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的实践
2009-12-11刘华林
刘华林
摘 要:在基础教育领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步伐加快,在中小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已经明确提出。文章探讨了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结构的构建,以利于在初中阶段、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引言
初中物理是学生系统学习物理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学生必须通过大量观察、实验,建立和丰富物理表象,清晰认识过去未曾注意或根本就没有见过的物理现象,这些现象又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原因的欲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对物理现象的认识,还必须抽象、概括为物理概念,总结、归纳得出物理规律。无论是概念还是规律,对学生来说都是过去未知的、全新的内容,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材料。在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初中物理教学为对象,从创新能力教学目标入手,尝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的实践研究。
2.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结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已明确提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创造和探索能力,这是对原大纲教学要求的新突破,体现了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履行的职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具体物理问题的解决,来逐步实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为此,笔者试图将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纳入到已有的教学目标结构中来,构建一个以己有教学目标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为重点的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结构,将教学内容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在整个初中阶段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结构可由下图表示:
2.1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结构分析
在上图的结构关系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并分类为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进而叙写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指导目标,是已有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结构的基本要求(步骤①和②)。在此基础上,以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为重点,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将教材中有利于学生获得创造性认识的知识内容(暂且称为“创新知识”)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内容抽取出来进行分析、归类,制定合适的、具体的创新精神培育目标、创新认识的知识目标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步骤③),将这些目标分别纳入到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中(应标识出来),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步骤④)。
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结构体现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创新能力在目标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二是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是强调“新”;四是强调在教学的整个过程渐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2教材内容总体分析
教材中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因素。据统计,初中物理教材中共有29次引入物理学史的内容,这些内容大体包括五个方面:A.科学方法的介绍(科学家采用的科学方法和某个重要发现背后的科学思想方法)出现2次。B.历史上重要实验、重要发现的简单历史过程,重要技术的简单发展历程,概念、规律产生的历史背景,共出现10次。C.科学家的故事、生平,共出现7次。D.学派假说间的争论,出现1次。E.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共出现9次。其中关于科学家的故事、生平内容主要涉及科学家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坚持勤奋工作的事迹,敢于怀疑权疑的精神等,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是十分有益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的介绍,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又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介绍近代、当代和国内、国外重大创新发现活动中体现的创新精神。新大纲要求每学期举办至少一次的物理科普讲座,也将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A.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通过探索性实验,分析、归纳得到正确的结论;有目的地自主设计实验,解决某个物理问题。在这样的实验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新异的想法或产生一些独特的做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有益的。B.新的知识内容。相对学生来说的那些新的知识内容,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而获得正确认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C.新情境问题和一题多解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和体现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安排练习时,设计一些新情境问题或一题多解问题供学生探索、思考、解决,学生通过问题解决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D.物理实践活动。物理实践活动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主要途径,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能做出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成果,至少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对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3.结语
把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纳入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中,构建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结构,并对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产生创新认识的知识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分类,分别纳入到教学目标结构中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中,期望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研究.2007(7)
2.李承武.现代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殷传宗.物理教育学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张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