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2009-12-14朱小娟
朱小娟
[摘要]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审美特征、语言特征和造型特征,这些特征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民间美术区别于其它美术形式的根本。本文着重围绕上述特征展开论述,提出对这些特征的研究和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为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创造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中国民间美术;文化特征;审美特征;语言特征;造型特征
“民间美术”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身处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人民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应用、欣赏,并和生活完美融合的美术形式。中国的民间美术是亿万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之余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形态,它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密切相关,是群体化的艺术,并伴随着各种民俗活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主体,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各地的常用材料、配合各地的风俗习惯进行创作,并一代代传承和发展下来的艺术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审美特征、语言特征和造型特征,这些特征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是民间美术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根本。
一、中国民间美术的文化特征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之余,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和一些常用的生活材料,创作出的理想化的艺术形态。它产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服务于普通劳动人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文化性特征是朴素的、大众的。民间美术的存在、变化和发展与特定的地区、特定的民族、特定的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它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地域特征和人文面貌,成为展示区域特征的重要窗口。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在地域、风格、情感、生活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的差异。例如,云南民间美术中的剪纸艺术,多用于寺庙中的神幔、神树和神幡。这是因为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信奉佛教的人居多,这些剪纸作品多为信徒们供奉神佛之物,造型单纯简洁,体现出原始稚拙的味道,具有神秘的宗教气息。而陕西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中,用来装饰和美化生活的“窑洞剪纸”具有造型自由、古朴生动的艺术特点,反映出陕北劳动妇女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我国多民族的地域特征,决定了我国民间美术多样性的文化特征:山东潍坊的风筝、陕西凤翔的泥塑,四川绵竹的年画,还有各地的木雕、竹雕、面塑、印染、刺绣、陶瓷等等。种类繁多,地域特色鲜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不仅影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思维方式,也深刻影响了古老朴素的生命观和情感观,它是形成中国传统观念的重要因素。例如,在民间艺术形态中,经常能够看到体现多子、多福、多寿的艺术作品,这些正是原始崇拜中生殖崇拜的体现。
民间美术在色彩的运用上也体现出质朴纯真、乐观积极的文化特征。色彩作为重要的视觉语言,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多于表达吉祥喜庆的观念,大量的艺术作品都反映了这种红火热闹的色彩氛围和心理意愿。例如,红色代表热烈,多用于热闹吉祥的氛围,红色的剪纸窗花、红色的吉祥结艺、红色的婚礼服饰等等。红色是中华民族原始神崇拜的色彩,祈求灵魂不死、生命永生。它源于对人体血液的认识,对大自然太阳的崇拜和火的崇拜。也有大量的搭配色运用,例如,常见的红绿色搭配。中国有阴阳的色彩观,很多地区在婚礼时有“男披红,女穿绿”的说法,男性与红色均喻阳,象征阴阳合一、生命不息。在这些简单的色彩搭配中,却体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民间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了原始艺术质朴纯真的特点,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协调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构筑出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愿望。对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特征的研究,是了解各地区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情趣爱好的重要依据,也是把握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造型艺术规律的重要依据。
二、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
所有的艺术形式,抛开审美特征都不能称之为艺术,民间美术也是一样。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但在审美特征上的影响是应该被视为首要的。否则,民间美术便失去了它作为艺术形态存在的可能性。民间美术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的口诀民谚,如“连(莲)年有余(鱼)”“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等等,这些口诀和民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内容、形式和色彩的表现方法上,也总结出很多的经验,存在很多的规范。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创作过程中确定审美标准的具体化体现,成为广大劳动人民审美的共同尺度。所以,民间美术首先具有大众性的审美特征,透过这种审美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民间艺术作品,就像一面平镜,能深刻地折射出广大劳动人民的内心感受和美好向往。其次,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和使用对象是一致的,这就要求创作者和使用对象的审美标准、道德标准和行为标准达成一致,并因地宜人地选择使用对象喜欢的造型、喜欢的颜色、喜欢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样便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活动。能和劳动人民在思想行为上达成一致,并熟悉喜好的只有劳动者本身。民间美术在创作和表现的过程中,只要广大劳动人民认为是好看的、美的,也就是合情合理的,并不拘泥于固定的、死板的表达方式上,这也是民间美术区别于其他美术形式的最本质的不同点。
