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扩大内需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活性和微调性

2009-12-11梁胜光朱扣成

商情 2009年28期
关键词:扩大内需灵活性货币政策

梁胜光 朱扣成

[摘要]2009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呈现继续恶化的趋势。国家为应对危机及时提出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本文将就扩大内需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活性和微调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扩大内需 货币政策 灵活性 微调性

一、前言

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届新领军者年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政策的着力点不仅在于克服短期困难,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中国将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更加注重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投资、消费、出口通常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投资和消费属于内需范畴,出口属于外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发展及蔓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需持续萎缩,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因此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为我国应对危机的当务之急和所有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从长远来看,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一,内部需求潜力巨大,有必要通过扩大内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内生动力的良性循环。

二、货币政策与扩大内需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等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学派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因而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经济出现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时常态,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则总需求的扩大,会增加产出,所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货币主义虽然认为长期来看经济中的实际变量仅由是基因素决定,货币不能影响实际变量,但是也承认短期内货币能够影响到实际经济变量,导致经济波动。由于主流理论学派的普遍支持,货币政策成为1929年经济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刺激经济和应对危机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

2008年12月,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流动性不足,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确定在0-0.25%。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低的利率,为稳定市场情绪和信心,美联储还暗示这一超低利率“将维持一段时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升级和蔓延,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都已将本国和地区的基准利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期望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消费与投资的增长。

2008年末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下滑风险,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平稳增长的发展目标受到严重挑战。面临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期望以政府投资来拉动社会需求。此外,为了配合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9月以来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鼓励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我国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基准利率5.94%也距历史最低水平5.76%仅相差18个基点。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进一步要求各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精神,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三、保持扩大内需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活性和微调性

金融危机下,经济活动中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超过以往。在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滞后性的情况下,如何根据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适时适度把握货币政策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实现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和优化,是经济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所提出的更高要求。美联储之所以可以微调利率掌控经济,不仅是因为其对经济有着精确的把握,而且拥有公开市场业务这样可以进行日常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利率调整幅度不足或过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消除不利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起步晚,规模小,不仅降低了中国进行日常市场调节的效果,而且不利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今后,为保持扩大内需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活性和微调性,中国人民银行要不断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的种类和范围,提高风险控制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扩展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从而使得公开市场业务成为日常调控市场的有力工具。从而以增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调控基础货币和货币利率的能力,提高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灵活性。

货币调节的反复和方向不确定,很容易损害到货币当局的信誉和公众的信心。树立扩大内需货币政策的公众信任度是发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根本。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不仅合理把握操作力度和节奏,还在密切监测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动态变化的基础上,保持公开市场操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短期化操作策略,合理把握操作力度和节奏。近期,在市场猜测不断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又通过其官方网站明确表态,将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已经是中国人民银行在一周之内第三次做出此番表态,明确了此轮货币政策的方向。借鉴了美联储的经验和日本央行的教训,在促使公众树立对货币政策信心的问题上,本次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具体实施上获得了成功,但今后仍然需要注意进一步把握货币政策实施时机。考虑到时滞因素,我国应该关注经济的整体趋势,包括核心物价水平、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失业率等。在经济数据回稳而且出现通货膨胀预期之时,在通货膨胀成型之前出台相应的货币政策,抑止通货膨胀,并为以后进一步调整留下足够空间;而在经济复苏和通货膨胀产生之后,应尽量避免采取过激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而可以选择小幅度提高基准利率,并配合相应的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稳定地将通货膨胀逐步降低下来。

参考文献:

[1]范钦鹏.扩大内需中“有保有压”[J].中国金融家, 2009, (01):63-65.

[2]邹德萍.扩大内需良方几何[J].价格与市场,2009,(02):24-25.

[3]刘学侠.保增长更要注重转变发展方式[J].理论前沿,2009,(02):1.

猜你喜欢

扩大内需灵活性货币政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措施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我国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和政策分析
Is $2 million enough to feel wealthy 有多少钱才算富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策略
论我国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体育消费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