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09-12-17屈琴
屈 琴
摘 要: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已成为广东省各技工学校的必修课,计算机操作是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很好地实施这一关键环节成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索了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0-0043-03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教案实例
在提倡教学“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今天,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较之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已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共识。但在教学调查中,我们发现还有很多教师不知如何具体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我们通过听课的形式,观察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效果;上课实践、体会,总结一些共性经验,得出以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些规律的方法。
我们通过展示一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案,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Word排版内容为例,具体阐述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如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案实例
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色彩美和排版美。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2)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在排版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3)培养学生科研的能力,即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格式工具栏的设置;
(2)首字下沉;
(3)分栏。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格式工具栏的设置;
(2)综合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3)学生难点:分栏设置。
难点突破:
先讲全文分栏,再讲对选定内容分栏以及有关的参数设置。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实施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引导期,第二阶段是操作掌握期,第三阶段是交流讨论期,第四阶段是巩固创新期,第五阶段是总结期。
教师引导期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教师展示一个或几个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这节课的任务和要求,并对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作一些方法上的阐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教师主要是方法上的指导,还可结合实际应用作一些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知道从哪里入手做,以及从哪些方面可以作些变化。这一阶段的关键是教师引而不发,点到为止,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学习热情。
学生操作期是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在教师引导后,很多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这时候,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大胆去试,使他们在使用中体会、感受和领悟。这期间,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这是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的阶段,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初识到熟练掌握的阶段,也是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发挥各种能力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大部分学生掌握基本方法,消化教师所讲的或书上所介绍的内容。进度快的学生可探索教师未提及的内容,或提前自学后阶段的教学内容。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是辅导、答疑和释疑,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兴趣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调控教学进度。
交流讨论期主要是教师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共同的难点和重点,并触类旁通给出大量应用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教师点评为辅,尽可能开展一些热门问题的讨论,还可以进行作品欣赏或方法交流,让学生在思路上能得到一些启发,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鼓励创新。
巩固创新期是学生在看了别人的作品或方法之后,又会涌起再度尝试的欲望,在这一阶段,学生除了要巩固掌握的知识,还要在达到实际应用水平的同时进一步作一些调整和创新,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熟练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结期(课堂小结)是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肯定学生在学习中好的表现,对不足之处提出期望和鼓励;也可进行学生作品交流及方法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或操作有疏漏的学生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师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知道完成同一任务可以有多种方法,使学生能够灵活变通,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注意事项
在技校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由于技校学生已有很强的独立性,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喜欢自己去探索,但缺乏方向性和自控能力。在教师明确了具体的任务后,还需要适度引导和调控,否则很容易出现学生学习无目的无方向、教师教和学生学相脱离、课堂教学失去控制的状况。在任务设计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应用性、可行性、趣味性都很强的任务,在教学要求上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拉开梯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能力强的可以自由发挥。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定是“作品式”评价,即以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来进行评价的。这样评价不是单纯孤立地检验教学知识点,而是更侧重于检验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审美观等多方面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以及提高学习的迁移能力,这样,即使教师不在也能通过自学或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教学要求。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的学生较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有突出表现。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相同课时内的教学容量大,打破了教材上的课时安排,有时可融合2~3个课时的容量;
(2)学生主动参与性强,在学习中是学生主动要学,动手操作机会多,个性得到发展;
(3)学生自学能力强,教前面,会后面,基本上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学生主动提问人数增多,由原来的不敢问到争着问,由原来的“教师问,学生答”转为“学生问,教师答”;
(5)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精神;
(6)教学气氛轻松活跃,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7)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开心快乐放松。
五、结束语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作为驱动、围绕任务(问题)的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和研究性学习法在很多地方具有类似之处,也具有“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等特征。从教案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的,学生在学习中充分调动了多种感官,在教学中有充分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是一种师生互动性强、教学效果反馈及时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2]钱晓菁,马玉娟.试论“任务驱动”[J].中国电化教育,2002,(9).
(编辑: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