三、中国民间美术的语言特征
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作品注重情感的诉求,强调人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强调劳动人民内心的美好愿望,所以作品中大都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带有纯朴真实和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是广大劳动人民最原始最质朴的思想和语言的集中体现。民间美术来源于生活,起初多注重于使用特征,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单纯地使用性特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在使用的基础上加入了美的装饰元素,使它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整个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传统民间美术形成了它独特的语言特征。
传统的民间美术纹饰在应用中大都有一定的讲究和寓意,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吉祥图形和形象符号。这些吉祥图形和符号大多是约定俗成的,有固定的含义和搭配方式,它们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创作和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不断传承,不断发展,最终总结而成的独立的语言造型体系;是民间艺术中非常宝贵的财富。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创作以劳动人民的想法和意愿为主体,将所表现的形态赋予固定的观念,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和符号语言都有很大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夸张性。这些符号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带有普遍的社会认可性。例如,“万字纹”,既被称之为万字纹,又称为太阳旋转纹,《辞海》中解释为“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此符号喻阳,多被应用于动物身上的装饰或其它纹饰之中,象征生命不息;组合旋转排列形成的图案,被称为“万字不断”,有
万德吉祥和富贵不断的寓意,它是原始图腾崇拜中太阳崇拜的符号。在民间艺术作品中,凡是旋转的图案,都有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寓意。“盘长纹”也称万代盘长,民间有“八道盘长”的俗称,喻意心物合一、无始无终、财源不断、爱情永恒、子孙绵延等。它也是佛家法物八吉祥之一,又称“八吉”,有“事事顺,路路通”之意,常应用于门窗、绣品、建筑等装饰纹样之中,也可用于悬挂装饰,有保吉避邪之意。在日常生活中,劳动人民创造了花草纹饰、动物纹饰和吉祥纹饰,这些在民间美术中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符号”,就如同我们书写的汉字一样,每一个符号都有完整的寓意和说法。劳动人民通过不同的组合和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美好愿望,这样就构成了民间美术造型最基本的语言特征。
四、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
中国民间美术在造型上追求饱满、和谐、美观的内在艺术体现。构图上内容充实、紧凑丰满;表现上手法多样、含蓄美观。例如,民间剪纸艺术中的花草纹饰,在表现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程式,随意大胆、自由奔放。民间艺术家在表现的过程中,并不注重透视比例上的如实反映,而是习惯于将自己观察分析和想象的物象随意表现出来,并经过一代代的民间艺术家创造、传承、发展,最终形成完整独立的民间美术造型体系。民间美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原始美术的基础上的,带有人类原始的思维特点和表现特征,如原始人类的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均保留在现代民间美术的造型之中,形成独特的造型体系。这些独特的造型体系是民间美术之所以被称为“乡土艺术”“大众艺术”的最直接的体现。
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受实用功能和工艺技术的制约,创作者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摸索并创造出了固定的装饰造型应用模式,如单体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等等;同时也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装饰造型原理和形式美法则,如对称和均衡,对比和协调,节奏和韵律,夸张和简化,变化和统一等等。这些装饰造型原理和形式美法则广泛应用于民间美术的各种形式之中,是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民间美术在造型上并不注重外形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而是运用夸张、概括、简化、寓意等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构思出意象形态来,再结合民间美术的视觉元素,线条、面积和花草纹饰等等加以修饰,使它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超越表现的物象本身。例如,剪纸艺术作品中,利用概括的手法先剪出柿子的外轮廓形,再结合汉字的谐音,“柿(shi)”等同于“事(shi)”,结合如意结的搭配,即为“事(柿)事(柿)如意”的寓意。民间艺术中有“抓形容易打扮难”的说法,打扮即是装饰美化,它是造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创作者的思想观念用有寓意的纹饰和符号进行加工表现的过程。民间艺术家在民间美术的创作中,要尽可能地抛开物体的具象形态,不受其外形的束缚,运用夸张的手法强化外形特征;运用提炼概括的方法,取其精华;并运用花草纹饰加入一定的寓意,创作出自己需要的实用的民间美术作品。
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还体现在它的装饰性上。其装饰性主要体现在民间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了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主观情感的需要,以有生命的花草、动物和各种固定的符号造型代替黑白、明暗、线条和阴影等等,使原本普通的图案造型有了生命。民间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大胆运用嫁接、联想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如剪纸艺术中的打牙牙,皮影艺术中的线条等等。在审美的过程中也不需要逻辑性,只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便可以从它的造型特征中领悟到它所表现的内涵。
中国的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它是中国民族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文化表现最丰富的艺术形态,它在产生、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显示出许多与其他美术形式不同的特征,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和熟悉这些特征,并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理论结合起来,为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和传承创造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