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共频道建设与对农传播价值回归
2009-12-11王鲁美李艳英赵晓春
王鲁美 李艳英 赵晓春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对农传播严重缺失,为避免有线传输网络重复建设为目的的公共频道建设在实践中处境尴尬。文章指出,当前公共频道建设是发展对农传播的契机:我国公共频道具备对农传播基础设施;公共频道具备对农传播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公共频道 对农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经过了30年的蓬勃发展时期。在蓬勃繁荣的背后,对农传播发展却很缓慢。以电视为例,截至2008年上半年,仅有8个专门开办的对农频道,不到频道总数的0.4%。而且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农村节目仅占整个16套节目的2%左右。即便是这些很少的对农频道,“迄今为止,中国的电视媒体,没有一家设在乡村,信息传播把关在前沿的把关人—编辑、记者大多远离农村、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情、不熟悉农民的想法和心情,因此也很难选择农民”。大众传播媒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悖论现象—占全国总人口少数的城市人拥有着“大众媒介”,而占全国总人口62%的9亿农民却远离了大众媒介。
当前我国公共频道建设的尴尬处境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公共广播电视的讨论很多。陈力丹把“公共广播”作为2007年我国广播电视研究的十个关键词之一,梳理了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现阶段公共频道进行的研究。大部分学者将我国的公共频道与西方的公共电视或者港澳地区的公共电视台相比较,指出我国公共频道的不足和缺陷。这在刘新荣看来,其实是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西方的公共电视隶属于公共广播系统,通常以议会通过的《广播电视法》或专门的《公共电视法》为法律依据成立,是作为社会的公共财产、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电视体制。公共电视台由宪章约束自身规范,由政府或议会任命的理事会(董事会)管理,编辑独立,不代表任何党派、政治和盈利团体的利益,经费来自视听费、接收机附加税及政府拨款等。而我国内地现有的公共电视频道,主要是为了解决电视台过多的问题而由省级台成立的一个整合地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平台,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广告收入,传输的节目主要是经过挑选的县级电视台制作的节目。这和西方公共电视设立的初衷—独立于政府以及各种利益集团之外是大相径庭的。换言之,我国的公共频道和西方的公共电视根本就是两回事:西方的是公众的公共频道,而我国是县级台的公共频道。本文中的公共频道即指县级电视媒体。
199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以通知的形式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转发了原信息产业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意见》,即国办发(1999)82号文件。文件的目的是要“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避免有线传输网络的重复建设”。根据国办发82号文件精神,应该由省级台开办一个公共频道,从中空出一定时段供县级电视台插播自办节目。据了解,在部分省份则由省台办一个公共频道,并空出一定时段供各市台插播自办节目;市台再办一个公共频道,空出一定时段供下属各县台插播自办节目。由于省台、市台给定播出时间,使县级电视媒体影响力急剧下降几乎至零。在这种情况下,县级电视媒体的创收难以保证。各地县级电视媒体不得不想方设法为生存而战,而他们手中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转播权。因此,各地县电视台都不约而同的超时段播出,甚至将市台公共频道的黄金时间完全占为己用,使公共频道的节目根本无法完整转播。据不完全了解,公共频道成立仅仅一年后,全国几乎所有县级电视媒体都纷纷恢复了自有频道。省、市台面对这种县级台群起而攻之的局面不可能制止,采取妥协的办法:默许各县级台恢复自有频道,但条件是各县级电视台必须完整转播省、市公共频道所有节目,而且县级台必须将自有频道从低端调至高端,而让公共频道占用低端资源。这显然不是以“避免有线传输网络的重复建设”为目的的公共频道建设想要的结果。公共频道该如何建设,已经成为业界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公共频道建设为开展对农传播提供契机
(一)我国公共频道具备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
随着我国政府村村通、西新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进行,我国已经具备了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第一轮工程至2005年结束,全国完成了11.7万个行政村和8.6万个50户以上自然村开通广播电视的任务,解决了9700万农牧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要求“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目标是:到2010年底,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力争使现有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盲点的农民群众能够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第七套和本省第一套在内的8套以上电视节目,收听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和本省第一套在内的4套广播节目(即“8+4”标准);同时通过加强无线覆盖,使80%以上的农村人口能够用电视机、收音机直接收看收听到包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第七套节目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在内的4套以上无线电视节目和4套以上无线广播节目,广大农村群众收听收看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与此同时,为加强西藏、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而实施的“西新工程”也初见成效。
从2000年9月起,西新工程实施范围包括了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4个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区以及福建、浙江、广西、海南和吉林延边部分地区,涵盖国土面积超过4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1.9%。西新工程实施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覆盖能力比过去增加了2.5倍,8省区各地能够收到10套左右短波广播,各地、市、县普遍能较好地收到3套以上中波或调频节目,3至4套中央和当地电视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电台还开通了民族语言节目,每天播音共增加了98小时。2006年,西新工程稳步推进,进一步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水平,完善了广播电视检测网,增强了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能力。
