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式教学,在更高层次上引导学生

2009-12-11杨春婷

师道 2009年11期
关键词:战争习作课文

杨春婷

只听轰的一声,日军在上海火车南站投下了第一枚罪恶的炸弹,接着,许多炸弹降落在火车站里。刹时,哭喊声、尖叫声、救命声充满了整个站台。人们乱成一团,一些人为了逃命,沿着车站旁的矮墙狂奔,也有一些人跑向站外……可是几乎没有多少人能活下来。(刘予璇)

刚才还是有序的火车站,一下子到处是妇女、老人绝望的叫喊和孩子们歇斯底里的哭声,四周一片混乱。这时,只见一位母亲抱起自己不到两岁的孩子疯跑。可是已经晚了,日本飞机的炸弹已经嗖嗖地飞下来,在他们身边爆炸了。突然,孩子从妈妈怀里跌了出去,大声地呼喊:“妈妈!妈妈!”可回应呼喊的只有那嗖嗖的子弹声。猛地,一颗子弹向孩子飞来,打中其头部,这幼小的生命立马没有了生息。(张如馨)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它让无数无辜的人失去了生命。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只有死亡和痛苦。

希望这个世界上不再有战争,希望世界永远和平!(黄文可)

这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中的句子,是其对战争场面的描述。通过学习“战争与和平”这一单元,孩子们一次次从心底喊出“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和平”的心声,可以说,我们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到。回顾这一阶段的教学我们体会到,实施整合式单元主题教学是可行且有效的。

当初学习有关战争的系列课文,面对四年级小学生无法体会、更不能真正理解“战争”的内涵的实际情况,我们根据整合式单元主题教学的基本模式,按“厚积薄发”的要求,首先组织学生展开了预学积累:①朗读单元系列课文,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大意;②了解文本作者和时代背景,提炼文章主题;③查找同时代、同主题的资料,进行扩展阅读、交流。通过阅读课文、预学积累,学生初步了解了战争,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发展造成的巨大灾难;再通过采访经历过战争的老人,听他们讲战争的经历,学生便对战争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感受到“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同时,根据有关图片,想象日军轰炸上海火车站的历史事实,我们又组织学生观看了系列抗战影片,如《南京大屠杀》《淞沪会战》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辜百姓的痛苦与不幸。这期间,我们还组织进行了有关的交流,引导学生了解目前我国必须面对的国际关系,分析当前世界各地区的形势,再结合单元课文进行了深入阅读。通过学习,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已经深入人心。

在整合式单元主题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学习课文,主要是解决两大类型、三个层次的问题。即,一是写人写事的文章,主要了解:1. 文章写了哪些人物;2. 每个人物主要做了什么事;3. 他们是怎么做的,意义何在。二是写景状物的文章,主要弄清楚:1.文章分几大部分;2. 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3. 这些事物是怎样描写的,好处何在。

这部分的重点是第三层次的问题,它要把握住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精彩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含义深刻的细节,又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无限魅力,同时积累描写战争的语句和词汇,为单元习作“添砖加瓦”。这一点,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尤其重要。我们的孩子没有经历过战争,很难想象战争中的任何具体场面,更重要的是,平时严重缺乏对描写战争场面的语言积累。而本单元的看图习作又要求学生通过对背景材料的了解、对图片内容的理解,想象当时的情景,将图片背后的故事具体地写下来。为此,我们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除了一次次给学生播放表现轰炸场面的音乐、图片和影片片段外,还引导学生在音像中感悟当时的情景,丰富他们对具体图像的想象力。我们还精选了描写轰炸场面的成语、句子和段落,并配在一组辅助学生联想的图片上,将学生的思维完全带入70多年前那个血雨腥风的场景中。对这一系列的工作,我们在单元的口语交际和看图习作中得到了有实效的反馈。

这种教学思路,基本显示出了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整合式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所谓整合式教学,就是要凸显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的规律,即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它都给出了明确的思路,使得教师和学生对单元学习的过程非常清楚,而这个过程也形成为一个系统。我们认为,整合式教学充分体现了系统论的特点——“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语文学习这个系统,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系统内各构成要素的协同与整合。同时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我认为,我们目前的教学就应该在帮助学生构建学习体系上下功夫。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学习体系一旦构建起来,就等于掌握了一把自学的金钥匙,其意义是非凡的。而我们所进行的整合式单元主题教学,正是在做着这样的实践。

接下来,我们要“回到整体”,即回归系统,并总结升华。整合式教学最大的亮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学习的系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养成富有成效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其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学习选择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这部分我们通过“整理并升华”的方式回归系统。首先是带领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朗读或背诵单元各课的精彩片段,并进行表达目标的归类,体会“语言的魅力就蕴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这时,只要学生用心阅读和积累,就能够感受到它的力与美。接着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的几个人物——小夜莺、雨来等孩子身上,体会全世界青少年对战争的憎恨,以及他们保卫和平的决心与渴望。最后,总结各课不同表达途径所展现的特效,比如:小英雄的故事将我们带进战争岁月,让我们与人物一同紧张、心跳,感受战场的恐怖与小英雄的机智勇敢;一个其父亲在维和中牺牲的中国孩子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信,及作家高洪波的诗歌,则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对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强烈呼吁,等等,从主题表达的角度来看,它们都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

总之,整合式教学通过更为有效的手段,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阅读与积累”“理解与深化”“重整与升华”的意义与作用,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更高层次上引导学生养成更为有效的生活方式。因而它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

责任编辑邹韵文

猜你喜欢

战争习作课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象牙战争
战争催生的武器
习作展示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