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

2009-12-17黄道奎刘万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新理念

黄道奎 刘万清

【摘要】学校教育管理,就是用科学方式去感召教师,用科学的评估去激励教师,用民主的气氛去创新教育用科学的方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共同进步的一个团体。

【关键词】新理念、新管理、新效能。

世纪之交,当中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而为实施科教兴国战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鲜明紧迫地提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面前。新的课程标准逐步推行,学校与教师降成为课程、教材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校长应当考虑管理系统的创新,因为管理在学校整体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将‘‘管理作为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以优化,将对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产生巨大而深刻的促进作用,为推进课程改革奠定基础。

—、学校管理正在走向“校本化”,学校自身的地位与功能将日益凸现出来

政府转变职能,増强服务意识,也为学校的教育创新与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社会各界普遍重视教育,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所有这一切说明,以校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鲜明特点。

当前有部分学校管理还存在许多素质与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之处。如:学校管理缺乏主动性。多年来,已习惯于等待上级布置、评估、帮助这样的思维方式,因而办学缺少个性,学校管理缺乏科学性。校长在管理中大多沿用老经验、老办法,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敏锐性,对教育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未能加以重视,对工作规律与人的心理特点也未能有意识地把握。如何抓住教育创新的机遇,发展自己,需要我们敢于挑战、挑战困境,需要我们用于创新打破常规。总之,现实已经向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每所学校都要把握教育发展宏观背景的基础上,牢牢抓住学校自身的实际,整体构建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机制,将‘‘校本化的思

想落实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从而真正将学校建设成改革的阵地,创新的舞台。

二、学校管理正在走向“民主化”,学校管理中的权利、义务、责任将不是校长个人的“专利”

要激发更多的员共工发挥积极性,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办好学校,应体现以下要点:

1.重心下移。校长将管理重心下移,让学校的部门负责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分担管理职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参与管理活动,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更有利于推进改革,搞好工作。重心下移势必带来学校管理者的分权,校长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合理分权,确定管理权限,形成管理网络,从而形成职务管理的格局。

2.关注成就。管理的目的不在于控制,而是强调头破与创新,因此,学校管理应有新的价值取向。学校要重视教学流程管理,将教师的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与考核等,制订出具体的要求,定期考评。基本思想是:不能追求过程的整齐统一,要关注工作的成绩与头破。

3.群体共享。把“管”与“被管”的单向隶属关系转变为群体互动、合作共享的新型关系,这是现在管理的一次头破。我们在彼得、对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看到,作者对“领导者新角色”作了重新定为.领导者应是设计师,领导者是仆人领导者是教师.学校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淡化官与民的界限,强化共同学习、共同创新的意识。

三、学校管理正在走向“学习化”,“团体学习”已成为学习管理的新方式

如何适应新变化,如何采取新对策,如何实现新发展?校长在管理中必须头破以下重点。

1.要增强团体与个体的相互学习关系。学校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倡导学习研究,将被动应付各种事务转变为主动试验、积极应对,在教育部改革中所发展与建树。校长要与教师一起,平等地参与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要变单纯的上下级关系为平等的学校伙伴关系,在明主的气氛中,共同探索教育创新之路。

2.要增强学校管理中的“对话”意识。要充分开掘教职工的创造潜能,通过交流与对话,发挥“集体的智商”的创造力。校长要改变学校单一的行政组织系统为主的组织形态,在改革过程中重建新团队。这种团队可以是民间的、自愿组合而成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大家为研究一个共同的课题二临时组建,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对话”将逐步成为学校管理的常用方式,集体约定将成为学校运作的基本模式。

3.要增强学校管理的“增值”功能。“增值”的关键在于创造。校长要敢于打破成规陋习,解放教师,解放学生,解放自己;要搞都重视师生的创造火花,不断加以聚合,形成一种创造文化;在导向机制,运作机制与评估机制等方面为师生的创造营造环境,提供条件。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序的学校管理系统,保持学校管理运作的“平台”不断提升的态势。借用一句管理信条:“透过学习来控制”。

猜你喜欢

新理念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倡导精准防治肺癌新理念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讨论新时期幼儿音乐教育的新理念
依靠新科技、新理念“易骑”立志杀出重围!
中医药确立发展新理念
用新理念统领健康中国建设
新理念下再启航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