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比较法 学习文言文
2009-12-15王全录
王全录
〔关键词〕 比较法;《过秦论》;《六国论》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10(B)—0042—0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西汉贾谊的《过秦论》和北宋苏洵的《六国论》,这两篇文章都是议论文,且所论问题不无关联。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用比较法进行学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笔者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一、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不同
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学习文章,不能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距秦之亡不过数十年。对于关心时政和国家命运的贾谊来说,如何总结秦王朝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朝的前车之鉴是他面临的现实课题。贾谊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写了这篇政论文,指出秦自孝公开始兴盛,至始皇统一中国,是由于采取了适应形势的正确策略。可秦始皇登上帝位后却一意孤行,不施仁义,妄图以武力长久地统治人民,终致亡国。作者借此告诫当时的统治者,若想长治久安,必须以亡秦为鉴,分析形势,仁义治国。苏洵生活在积贫积弱的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契丹与西夏屡次犯境,北宋统治者却签订屈辱和约,割地纳贡,苟且求安。《六国论》即以六国灭亡,“弊在赂秦”为论点,进一步推论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道理,意在借古讽今,告诫北宋朝廷吸取六国败亡的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一腔忠诚,千载之下,犹令人感动不已。
二、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同,论证结构迥异
《过秦论》先以大量篇幅铺陈秦王朝的兴盛史,再以强大的秦王朝迅速土崩瓦解的史实与之对比,以无可辩驳的历史论据,因势利导,自然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论点。文章层层铺叙,最后一句“结出一篇注意”,笔力千钧而又水到渠成。《六国论》突兀而起,首标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并根据史料将论证分作两个方面:“赂秦者”和“不赂者”。在论述过程中,围绕这两个方面,先论“赂秦者”资敌自亏,终至覆灭;再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又以“六国不赂秦而并力西向”的假设作反证,很有说服力。最后以感叹笔调作结,含蓄精深,发人深省。
三、论证方法同中有异,各具特色
这两篇文章都成功地运用了史实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过秦论》以秦王朝攻守成败的强烈反差作对比:秦兴盛时,“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天下莫能与之争;及其覆灭,土崩瓦解,何其衰也!强烈的对比,为论证中心论点“蓄势”。《六国论》以六国割地求安与“暴秦贫欲无厌”作对比,自然得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结论。又以“赂秦者”早亡与“不赂者”后亡作比,后果不同,是非自见。但是两文的论证又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过秦论》以事实为根据论证中心论点,以叙为主,以议点睛,处处对比、衬托、铺陈,行文如江河决堤而下,气势非凡;寥寥数语议论,精辟独到,一语破的;文势如悬崖勒马,戛然而止。《六国论》概叙与简议相结合,采用了引证和反证法,论点鲜明,论证严密,布局精巧,无懈可击。
四、文风殊异,各显其长
《过秦论》文采飞扬,语言骈散相间,大量运用夸张、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铺陈叙事,气势磅礴。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等句子,辞采华美,音调铿锵,姿态横生,议论宏大,乃汉赋之特色。而《六国论》是苏洵策论的代表作,语言简劲有力,议论锋利,纵横捭阖,有孟子之遗风;其文借古讽今,酣畅淋漓,是北宋积贫积弱现实的写照,体现了北宋散文关心时政的特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硕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