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回顾与企盼
2009-12-17马亮
马 亮
摘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接连以一号文件的形式重点关注“三农”问题,包括全面取消农业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及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在内的涉农方针政策相继出台,其为农业脱困、农民脱贫和农村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发展平台,指明了发展方向。如今,距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号召的提出已经过去将近四年时间,又到了回顾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的节点。基层农村在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总目标谋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了哪些问题;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对农村今后改革发展有哪些企盼和建议……。基于这样的思考,中共南通市委党校课题组于今年四月开展了一次专题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面向南通一市六县(市)村级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发放2602份问卷,覆盖范围涉及南通1723个行政村,回收有效问卷2336份,有效率达89.78%。本文现就问卷(通州部分)调查的反馈数据作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改革 现代农业 农村公共事业
中图分类号:D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294-03
一、关于深化农村改革问题
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需要深化改革来提供动力和体制保障。当前应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活力,让广大农民从改革中获取经验,得到实惠。问卷调查显示,65.87%的村干部认为当前干部群众对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可见大多数老百姓对改革的成果是认可的,改革的群众基础是充分的,趁热打铁将改革进行到底势在必行。
关于土地流转问题。为迎合不同主体的用地需要,围绕土地所有权归属的争论经久不息,而以此为前提的土地流转问题也成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掣肘之一。客观上说,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已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农村土地和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农地市场化进程缓慢,土地的合理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明显偏低。调查显示,80.13%的村干部坚持认为,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最为有利。这样的反馈结果可以理解。撇开现行法律有此规定不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很好地区分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和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也就进一步区分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作为一级经济组织而非行政组织,村集体的收入离不开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也就离不开村集体对土地开发使用的主导权。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土地流转。今年二月下旬,课题组同志走访了通州十总镇,与当地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座谈。我们发现“土地流转难”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这与问卷调查反馈的结果是一致的,有88.12%的村干部把“规范土地流转”放在了“目前农村土地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之首。站在集体利益的立场,分别有42.33%和54.21%的村干部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很有必要”和“有必要”,他们认为土地流转的意义和作用显而易见,如:“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79.48%)、“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74.7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65.01%)和“有利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62.42%)。相反,仅有29.37%的村官认为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有积极性。笔者分析,由于农资价格上涨,而农副产品价格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挫。土地的经济保障功能逐渐取代了生产功能,成为农民不愿流转土地的直接原因。换句话说,如果农民能长期从土地流转中得到稳定、可观的收益,或能够通过其它途径减轻生活保障的压力,土地流转难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例如,通州、如东等地推行的土地股份合作制,以及早先在成都等地试行的农民“土地换社保”的模式分别从不同思路出发,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土地流转,这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普遍较低的前提下都不失为值得借鉴的方法。
招商引资是如今农村发展非农经济的重要途径,许多地方的乡镇到村都将其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同时却忽视了农民自身的创业需求。由于门槛高,农民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贷到“第一桶金”。调查中,也有47.30%的干部承认“目前农村各金融机构对农民的借贷需要不够满足。”按照国际经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户如果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资金,就会转而寻求非正规金融机构,这容易促使一些涉黑高利贷组织的成长,从而影响农村社会的安定。当然对于形式和内容都合法的民间借贷,66.31%的村干部还是持肯定的态度,只是希望“引导其健康发展”,这毕竟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进行投资的重要渠道。笔者认为,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微利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的扶持力度,针对农村信贷的特点,创新金融组织形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城市的社会闲散资金流向农村,进而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和主体的金融需求。
城乡一体化说到底是城乡资源的统筹问题,如何在更高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目标。介于城乡功能的自然差别,“一体化”不是搞重复建设,不是“一样化”,而是相互衔接和合二为一。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进程的新阶段。城市在空间挤压和发展受阻的前提下,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推动溢出资源由城市流向农村,从而实现反哺。调查显示:村干部认为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依次是:城乡规划一体化(81.21%)、城乡公共事业建设一体化(80.35%)、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79.27%)和城乡体制一体化(54.64%)。笔者认为,问卷中提到的乡镇村庄建设规划是城乡规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对待。乡镇村庄建设布局的合理性、环境的整治、新建基础设施的性能是否与城市建设“门当户对”,将直接影响城乡对接平台的高度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目前来看,接近一半(45.14%)的村干部仅对现有的规划“基本满意”,同时有30.45%的村干部选择了“不满意”。
二、关于发展现代农业问题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可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发展现代农业,这是建设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它直接决定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意义重大而深远。对于南通而言,发展现代农业既是本地产业升级的客观需要,又是市委市政府今后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持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进一步释放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对推进南通新农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项调查显示,71.27%的村干部认为,我国农业从总体上说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阶段”,但整体推进速度较慢,成效一般,发展现代农业存在诸多困难。笔者认为,推进现代农业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互动结合的过程。具体而言,自上而下指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是主导,负责宣传理念、解释内涵、描绘图景以及给政策、给资金、给服务;自下而上表现在农民是主体,他们的意愿、热情、技术和素质决定着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也决定着国家大政方针的走向。在这个过程中,村干部则扮演了双重角色:作为“当家人”,村干部应“利为民所谋”,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农民的利益所在传达给上级政府,并争取地方发展的政策和资金;作为“穿针人”,村干部又要积极解读、梳理涉农政策方针,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加以适用,使党和国家的惠农目的落到实处。
