教育界所接受,学校体育是确定终身体育的基础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也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和与大众体育衔接的中转站。实施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当代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全面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高校体育理念。它为高校体育的改革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也为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提供了转型教育的模式。
高校在实施终身体育的过程中,除了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向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外,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也是重要的因素。
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出的各种不同形态特质,体育文化是这众多文化特质中的一种。体育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形态和现象的意义在于它所实现的是一种人类社会自身的文化价值。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体育在改造和创造社会环境,自我个体生理环境和社会群体心理环境中起着愈来愈明显的作用。
人的体育意识反映着人们体育价值观,它是通过人在体育文化环境里获得的体育、健康的意识,是人认识到自我价值需要和体育健康价值存在时的一种潜质精神活动。人的体育实践活动是在这种体育心理和意识支配下进行的。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的心理机制及生理机制需要基本上是一致的,人因各种环境、条件的不同体现出不同的本质和价值需要,其原因是人在特殊文化环境中的实践,感受和所接受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不同造成的。人的体育意识、健康价值观都来源于文化实践,都是从客观的体育文化实践中获得的。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生获得体育意识,确立健康观念的主要渠道,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深受体育文化的影响。但由于各地基础教育、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了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健身观念存在较大差异。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由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的差别外,与传统的学校体育制度有一定的关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对传统的学校体育制度反思,其内涵并没有与时俱进,拓宽广度和深度,仍是将体育意识和健康观念作为一种强制性的价值标准。长期以来高校体育以竞技体育教学为主的基本格局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本的改变。教材多,内容旧,教师忙于赶进度,技术教育流于形式,学生迫于压力应付各种专项测验、考试、达标等。这种现象导致了多数学生在体育课结束后,感到既没有通过体育课学到体育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兴趣,提高健康水平,又不能自我进行有效的身体锻炼,造成大一、二年级有体育课学生体能水平提高,大三、大四年级没有体育课,学生多数也就不参加体育活动,学生的体质下降的无奈结果。这种状况的普遍存在,无疑是背离了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的目标。传统的学校体育制度内在本质在于强化它的价值和功能,由于在强化的过程中远离了内在价值,无形中削弱了它应有的价值和功能,而成为僵化的制度。这说明人的价值思维本身存在着时限的矛盾性和不合理性,特别是当这种文化制度在历史的发展和积累过程中,形成一种结构和功能上的矛盾性,从而引起人们价值思维的矛盾性和不合理性。在以倡导科学健身,健康第一,身心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改革的大趋势中,改变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必须改革应试教育下的学校体育制度,充分使学生认识体育的价值与功能,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观念,使学校体育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服务。传统的学校体育制度虽然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意识、健身观念的形成及选择,但人的思维具有能动性,并不是可由外物强迫自我思维或占有自我的无主体性的思维活动,而是一种主体性的思维活动,是一个自我占有对象的思维活动,它不仅取决于体育文化的内容和价值关系,还取决于自我在多大程度上对体育文化内容和价值关系的认识,只有这种文化内容和价值被个体自我意识到而进入意识视野,它可能在心理上获得价值和意义。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课、早操、课间活动、课外锻炼、运动队训练、竞赛等内容组成,与此相配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和体育组织管理等体育物质环境构成了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学生主要是从这些环境中获得体育知识和意识的。充分认识这些体育文化对体育意识、价值观的影响和作用对增进学生健康现有积极意义。
高校的体育物态环境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等有较大的影响,高校的体育物态环境是高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载体。高校学生能否在余暇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体育物态环境。如良好的场地条件、先进的体育设施、优美的锻炼环境等都是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有利因素。
学生在体育文化环境中获得的体育意识不仅依赖于原有的体育意识,同时学生的情感、情绪也对体育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体育意识产生很大的影响,它是构成学生认识、理解体育的一种特殊方式。这种方法直接凭情感、情绪进行而不是靠分析、推理进行。例如中国大学生篮球赛(CUBA)和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赛不论是到主办学校现场去看比赛,还是在电视里看现场直播,都能看到众多狂热文明的观众,充满诗情画意、健康活泼,具有挑战性的口号。在赛场上还能欣赏到热情奔放各具特色的赛间表演。这些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对学生观众的情感、情绪及体育意识、价值的选择有着直接、积极的影响,而且还对体育价值、健身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增值作用。人的情感、情绪不仅和感受到的对象联系,也和欲望、目的、动机、需要等联系。在自我急需期待某种环境的时候,其价值就会倍增,对环境的感受也就越美好。此外对环境的美好感受还能深化认知过程,强化主观体验。日本学者对大学生上体育课态度的研究中证实,体育设施条件是决定体育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这说明的高校体育物态环境对大学生体育观念的影响是较大的。
跨入二十一世纪,国民经济进入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阶段,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在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推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其目的是为了适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潮流,建立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新机制、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技人才的素质。因此,高校体育的改革要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以终身体育思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围绕这一主流进行全面的更新与拓展,在此背景下,广泛宣传、开展多种多样、不同性质的运动竞赛,组织学生观看、欣赏高水平的比赛,改造或修建现代化体育场地、设备、营造浓厚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这对加强体育意识、健身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他们打下终身体育思想的基础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浅析21世纪学校体育改革与思考》
[2]《向21世纪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3]《文化主体论》
(刘建平,1963年,男,山东海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中国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