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金融产业聚集相关问题探讨

2009-12-11施慧洪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27期
关键词:园区优势金融

施慧洪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将产业聚集理论应用于电子金融业,阐述了电子金融产业聚集的条件、特征和类型,分析了电子金融产业聚集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其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金融业 产业聚集

产业聚集研究涉及到经济地理、产业组织、技术创新、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硅谷等产业区在西方普遍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保持了强劲增长,新产业区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新产业区是后工业化时代顺应“弹性、专、精”的需要而出现的有效生产组织形式,其实质是一个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这种新产业区具有如下特点:商会积极进取,为企业提供管理、培训、市场、技术和金融服务,并组织企业制定集体战略;同行之间紧密合作,共同分担创新的风险与收益;地方政府在治理与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设计与创新人员比例很高。

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战略管理学派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它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其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包括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和竞争实体,向下游扩展到销售渠道与客户,横向扩展到互补产品制造商和相关实体,还有政府和其它机构,如大学、标准化组织、智库、职业培训机构、商会等。这些机构提供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等服务。

电子金融产业聚集的条件、特征和类型

(一)电子金融产业聚集的条件

电子金融产业聚集不是空间上的扎堆,需具备以下条件:

没有知识溢出,就不可能有电子金融产业聚集。溢出机制除了人员流动、产品信息发布、技术资料、专利资料外,高校承担了知识的收集、整理、传授、创新功能。然而,在我国产研结合机制中,高校与企业合作不多,各干各的,知识传导机制阻断。这不利于知识的溢出。产业聚集的1+1>2的效果是聚集的经济基础。产业聚集是上下游产业和各种辅助机构的集结体。

引资是目前地方政府发展高科技的主要策略,地方政府的主要责任在于引资、收税、提供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在政产学研结合机制下,国家要加强研发投入。没有研发活动,培养不了研发人才,积累不了隐性知识,必然影响产业技术水平。因此,国家应鼓励技术创新个人形成创业团队,集成相关技术,形成产品。对于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管理方法值得借鉴,以保证优势项目能够立项。

(二)电子金融产业聚集的特征

电子金融产业聚集的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空间聚集。相关IT企业、金融机构等聚集于特定区域,空间上较近,能够经常联系。二是柔性、专业化。表现在:企业和员工对新技术和观念的快速吸纳能力;企业之间的柔性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企业之间不断进行技术交流,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便更快地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三是社会网络化。企业,地方政府部门,中介服务组织(提供研究开发、咨询、法律援助、资产评估、广告、策划、审计、会计、测试、维修保养等服务)之间以及员工之间存在通过合同等形成的正式关系和长期交往形成的非正式的协作关系。对电子金融产业集群竞争力提高尤其有意义的是非正式网络关系,能有效地扩散和传递隐含经验类知识,从而加速知识、技术、管理创新速度。四是植根性。人们在经常的联系、互动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经济行为根植于互相熟悉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容易产生信任、理解和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和满意成为区内最有价值的资源。

电子金融产业聚集的特征表明:产业聚集不是形势上扎堆,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正式合同关系与非正式交往关系是园区的宝贵资源,如果园区内企业之间产品设计、生产、销售都没有业务上的往来,这样的园区充其量就是个避税区,无法发挥1+1>2的优势;园区管理者在吸引外资之前和之后都要关注和培养园区企业文化交往,关注园区品牌、文化建设;园区企业要成为学习型企业,追求创新。

(三)电子金融产业聚集的类型

产业聚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纵向聚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聚集在一起,形成完整产业链。上游的IT业,如通信产品开发与产品展示中心,下游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如金融IT体验中心,上中下游之间经常互动交流。横向聚集。策划、营销、银行软件、保险软件、证券软件等等之间的聚集则属于横向聚集。区位聚集。区位聚集是依托于区位优势而聚集的,可能是成本优势、劳动力优势等。电子金融产业聚集需要纵向、横向、区位优势相结合。

电子金融产业聚集的意义

电子金融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成本优势。固定成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分摊后单个产品成本下降;专业化优势带来成本下降;交易成本下降,如信息成本、契约成本、融资成本等下降。

