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文教学本真的缺失
2009-12-15丁长河
丁长河
作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几个层面。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立体的认识。
首先,从书面表达与交流的本原来看。表达与交流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表达与交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极大地满足了个体的精神需要及实用需求。可见,书面表达与交流的本真是满足人类深层的精神释放欲望和实用需要。
其次,从写作的本原来看。什么是写作?有的人说它是一种“能力”;有的人认为它是一个“行为过程”;有的人称它是一种“工具”。美国威廉·W·韦斯特认为:“写是为了有效地交流。”精神分析文论提出写作是一种“宣泄”,中国古代文论所总结的“为情而造文”等,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写作的诠释。但就写作者的本意而言,写作就是为了表情达意,这就是写作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即自然质。同时,写作者所表之情、所达之意被他人所了解,甚至被人们所认同、接受,这就产生了交流的作用,就从人类思想流通的层面上呈现出社会功能质。可见,写作的本真是表达与交流。
第三,从作文教学的本原来看。当代教育学认为: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①。作文教学的特殊性首先在于写作的特性。写作是个体的表情达意行为,表什么情、达什么意,则与其生活、阅历、情感、态度、审美情趣、人格境界等一切做人的内在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用什么方式来表情达意,则取决于写作主体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个性,具有相对的独特性(或创新性、创造性)。还有其他特性且不论,仅这两种特性就构成了写作从内容到形式的复杂性。毫无疑问,教学生如何写作的作文教学也就必然是一种复杂的教学活动。它的复杂不仅来自写作的特性,而且还来自于教学的特点。在以班级授课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学内容基本上是针对学习群体的。而写作是一种极其个体化的行为,采用共性化的教学内容如何才能教出个性化的行为?对于涉世不深、阅历尚浅、思想稚嫩、思维简单的中、小学学生,如何引导他们认识社会、思考人生,且又不将教师的认识与思考强加给他们?可见,作文教学,面临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共性化的写作知识与个性化的运用之间的矛盾;二是教师个人素质与学生群体的不同个性需求之间的矛盾。第一个矛盾是写作教学中的显性矛盾,第二个矛盾是写作教学中的隐性矛盾。如何解决这两个矛盾,便是作文教学的本真所在。笔者认为,解决第一个矛盾的策略是:在文境中呈现写作知识,在写境中活用写作知识。解决第二个矛盾的基本策略是:教师利用各种生活、人生资源(阅读中的、生活中的、包括教师自己的)让学生去充分领略、感悟生活与人生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养成在平常、平淡、平静的生活中体味、思考生活与人生的习惯(要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生成思想和思维的独特性。独特性的生成是对多样性感悟的结果,因为在多样性的感悟中,学生的“悟”是在对客观存在的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多种多样的人生经历心有所感的基础上形成的领悟,即使感知的是同一对象,不同的感知主体所“悟”出的东西也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这就形成了思维的独特性。而多样性的感悟则主要靠教师的组织、引导与点拨。可见,作文教学的本真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和训练,让学生感悟多样性、实践自主性、生成独特性。
然而,审视我们的作文教学,却发现本真有所缺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悟阅读材料:认同居多,批判缺失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会提供一些材料,如阅读教学的课文、课外阅读文选等让学生去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技巧。由于这些文章被定在写作的范文这样一个供学生效仿的位置上,因此,在感知的过程中,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认同其“好”,似乎只有这样写才是最好的。这就给学生一个误导:类似的文章都应这样写。学生感受不到写作的多样性,对作品也没有批判性解读。在作文练习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样模仿,而不是自我表达的需要。养成了认同思维的习惯,创造性思维品质难以形成,真正的写作能力也难以形成。因为求异性和批判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元素,也是写作思维不可或缺的成分。因此,这种以认同为主的感悟,导致了学生作文的刻意模仿,缺失了独特性。
二、知识的呈现方式:以静态为主,建构过程缺失
作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作为一种教学行为,所追求的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最高化。这就有别于非教学的自然习得,而教学过程的最优和教学效率的最高主要取决于对教学规律的正确把握与运用。教学规律告诉我们,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知识的作用。写作能力的形成同样需要写作知识发挥作用。问题是,在不同能力形成的过程中,知识的作用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只有根据其特点选择合适的作用方式,才能产生最优的教学过程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众所周知,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是写作实践。作文教学过程中写作实践的特殊性在于教师指导下的有明确目标的训练。为了达到训练目标,就必须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适用的)知识。问题是,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运用写作知识时,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使之为自己的表情达意服务、为体现自己的独特个性服务,这样,前人总结的写作知识便渐渐转化成了自己的写作技能。这与写字教学不一样。