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试点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试点共覆盖8省(区)的16个市、157个县、2004个乡、39036个行政村。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成立了跨省数字电影院线11条,活跃在全国农村的电影放映队已接近3.75万支,全年放映电影422万场,观众超过14亿人次。多元化农村放映主体的出现,实现了农村电影规模化放映和企业管理,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开始盈利,走上了良性运营发展轨道。
随着政府推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对农传播的硬件设施建设逐渐完备,对农传播有了最基本的硬件保障。
(二)我国公共频道具备对农传播的独特优势
我国的公共频道主要是指县级频道,在生活地域、心理、文化上最接近农民,其进行专门的对农传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
公共频道具有“三贴近”的优势。如河北电视台乡村频道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民喜欢和乐于接受的节目形式具有朴实的形式,农民熟悉的通俗语言,给人以亲切感,有强烈的现场感,有科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的现身说法、现场讲解示范,寓教于乐,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调节生活”。我国县级电视台的主要受众是当地的农民,地域、文化上的接近性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对农传播的“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就是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 从本地实际出发设置电视对农栏目, 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变化大,体现在农业生产上的差异惊人,同一个季节里,可能是“北国播种、南国打场、沿海捕鱼、内陆牧羊”。 贴近生活就是上山头, 下田头, 走村头,从农村生活中去总结经验。走出演播室, 以农村为背景, 以田间地头为现场, 叙说农民熟悉的身边事, 传递农民想知道的信息, 倾听农民的心声, 了解农民的需求, 把有着本地特色的致富经验介绍给农民朋友, 把适宜本地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作有效地推广。贴近群众就是到群众中去,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办群众之所盼,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使对农节目更加可亲、可近、可信, 更加深入人心。我国县级电视台区域范围小,新闻事件大都发生在记者身边,当天发生的事,当晚就可以报道。电视观众总是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和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感兴趣,更能引起共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特点是县级电视台开展对农传播的最大优势。
公共频道的把关人熟悉当地传统文化。我国农民的文化教育程度比较低,但是在他们的骨子里并不缺少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农村传统文化的主体应该是那些融入农民血脉,不可轻易改变的东西,如家庭价值观、家族主义、平均思想、乡土关系观等,它们反映了我国农民意识深层的价值取向和在这种价值指导下的行为模式,这样的文化传统,即使是在我国最发达、最开放的乡村,依然能感受它的强劲生命力。事实证明,这些文化传统能够对我国农业演变发挥有效作用。公共频道的编辑、记者等把关人绝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充分理解农民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珍视传统的民间文化,在编制节目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整合。
然而,现阶段一方面公共频道的节目内容媚俗,服务对象媚富,节目运行媚市,另一方面熟悉乡土文化、熟悉农民、熟悉农业的涉农传媒人才流失。因此,公共频道开展对农传播,应该制定合适的政策吸引地域、文化与当地农民接近的涉农传播人才。
结论
综上所述,在今后公共频道的建设中,应贯彻国办发(1999)82号文件的思想,中央级平台的农业节目群体可以主要从国际、国内宏观的层面来解析宏观“三农”政策,传递农业市场信息,提供农民增收、致富的经验和理念等等,满足农民的总体需要;各省的公共频道充分发挥其地域优势,在全省范围层面上为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县级电视台则因地制宜拍摄和制作针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教节目,设立倾听农民心里话的民生类新闻节目,制作乡土风情的节目等等。公共频道传播网络,外围还可辐射到国家、地方涉农院校、出版社、农科教综合指导与服务中心,由政府、科研机构和业界共同为对农传播服务。
现阶段公共频道的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农传播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应抓住契机,由政府、业界和学界三方面共同努力,把我国公共频道建设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的对农传播专业频道。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8).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谭英.中国乡村传播实证研究.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刘建新.大众传媒对农传播的缺失[J].新闻前哨,2006(5)
4.邓忻忻.为什么需要公共服务广播[J].新闻大学,2007(1)
作者简介:
王鲁美,青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现代传播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涉农传播、农业教育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
李艳英,青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赵晓春,青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