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在陕西农村高中开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09-12-17王海燕陈怡君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10期

王海燕 陈怡君

摘 要: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要求提高与课时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落实新课改要求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实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开展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为此,笔者在对陕西农村高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四个层面提出了一些结合自身实际改善陕西农村高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建议,以期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和实施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陕西农村中学;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0-0004-0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要求提高与课时严重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面对信息技术这样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仅靠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教学是很难有效克服的。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其他形态的相关教学活动,从各个层面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必将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1]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建设恰好符合了目前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它不仅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了浓郁的信息化氛围,并且在与显性课程相互补充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矛盾。然而,现实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无论在课程理论上、还是课程实践上,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许多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学实施者,对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知之甚少,普遍存在着“不知道、不重视、不会搞”的现象,使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发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从事师范教育与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隐性课程的含义及其特点

在教育领域中,“隐性知识”往往以“隐性课程”的面目出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是非学术性的。由于隐性课程上位概念课程本身定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将隐性课程泛化等等原因,目前,对隐性课程概念的阐述众说纷纭,尚无一个一致的见解。现将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定义归纳如下: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纽曼从学生的学习结果来探讨隐性课程的概念,他把学习结果分为预期且有意的、预期但无意的、未预期但有意的、未预期且无意的四种来探讨隐性课程,并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分析隐性课程的依据。[2]

美国教育哲学家高尔顿分析隐性课程,从学生学习、环境和影响三个角度对隐性课程进行界定,认为隐性课程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隐性课程是无意识的传授,学生是无意识接受的。[3]

我国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对学生在学校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间接地起着影响作用的那些隐蔽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教育因素。[4]

在此,笔者比较赞同将隐性课程定义为: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5]

通过上述对隐性课程含义的描述,我们认为隐性课程具有涉及范围的广域性,实施者的不确定性,课程目标的潜隐性,课程模式的模糊性,实施过程的潜移默化性,作用效果的深刻性、长久性和非认知心理作用的显著性等特征。

2.信息技术隐性课程

基于前面对隐性课程的理解,现将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归纳为: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和内隐的方式呈现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及信息技术显性课程中所暗含的预期或非预期的影响。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一切为学生提供的能使他们从多方面提高信息素养的环境、手段都属于此范畴。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既包括有计划或非计划地融合在其它学科课程中的能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因素,还包括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学校信息化环境,以及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学生获取的有关信息素养的影响等。下面,本文就围绕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这三种形式来分析其在开展过程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期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和实施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提供参考。

二、陕西农村高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全面客观地把握陕西农村地区中学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开展情况,笔者借长达半年之久的农村支教活动之便,对陕西辖属的陕南、关中、陕北三个地区的八所农村高中进行了调查(这八所高中均属省级示范性中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上能反映出陕西农村地区高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开展的情况)。调研中,我们采取问卷、访谈、实地观摩和数据处理与统计(SPSS软件)等方法,先后向信息技术教师发放问卷32份,收回30份,全部有效;向各学科教师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1份,有效问卷186份;向学生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82份,有效问卷367份。

1.在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实施现状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实施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重要途径。过去讲到整合,往往只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其他学科教学提供了便利,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从另一层面看:课程整合其实也起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功能,是一种隐性形态的信息技术课程。所以说,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实际上达到了一种双赢的效果。然而,目前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课程整合中的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设施不齐全、使用率低

由图1可以看出,87.5%的学校不足8间多媒体教室(平均每个学校有41个高中教学班),这远远不能满足全校师生的要求。而就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情况来看,36.1%的教师从来不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只有不足12.5%的教师能坚持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其余教师则只有在做一些公开课或者给学生扩充知识时才偶尔运用多媒体教学。

造成这种低使用率的原因是:技术的高要求、时间上的长周期,再加上其功效的非显性,极大地打击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了众多教师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只能停留在公开课、评教、赛教等活动。而且,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室前,要经过填写申请表等一系列繁琐的程序。因此,程序多、怕麻烦使得教师们对使用多媒体设备的热情不高。