回顾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现代农业内涵的阐释,我们发现,现代农业首先应在生产方式和生产能力上超越传统农业,这就要求“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农业装备方面,优良的设施装备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是提升我国现代农业水平的重要环节。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围绕优势产业的发展,积极配套跟进、推广适用农机具,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在保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足额到位的基础上,促进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调查显示,43.41%的村干部认为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速度较快,成效比较显著”,但同时也有32.61%的村干部认为“发展速度较慢,成效不显著”。笔者分析,出现占比相当意见相左的原因可能包括:1、各村的生产力基础不一样,导致对机械化进程的主观感受有差别;2、各村的种植结构不一样,对机械化的适用能力和水平存在差距。基础设施是“现代物质条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意指农村的生产环境,包括物质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覆盖了道路、桥梁、水利、电网、沼气、站所以及网络等农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设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效工程”。笔者认为,所谓“基础”,就是前提和必要条件,只有基础设施全部落实到位,才能保证现代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问卷中列出了9项主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供大家评价,反馈结果显示:除个别项目如“垃圾和污水处理”、“沼气”建设相对落后外,大多数村干部对已有的基础设施持“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态度。但笔者从实地调研中得知,乐观的结果背后隐藏了一些问题。例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规划,满足于修修补补,一旦发生旱涝,将会受灾严重;基础设施建设的村级配套资金有较大缺口,项目推进有困难;某些基础设施项目的配套性差,如道路与桥梁的承载和通过能力不一致,等等。鉴于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辞工频繁,大批农民工返乡。各地农村应把握时机,积极填补就业缺口,在保障失业农民工最低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推动新一轮的以工代赈,为现代农业创造坚实的生产和发展环境。农业技术方面,发展现代农业同样要强化科技要素的支撑。广大村干部认为,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工作开始得到重视,并显示良好成效。市政府有关部门明确贯彻“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理念,努力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农民培训等环节有机结合,示范推广了一批实用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调查中我们得知,农林院校毕业学生由于待遇、编制、管理体制等问题难以引进,这是人才队伍的壮大是一个障碍,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介于有60.91%的村干部觉得目前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很不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笔者同时认为,农业技术上有引路人、推广者固然重要,但就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而言,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更为关键。务必对从业农民的培训进行长期规划,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强化农村劳动力创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这才是重中之重。否则,如调查显示:“目前留在农村的农民能否承担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和责任”将不被看好(78.19%)。另外,组织科技下乡是短期内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途径之一。以往这种活动以“送”为主,很少与农民形成互动,只有专家单方面的讲授,并没有和农民的需要和疑惑结合起来。笔者建议,村干部先前应召集种养大户与专家座谈,逐步形成农户出题目,专家给答案的问答模式;或者先进行问卷调查,比如本问卷中就有“你认为当前农村必须着力推广普及以下几项农业技术”,通过反馈让专家有备而来、对症下药会使活动效果更加明显。
现代农业还应在经营方式上与传统农业有明显区别。我国有2.5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笔者分析,既然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产品直接面向市场,农民就必须树立“流通先行”的理念,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组织力量提高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能力;坚决执行工业化生产标准,以“品牌战略”提高议价能力,完成“惊险一跃”。目前,南通农村实用型人才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分布在营销领域的人才很少,人才结构不尽合理。调查显示,62.20%的村干部认为,“农产品营销服务”仅次于“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是深受农民欢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同时,最受农民欢迎的社会化服务机构依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70.41%)、“专业技术协会”(49.46%)和“专业服务公司”(42.98%)。可见,制度完善、人才到位、资金来源稳定的新型农业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可靠载体,必须加强建设和引导。
三、关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问题
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它的滞后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制约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笔者分析,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长期以来在指导思想上没有确立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思路,在工作实践中没有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意味着“公共财政的阳光”将更多地照耀农村,它必将极大地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热情。
调查显示,72.57%的村干部对农村公共事业进展情况“比较满意”,并且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认为城市与乡村公共事业建设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只有25.49%的村干部认为“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虽然是少数人的意见,但我们必须正视这种意见的来源。2007年的一份统计显示: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农村只有20%;在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中,农村所占比重不足30%,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只有城市的20%左右。笔者据此分析,大多数村干部选择“差距正在缩小”,恰恰说明两者原来的差距很大,这样就给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留下了足够的追赶空间。尤其从绝对量上比较,当前农村公共事业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还是明显落后于城市的。究其原因,90.71%的人认为是“资金短缺”,59.40%的人认为与“政府组织不力”有关,还有46.87%的人认为是“体制障碍”惹的祸。按照笔者前面的分析,“体制障碍”应该是根本原因,但更多的人选择了直接原因——资金短缺。可见,多数村干部认为资金问题是上级政府在体制内可以解决的问题,资金不到位正是“政府组织不力”的表现之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目标,为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指明了方向。农村社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表现在诸多薄弱环节:“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79.91%)、“农民低保面不广”(58.10%)、“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47.52%),等等。分析原因,主要还是筹资比例有分歧,多数村干部认为应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让利于民。笔者认为,在个人、集体、国家共同承担的前提下,个人部分可依照“少缴少保、多缴多保”的原则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参保,为社会保障金提供充实的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陈宗胜,钟茂初,周云波.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张小平,陈亮,沈卫中主编.南通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08—2009).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转型与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南通.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4]董栓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