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原则及路径选择

2009-12-11王昌玉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27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路径选择内涵

王昌玉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需求的升级变化,开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然而生态旅游的出现也在很多方面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进行生态旅游管理刻不容缓。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并着重对我国生态旅游管理与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加强生态旅游管理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 内涵 基本原则 路径选择

生态旅游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强调不以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而与自然相和谐,主张当代人享受旅游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而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讨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诠释

(一)生态旅游管理的定义

生态旅游管理是指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对生态旅游系统进行管理,以便在向旅游者提供满意的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同时,长时期地维护旅游区的生物多样性、生态整体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和美学价值。生态旅游的管理对象是受旅游业及其相关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上世纪40年代后,生态系统的概念逐步趋于完善,60年代后,由于出现了世界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管理迅速发展。由于生态系统是生物要素和环境要素在特定空间的组合,所以生态旅游管理的实质就是进行环境要素与其相适应的生物要素的有机管理。

(二)生态旅游管理的意义

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并且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然而生态旅游的出现也在很多方面造成了负面影响。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给某些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比如大气污染、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少数民族文化的消失等。生态旅游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有生态系统和生态旅游资源本身脆弱性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管理不善、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只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开展生态旅游,才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促进环境的保护。

(三)生态旅游管理的任务及内涵特征

生态旅游管理的任务是从国家与地方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出发,贯彻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和平衡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间的矛盾,制定和颁布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我国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环境建设的盲目性,生态旅游规范化较差的情况。维护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的核心目标,其内涵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制止环境质量的有害变化。

另外,从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特征来看,主要是认识和享受自然。生态旅游具有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需求及其他需求的各种特征。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旅游者可以获得自然生态系统及地域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尽情地欣赏自然风光,得到满意的旅游经历,也领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谛,激发起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了对保护自然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生态旅游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研究自然资源开发和管理、人类生存环境变化、林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途径等,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的一门学科。所以,从学科定义可以看出来,生态旅游属于生态学的范畴,只不过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生物成分不是一般的生物而是人类。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具有独特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区域管理与环境容量相结合的原则

就生态旅游目的地来讲,生态旅游管理应该坚持区域管理与环境容量相结合的原则。这一方面取决于旅游活动特定的空间属性,更主要的是因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多目标与多主体的特性。从生态旅游管理的实践经验看,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单纯的企业经营管理,也不是单纯的地方行政管理;不仅需要规划,也需要协调与控制。另外,开展生态旅游后,旅游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光顾,倘若不能有效地控制游客数量,可能破坏生物栖息环境和天然植被。旅游环境容量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游客容量。此外,还有感应气氛容量、旅游社会地域容量等。合理的环境容量既能满足游客的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旅游需求,又能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这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时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是旅游资源的合理承载力。因此,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是旅游区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避免对资源的掠夺性利用。

(二)因地制宜与政府介入相协调的原则

政府介入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政府介入可以使生态旅游活动中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形成伙伴关系,不断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同时,政府介入有利于解决在生态旅游资源产权不清的情况下如何有力地保护生态资源与环境的问题。从地方生态旅游发展需要取得经济效益的角度看,也离不开政府介入,政府利用行政体制动员掌握的经济资源,可以决定超前发展与优先发展的部分。同时,政府制订旅游法规、规章、条例,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可以有力地担负起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职能。

(三)通过信息传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从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发展的角度,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延伸到旅游产业来看,在处理人类的旅游需求和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上存在以下思路:一是以保护生态资源优先,忽视了人类的旅游需求;二是优先满足人类的旅游需求,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在不破坏旅游资源的前提下,既要尽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又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旅游的管理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要想人们接受、认识和实践正确的和谐发展观就必须进行信息的宣传和传播。只有当生态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确实意识到各自的利益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并随时准备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时,生态旅游管理的有效性才有可能迅速提高。对于旅游经营者和社区居民的生态旅游管理措施,需要得到被约束对象在理念上的认可,才能达到切实的管理效果。

(四)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从生态学的普遍规律出发,协调好生物、环境、经济和发展的关系。旅游行为本身是一种人为活动,它与自然系统共同形成比单纯的自然生态系统更复杂的人类自然复合系统。它不仅由生物和环境条件组成,还包括人类活动和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是这些复杂因素组成的多层次、多因子的统一体。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可引起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反过来,生态系统的变化又会对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按照生态学的规律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其中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系统内其他因素产生连锁反应。因此,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以生态学为准则,综合分析各因素,全面考虑。按生态学原理去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并根据生态系统的变化特点不断改善旅游系统的结构布局,尽力维护其生态平衡及环境效益,实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性、旅游持续性和社会经济持续性三个方面。生物资源常常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剥夺了当地群众对资源的经营权。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较快的条件下,如果生态旅游不能很好地与当地群众的利益相结合的话,那么环境和资源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加强生态旅游管理的路径选择

(一)地方政府要尽职以保护和发展当地生态旅游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生态旅游的规划和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赢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地方政府要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提高旅游相关实体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认识、了解和重视程度,营造浓厚的保护和发展当地生态旅游的氛围。生态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从正确思想和观念的培育入手,而不能仅仅是对行为的约束和惩罚。应该增强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从长远的观点和战略的角度来审视自身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增强自觉性和自信心。

(二)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重生态环境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从系统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来考虑旅游业的开发与管理。如果没有系统、整体和长远观点,只考虑某个系统、本单位和短期利益,生态环境就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需要让旅游区的旅游企业和旅游者都能认识到保持良性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守生态学原则,按生态学有关理论对旅游区的生态系统的负载极限进行预测,要预测该旅游区的生态系统能被旅游企业及旅游者利用的可能性,特别是这一系统能否长期提供相同质量服务的可能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因地制宜和适度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要发挥民族和地方的特色,发展利用环境潜力的同时必须遵循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

(三)做好旅游业开发与管理的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

旅游规划要对旅游发展未来状态做出科学设想、设计,使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在规划阶段就进行各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生物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等。在旅游总体规划中,既要考虑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合理布局设施、维护生态平衡,又要紧密结合区域所在的重点依托城市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相关行业的配套发展,减少在实施中的局限性、盲目性及不必要的损失,求得协调发展格局。区域规划布局必须以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布局决策的中心目标,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管理和服务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生态旅游合理开发和管理的关键,缺乏适宜的、高素质的各类人才,生态旅游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专业角度讲,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技术较为复杂,需要那些既懂得生态学知识和旅游学知识,又熟悉旅游业运行规律和机制,而且还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因此,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管理和服务人才,可以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松霈.走向21世纪的生态经济管理[M].中国环境出版社,1997

2.王德刚.现代旅游区开发与经营管理[M].青岛出版社,2001

3.李俊清,崔国发,胡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4)

4.钟海生.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傅文伟,顾德道.旅游业的环境问题和非持续性发展[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6,1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路径选择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