质量和产品差异化优势。产业聚集中的企业竞争压力比较大,企业潜能被更多地激发出来,差异化成了重要竞争战略。

区域网络优势。政府机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网络的密切联系而融合在一起。网络是处在市场交易组织和企业科层管理中间的组织形式,比市场稳定,比等级组织灵活,被称为“有组织的市场、可调整的企业”。通过网络,企业间进行文化、技术、制度、管理等各方面的交流,能大大降低交易费用。电子金融产业的网络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交易网络,就是电子金融IT企业与IT企业、金融机构、其它金融IT企业等建立的商业联系;技术网络,人们在遇到技术难题时,可以向其它技术专家求助,并不需要正式签订技术合同;社会网络,电子金融企业创新如果有社会关系的支撑,克服困难的成本会迅速下降,克服困难的能力迅速提升。血缘关系、同学关系、校友、邻居、沙龙等等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往往具有巨大的能量,有助于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吸引力强。不仅可以通过上游技术和自身技术推出新产品以获取技术上的超额垄断利润,而且可以通过群体效应形成共同的技术标准,进一步扩大垄断优势,采纳一种技术标准的企业数量及其市场份额往往决定了这种技术标准的公认性;市场竞争地位强。在市场分工细化环境下,通过合作与竞争打造出来的优胜企业,在聚集区域外也会有相当优势;议价能力强。集群在与卖方议价时,可以压低卖方的卖出价格,在与买方议价时,可以抬高买方买入价格,从而为集群带来更大的利润。

区域品牌优势。产业聚集引致的区域品牌影响力大大超越了单个品牌的影响力,可以显著地降低新品牌创建成本,增加新品牌收益。区域品牌形成后,会进一步强化产业聚集形成的区域优势。

创新优势。知识中心、企业家和创业者、创新环境、核心产业、非正式交流等是构建产业聚集形成的创新系统的主要因素。知识中心是产业集聚得以长期发展的根本。企业的研究机构更注重技术应用研究,而大学能够投入较多的资源研究一些基础理论问题,是更适合的知识中心。企业家和创业者是创新的实施者和组织者。聚集区内如果没有成功的企业家,则园区内往往缺少活力。适宜的创新环境是技术创新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创新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市场、劳动力等。劳动力素质是产业集聚区创新环境的另一关键因素。人才的集中加剧了人才之间的竞争,迫使人才向高级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核心产业与辅助产业的系统集成,创造了产业核心竞争力。非正式交流是知识传播的主要形式。正式交流包括书刊、会议、媒体、专利技术等形式;非正式渠道包括一般的闲谈、非正式讨论、集会等。非正式渠道是创新扩散的主要渠道,非正式渠道获取的知识总量约50%左右。正式渠道的知识容易模仿和移植,不容易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非正式渠道传播速度快,较易形成新的创新。

然而,我国高科技园区往往缺少上述创新优势,这是我国高科技园区缺少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的主要原因。电子金融产业聚集考虑的因素必须更加全面,方能够起到实效。

电子金融产业聚集发展策略

电子金融产业聚集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如果发挥得当,可以在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我国的电子金融产业聚集的发展策略可表现为以下内容:

(一)产业聚集区

政府不能为了地方利益刻意创造产业聚集;产业聚集园区要鼓励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和网络化,提供更好的公共计划和投资,建立交流的渠道和对话模式,政府应成为集群的催化剂、润滑剂、桥梁;促进集群内的供应联系、技术联系,帮助建立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学习链条,促进知识扩散、传播和创新;做好产业聚集区的宣传、信息收集与分析等服务性工作;要有知识中心、技术中心培育和促进规划,要投入财力和精力吸引人才,没有知识中心和技术中心,产业聚集就没有核心竞争能力;要培育企业家核心、企业家精神和核心产业。

(二)资金供给

在资金的供给方面,一是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手段;二是吸引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收益形式与投资产权形式多样化;三是壮大主导企业的实力,由主导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以减少金融风险;四是产业聚集区内企业参股的金融机构,按照商业银行原则来管理;五是其它金融形式。

(三)技术及企业家创业层面

技术和管理类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难以由中小企业完成,产业聚集区要设法承担区内人力资本的提高工作,设法建设知识中心和技术中心,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辅助人才成长,推动区内外知识技术要素的流动和组合创新。

企业家精神要鼓励冒险,敢想敢干。创业精神是一种隐含性知识,政府、机构、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应形成创新和创业文化。

(四)企业孵化器

把电子金融产业聚集建设成真正的企业孵化器。孵化器的本质是为创业者提供资金、人才、设备和场所等相关服务,产业集群具有孵化器的特点,能把小企业扶持成大企业,使电子金融产业园区保持持续创新能力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与创业和企业家精神配套的辅助机制则是哺育这种持续创新能力的基础。

猜你喜欢

园区优势金融
矮的优势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画与话
P2P金融解读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