(2)使用不当导致效果不佳、引导力不足

由图2可以看出,有86.9%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走进学科教学课堂对他们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是有帮助的,但是在谈到他们是否真正从课程整合中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时,回答肯定的学生却不足31.3%(如图3所示)。这主要因为:

①由于教师自身理论和操作水平有限,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七成以上的教师只将信息技术单纯地作为演示工具显示文字讲稿,甚少有教师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其他功能(如图4所示),另外,有不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忙于自己操作而缺乏适当的师生交互设计,因此,没有达到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目的。

②高达84.9%的教师没有显示出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辅助学习的倾向,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学生上网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行为,并阻止学生与计算机接触。久而久之,学生就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消极的态度。

(3)研究性专题学习活动不开展,或者不会开展

信息技术应用在其他学科中,因为常常受到具体学科的限制而显现出肤浅化的倾向,这种限制往往使得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难以开展。研究性课程以一种包容性极强的姿态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堪称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建设的典范。但经调查发现,87.5%的学校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或者说更多的学校面对这个课程应该怎么开、如何开无所适从,只是采取平时让学生们上自习或辅导课、期末填张表格的形式草草地完成这门课程,甚至有不少学生根本不知道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

2.在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实施现状

建立在信息贯通、资源共享的校园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基础之上的校园网、数字化图书馆、校园广播等构成了现在的校园网络文化,这是另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而目前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中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存在下述现象:

(1)硬件投入与收效不平衡

本次调查的八所省级示范性高中, 50%的学校机房能达到一人一机,25%的学校能保证2-3人/机;还有不少学校为教师配备了专门的电子备课室;部分学校甚至具备了自己的电子图书馆、语音室、网校资源等现代的数字化教学设备。但这些设备的利用率却不高:接近八成的学校,机房平时并不向教师和学生开放,其他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也不容乐观。据了解,这些重金购置的设备平时也没有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只是单纯地将其作为学校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

(2)校园网资源匮乏

随着我国“校校通”工程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大部分学校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校园网。但由于缺乏实时的维护与管理,使得校园网的资源很有限,更新速度也比较慢(有些甚至还挂着好几年前的信息)。大多数学校校园网中的资源主要是教室申请系统、新课程学分认定系统、有关教学的课件及教案等等;而没有开设专门的空间给各个班级、教师或学生用于制作班级、团队或个人主页;也没有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及专题讨论等。所以,91.2%的教师和学生表示他们很少甚至几乎不登录学校的校园网。

(3)学生参与网站建设的比例低

87.5%的学校明确表示没有打算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校园网部分资源的建设和维护,主要原因如图5所示。这实质上就是变相剥夺了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综合性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的机会。

(4)校园活动少

绝大多数学校由于在应试指挥棒下,一味追求高考升学率,不会组织一些与高考无关的活动。即使组织了,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将其落到实处。

3.在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实施现状

社会上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活动丰富多彩。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但现行社会活动中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地处环境的原因,这些学校当地几乎都没有诸如青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指导站之类的社会组织,所以当地很少举行一些如信息技术知识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网页设计竞赛等能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活动。即使有相关组织举办了这样的大赛,绝大多数学校也明确表示不会做硬性参加的要求,而且愿意放弃学习时间参加培训或比赛的学生人数也很少。

三、加强陕西农村高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陕西地区高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都亟需解决。笔者在分析总结上述现状与问题之后,对如何有效实施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和实施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提供参考。

1.重视宣传引领,解决“不知道”问题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包括其隐性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了诸多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校领导及广大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不足、不准、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研究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工作者,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全校师生甚至全社会树立起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自觉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全面展示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认识并支持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明确隐性课程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深入人心;号召广大教师探索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的模式和经验,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2.建章立制,解决“不作为”问题

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向来是红头文件发得多,领导干部讲得多,花样文章做得多,关注技术的先进性多,而实际上利用得却很少。学校重金配备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闲置资源,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教学作用。除此之外,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课程那样,有着明确的保障措施。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从规章制度的角度出发,通过从学校内部建立起严格的规章制度,并设置相应负责落实和执行监督的组织队伍,来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开展和落实。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融科学性、教育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以便起到鼓励、监督和规范的作用,形成学校信息化环境的政策支持。