小学生学写汉字,教师要教给学生笔画、笔顺的知识;学生根据这些知识来一笔一画地练习写一个个汉字;练到一定程度,便形成了汉字书写的基本技能。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对每个学生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每个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也无二致。而写作能力的形成不是这种由知到能的直线过程。同样的写作知识,在不同学生的写作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生成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其作用、影响、效果如何,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教师呈现知识的方式;二是写作实践主体——学生的个人因素。譬如,训练学生用象征手法写抒情散文,教师必须呈现关于象征的知识,有这样几种方式:(1)教师讲解;(2)教师结合课文《白杨礼赞》或类似的课文进行阅读教学讲解;(3)教师提供《白杨礼赞》、《海燕》等运用了象征手法的若干篇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比较、揣摩,从中悟出象征手法的知识要义,以及不同作家的个性化运用所产生的独特表达效果。这三种不同的知识呈现方式对学生的写作实践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对于第一种呈现方式,学生只需写出一个象征物和被象征对象之间的意义关系就可以了,这种写作训练只是对写作知识的演绎罢了。而第二种呈现方式,虽然是在文章中的运用状态下呈现,但文章只是作为这种写作手法运用的一个范例,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也只是多了个例证而已。学生在运用这个知识写作时,思路大都集中在对范文的模仿上。第三种呈现方式与前两种截然不同。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领悟到同样的知识在不同的文章情境中活生生地为作者所用,帮助作者随心所欲地表达他所想表达的一切,从而给读者以独特的美感,让读者享受其中的奥妙。在这种呈现方式下,学生要经历两次创造性思维过程:第一次是在文本的解读中,不仅要捕捉到知识的身影,而且要比较出它们在各自的天地里显示出的活力和个性;第一次是在自己的写作实践过程中,要把该知识请来,给它一个全新的环境,让它按照“我”的意志来表现“我”的个性。很显然,在作文教学中,静态的写作知识完全由教师来呈现,学生往往会被动地演绎知识的要义,学生的写作实践被写作知识所左右。如果让学生在多个活用情境中感悟知识的活性作用,那么学生看重的是知识的活力,他们会奇思妙想地让知识的活力变成自己的表现力,知识被他们所驾御。这就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作文教学:以演绎写作知识为主的应试写作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自我表现力为目标的书面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实显示:作文应试教学盛行。这正是作文教学本真的缺失。
三、学生所写:以他人的要求为主,自我缺失
翻开学生的作文,我们见到的几乎都是老面孔:定性了的人(好人、坏人),做着类似的事(老师给生病的学生补课之类),说着某些会议报告里常听到的话(大话、套话甚至假话)。与其他语文老师谈学生作文,听到的几乎都是抱怨:老套、俗套,看得令人头疼。这就很值得深思:学生写出这样的作文,难道不是你们这些老师教的?那么,老师到底教了些什么呢?从小学生学写作文起,老师就教导小孩子所写的内容要有意义,主题要正确,什么样的作文该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云云。加之有些老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向学生推销所谓的优秀作文选。即使不图其利,仅仅为名(考试成绩排名),老师也会竭力向学生推荐。既然是优秀作文,孩子们岂有不效仿之理?因此,模仿甚至抄袭之风甚行。滑稽的是,某些模仿甚至抄袭的作文,居然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得高分。相反,那些说真话,写实事,“以我手写我心”的文章,却因为“思想幼稚”、“事情平淡”、“结构不精巧”、“语言不优美”等等“毛病”被判为下等。一张语文试卷,作文差不多占半壁江山,作文得不到高分,其结果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都是可想而知的。试想,在这样的作文导向下,语文老师还有其他的选择吗?那么,这样的导向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古人无论在写作实践中,还是在写作文论里,早就揭示过写作的真谛:因情而造文。然而,随着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专制,中国古代写作教学重模仿轻创造;重“起、承、转、合”的章法训练而轻思维创新;重文体体式的模式化训练而轻写作主体的个性表达需要。尤其是“以文载道”,大多载的是封建帝王、古代圣贤的伦理之“道”,写作内容具有非主体性。在当代,随着民主政治的进程,“道”的内涵虽不断发展,但始终是和政治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必须坚守“文以载道”的原则,还得应对作文考试,因此,学生作文在思想内容和文章形式上形成了如此导向。只是这样的导向离写作的本真远了,这样的写作教学离学生的愿望也远了。
如今,不少有识之士已清楚地意识到作文教学到底缺失了些什么,有的甚至直言: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正是生命性的迷失①。有的甚至建议语文老师:“我们让孩子写作,不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准大人,不是要他们消失自我以后变成一个模式化的成人,而是让他们把独特性表述出来,这是我们老师的任务。每个人都不一样,一定要把这个独特性表述出来,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感受方式的独特性,表述方式的独特性。越是独特的越有文学价值。”②
其实,这些理性层面的认识,广大语文老师认同、接受并不太困难,可是,在作文教学的实际操作层面要真正落实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就如同我们要求学生做诚实的人,不说假话。这原本很简单,可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时常会和虚假碰面,到那时,他们将如何应对呢?作文中本真情感的缺失是作文教学中不应忽视的问题,然而,它决不仅仅是作文教与学的问题。
注释:
①程红兵:《本质论:拨开迷雾 返璞归真——对中学生作文本质的探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第5期。
②余秋雨:《中华读书报》,2003年8月6日。
[作者通联:江苏大明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