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面西湖
2009-12-17公孙欠谀
公孙欠谀
从一张航拍照片上看大理洱源的西湖,像一块七巧板,错落有致地铺设在蓝色的水面上,湖中有六村七岛,形成水中有岛,岛上有村,岛岛各抱地势隔水相望,村村水路相连。村里的居民出门,不坐车,不走路,或是提起竹篙,或是带上两桨,驾—叶扁舟,似从画中来。
我们同样是乘小舟进入如画的大理西湖。
天下叫西湖的地方很多,最少也有几十处,最有名的是杭州西湖,其次是福州西湖,还有广东惠州西湖,安徽颖州西湖,海口、兰州、青岛、沈阳都有西湖,反倒是大理洱源的西湖未见典载经传,一直不为外人所知,这也许是件好事,养在深闺人未识,较好地保持了大理西湖的原生态。与其他同名的西湖相比,大理西湖最具特色的就是它并不依偎在人群嘈杂的大都市,没有人造景观的矫揉造作,也没有无景找景的牵强附会,它更多的质朴、内秀、灵动和真实。它的一切源于自然,如果说别人是“淡妆浓抹总相宜”,那大理西湖就是不用浓妆也不用淡妆的少女,素面朝天,自然天成。轻舟过处,桨声响起,四旁行舟换景,芦苇荡边有人在唱歌,男女对唱,不仅唱爱情,还唱西湖美景。大理西湖美,是用歌唱不完的,外地人在惊讶其美丽,当地人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船家在给我们撑着小船,偶尔也给我们讲些西湖的事,我发现他们所讲的东西和西湖的美景一样自然,不雕琢,不粉饰、不牵强。他们说:“西湖里的水颜色是会变的,这里的水是黑灰色的,因为水底有黑色的草煤。水的颜色变化,只是水底颜色的变化,而不是真正的水色变化。”我们用手一捧,湖水依然清澈。再往前行,船家又说:“这里就是温水,地下有温泉眼,不停往湖里冒。”再一伸手,果然感觉温热。继续往前,水清见底,小鱼游戏水草之间。忽地,芦苇荡中驶出一叶小舟,船舷上几个光屁股的孩子朝我们扮个鬼脸,猝地跳入了水,潜出一段后又浮出个鬼脸。
大理西湖美在其丰富,多年来,得到当地居民的保护,动物、植物多样。穿过一道窄窄的芦苇水巷,就看见成片的野鸭,在水里沉沉浮浮,还有白鹭、葫芦鸟等,它们已经习惯了与人相处,不惊、不怕、不飞,知道人们不会伤害它。被当地人称为“鸟巢”的芦苇荡内,更是百鸟嬉戏的天堂。据说一位听鸟声就能知鸟名的鸟类学教授来到这里,听见几声鸟鸣,惊奇地说:“这里有紫水鸡!”寻声而去,果然证实了教授的博学,也证实了西湖居民的环保意识,被他们当在不经意之中保护下来的一种水鸟,居然是一种濒临灭绝的鸟类稀有的物种紫水鸡。紫水鸡在其他地方偶有发现,但数量都不多,在西湖一下子就发现了几十只。
这种意识来自于日常的积累和培养,船家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西湖下面沉积有大量的草煤,原来当地居民有在湖底采草煤的习惯,草煤采上来晾干后,可以生火做饭。后来因为采煤会影响水质,大家都不再继续采煤了,湖底的草煤越来越多,突然有一天,西湖里多了一个“小岛”,划船进去一看,原来是一块巨大的草煤浮了上来,用小船把这个小岛清理完毕,运了1000多船。
在西湖里穿行,不觉已是中饭时间。烟渚湖上行船走,遥看渔村起炊烟,小船的桨声开始密了起来,小岛上三五家人的院子里传出了声音,光屁股游水的孩子们回去了,下湖劳作的大人们也回去了,唱歌的男女也回去了。餐桌上的鱼虾、海菜都来自湖里,白菜、黄瓜、萝卜来自自家菜地,盛上一碗白米饭,浇上一勺酸辣鱼汤,美美地吃上一顿,兴许还有一杯老酒,喝下去,出门来,看看这赖以生存的西湖,心里璨然一笑,像是醉了!顿时,觉得这湖水也笑了,这不雕琢,不修饰,素面的西湖,仅是一开眉,百媚乍生,这便是看得见的那一度最美的微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