通过这些规章制度,不但可以有效地加强对信息技术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设而不用”所造成的资源浪费,而且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渗透到教师和学生当中, 产生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思想教育功能,将外在的制度要求转化为全校师生内在的思想、情感、信念并将其纳入到个体的实践体系之中。

3.完善硬件保障,解决“不配套”问题

由于大多数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组建还很不完善(据调查,大多数学校每年的信息化投入经费只占学校总经费的5-10%),这就要求校方转变观念,投入大量的资金,为学校建立起适合于本学校的相对完备的信息化设备,以加快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这里,我们还应该注意,物质层面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建设并不单单指数字化教育教学设备的添置,同时还包括对已有的信息设备的更新、维护和改造,数字化信息设施与传统信息设施的整合以及软件资源的建设。要营造一个坚实的信息技术环境并不容易,在这里我们强调两点:一是要软硬件兼顾。目前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容易出现“重硬轻软”的误区,学校通常会把有限的资金过多地投放在硬件建设上,但由于缺少软件的支撑,结果便造成基础设施的闲置浪费。所以我们在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要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为目的,既要有基础设施作为前提条件,又要提供各种应用软件、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实现现有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二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逐步推进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由于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学校引进基础设施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味追求超前。从技术角度上看,有些设备的更新换代比较频繁,我们的硬件配置只要可以升级换代就行。

4.强化专业培训,解决“不会搞”问题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教师所必须承担的任务,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全面贯彻信息化思想。而面对当前教师信息技术意识、水平普遍不高,不会开展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现状,要求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同时,如果学校购置新网络设备,也要及时进行相关教师培训,避免教师因不会用或者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新设备产生畏难和等靠心理。

培训的内容,首先应包括对信息技术的态度等认识层面的内容;其次,应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使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象性、交互性等特点,而不是只停留在文字、图片的展示上;最后,应使教师把信息技术与本学科内容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个别辅导工具和协作工具的作用,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培训内容要深入浅出,使受训教师真正掌握培训内容。

在培训过程中,应视受训对象的年龄、基础、接受能力、工作性质等不同条件,采取“以先带后”、“以熟带生”的原则,针对受训对象的薄弱环节进行个别指导、协作学习、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全员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这一目标。

通过对各学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专业化的培训,让教师认识到隐性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尽可能地在教学中有意调整自己的态度、作风与方式,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5.创设信息环境,解决“不协调”问题

很久以前,人们就意识到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所以,我们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信息环境,增加学生与信息技术的接触机会,以解决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课时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

首先, 应从环境育人的高度美化校园环境。如建立一些具有信息化气息的建筑、标语、路牌等等,不仅能给学生视觉的美感,而且也能展现出信息更新与时代变迁的要求。在教室的黑板报上增添丰富多彩的体现最新信息技术发展的栏目或计算机操作小窍门等内容;在教室建立图书角、报纸架,使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接触到比较多的有关信息技术的信息。

其次,营造健康向上的信息技术人文氛围。全校教学、管理、服务人员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创设有针对性的教育情境,尽量淡化教育的痕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和同化。例如,全校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使信息化教学、办公深入人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推行信息化教育,通过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收发作业、在线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积极组织各种校园竞赛活动。如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大赛、多媒体作品制作大赛等等,既让学生作为参赛者,又让学生作为裁判,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鉴赏与评价能力。

最后,加大社会参与力度。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渗透,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只有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时,才能彰显出其巨大的价值。因此,我们要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如号召社会中的各种电脑俱乐部、培训中心以及社会团体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竞赛活动,为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

四、结语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彰显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人文性特征,更加重视了学生人格、情感的熏陶、感染和培养,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在很长一个时期里,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笔者此次对陕西农村地区高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开展情况的探索与研究工作,就是想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广大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者和研究者对隐性课程的关注与思考,以促进我国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建设,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何险峰.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J].中国电化教育,2006,(5):58-59.

[2]黄政杰.潜在课程概念分析[M].台北:师大教研所集刊(第28辑),1986,(6):164-166.

[3]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5.

[4]张东娇.潜在课程设计与个体社会化[J].教育研究,1991,(8):47.

[5]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11-114.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