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09-12-17刘玉杰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创设数学

刘玉杰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发扬教育民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得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要想让你的孩子学习达到理想的状态,你必须把他激发到他自己想去学习,而不是逼他去学习。德国哲学家尼采把人的精神状态用动物来比喻,分为两类:一类状态像骆驼。有90℅的人就像骆驼,在那严酷的条件下,它自己并不想向前走,它被驼人打着走,其心理状态是被动的。用语言表诉是“你应该”另一类叫“草原上的狮子”,再追捕猎物时处于主动状态,用语言表诉是“我能够”。这是孩子在学习时的正确状态。

被动学习不符合脑力劳动的规律,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促进主动学习,就成为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教师面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我进行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中,老师应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进行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李英和王栋,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得的苹果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如果2个苹果呢?教师接着说现在只有1个,该怎么分呢?这时大多数同学都难住了,可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二、精心设计铺垫,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条件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学习新课作好铺垫。教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时,上课伊始,教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铺垫环节“激取导入:比比谁的记忆力好”。

师出两组手机号码

A:13712341234 B:13781335106

要求女生记A组,男生记B组,时间都是三秒钟,看谁先记住。反馈后,师:“看样子,班的女生记忆力真棒!比男生厉害!”通过短暂的思考,男生马上反应过来:女生号码好记,有规律。教师立即追问:有何规律呢?开头都是:“137”A组后“12341234”……

这个环节体现了教师的匠心,显出高超的教学技巧:教师故意让女生记忆好记的号码(有规律),进而又表扬女生记忆力好,这时,男生的反驳就成了教师的期待。事实上,男生也没辜负教师的期待。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本课新知——找规律作了精妙的铺垫!为主动学习获得成功创设了条件。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必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必须注重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爱动,有意注意时间不能持久。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再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1.学会倾听

要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还可以使自己的想法更完善。因此,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首先,让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养成记听课笔记的习惯,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其次,教育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特别是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不要一起说,如果每个人都在说,那么谁在倾听呢?要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的意见,可以使自己的想法更完善。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针对性训练:如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等等。

2.学会观察

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或自学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或自学材料。提供的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学提纲,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获得学习的快乐。

3.学会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上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不少老师只注重小组的合作交流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较为困难。小组学习时,学习好的学生往往不等其他同学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差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问到差生时,他们虽然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既定目标。因此,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然后再互相交流,从而把主动学习落到实处。

4.学会表达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教师要为善于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踊跃地发言,要使发言的学生努力把主动学习的成果显现出来,享受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感、荣誉感,从而形成强烈的自信心。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情境中,教师必须注意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l.教师与学生平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这个时候,就像高尔基说的一句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创设数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谈独立思考
谈独立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