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奢华,让教育渐行渐远

2009-12-11罗牧言

师道 2009年11期
关键词:校舍教师队伍教学研究

罗牧言

曾经随团观摩一名校,据说是某地重点打造的教育航母,由市重点中学领衔创办。学校占地近千亩,师生万余人,耗资近十亿。走进校园,果然气势磅礴,进门就是展示声光电的科技广场,中间是音乐喷泉,周围一圈石阶,颇具古罗马大剧院的风格。放眼周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欧式建筑目不暇接。同行诸君纷纷赞叹学校财力之足物力之丰,我则隐约有些不安。

教育需要奢华吗?放在十多年前,这样的话题根本不可能出现,危房改造尚未完成,岂谈奢华?一句“再穷不能穷孩子,要富先要富教育”曾经感动过多少人。时至今日,经济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变化,校舍开始亮丽起来,设施添置齐全了。但是,随之出现了另一股奢侈之风,学校间比拼校舍之华丽、设施之先进,教学追求方法之繁复,活动讲求包装之华美等等。学校一如出墙的红杏争相展示起艳丽身姿来了。

学校向来是学术圣地和育人场所。做学问讲究求真务实,而不是追求浮华。当校长将精力投放到学校管理上,教师必全心琢磨教育教学之事;当学校大力弘扬教学研究之风,教师必有精勤治学著述等身之佳话。相反,若追求教育奢华,则必然花费校长宝贵的精力于庞杂事务,不能全心于学校管理,教师也就难免虚于委蛇心不在焉,教学工作必然受到影响。再者,校长、老师这种价值行为直接和间接投影到学生的心里,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奢华舒适的生活并不利于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利于磨砺意志培养毅力。富丽堂皇也许会让学生产生暂时的荣耀,但多年以后能让学生回忆起的就只剩些浮华外表,缺少影响人生的记忆。

人们常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学校的刀刃在哪里?就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就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上。由此,想到了几年前媒体热切关注的洋思中学,一所偏居乡野的农村联办初中,校舍简陋自不必说,教师专业素质也很低,然而在校长蔡林森的带领下,竟闯出一条独特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之路,为全国的学校、老师提供了鲜活的范例和无尽的启发。无独有偶,山东聊城市茌平县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杜郎口中学,同样以三流的教学条件、三流的教师队伍,创造出一流的教学质量,其关于“学为主,教为辅”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吸引全国各地的教师、专家观摩学习。改革先驱魏书生老师不也是凭借课堂教学改革而享誉全国的吗?以教学研究而使得学校成功、教师成功,这是一条最节俭却又最高明的兴校之路。

学校的管理与经营是一门艺术,其间自有神妙。如果过于注重物质的奢华,那么离教育也就远了。

(图/丁宁)

责任编辑李淳

猜你喜欢

校舍教师队伍教学研究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会泽加固改造C级校舍让师生工作学习更安心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罗平县开展民办幼儿园校舍安全排查鉴定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