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

2009-12-10韩艳飞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大众化高校教师素质

韩艳飞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课题,努力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探索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特色化的途径。这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新型人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特色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69-01

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现已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而中国的教育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不加速实现大众化,中国与世界高等教育的距离将会越拉越远。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所谓“大众化”,是指某一事物在一般的民众之中也能够广为流传。那么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就是说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特权,入学群体已呈现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高等教育。而与其相对应,高等教育类型也将呈现多样化,根据培养目标不同,可以分为精英型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型高等教育等等。并且根据不同类型的教育,其模式上也将出现多元化,这包括教师、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发面的改变。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而它们的形成是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的,换句话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家长看到了孩子成才的希望,使更多的考生有机会进人大学深造,表面上看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它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威胁着高等教育的继续前进。

第一,不能够从根本上认识高等教育的意义。大多数人还是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上了大学的人,其工资一定会很高。这就完全曲解了高等教育的意义,其实,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高薪水的人物而设立。第二,教育投入不够。可以说,高等教育投入远跟不上大众化快速发展的步伐。总体来讲,主要是政府投入这一块跟不上,财政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没有达到国家4%的要求。要把高等教育做强,要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投入是不行的。第三,高等教育相关机制、体系设置还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的进程。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用精英教育的模式思维方式来判断我们高等教育,一个是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思维方式来看待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各种发展。第四是,教师队伍跟不上大众化的历史进程。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任教师40万,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任教师队伍96万多。这些教师哪里来的?大批都是由中专升格的教师,还有大批缺乏教育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少量的研究生。甚至一些贫困地区还存在着教师短缺的情况。因此,全国高校教师的素质要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如何面对大众化的挑战

如前所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还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大众化,要真正做到高等教育优质化,本文认为,必须通过不断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端正教育思想,转变传统高等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符合发展趋势的办学理念。

第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一个社会要发展必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们应该明确高等教育的真正意义,它可以让学生找到更加满意的工作,同时它更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平台。只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多起来,我国的全民素质才会逐步提高。

第二,各高等院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性人才,学校应该保证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很快融入社会,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高校有责任改变当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眼高手低,只能看不能用”这一评论。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我国的高校学生半工半读经验不足,并且择业标准很高。在日本,几乎没有不打工的大学生,他们可以和普通的店员、服务员一样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在中国愿意从事这样工作的学生恐怕寥寥无几。

第四,必须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是学生最容易模仿的对象之一。作为高校教师,责任更加艰巨,面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群体,高校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要为学生做最好的榜样。

我们在遵循国家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积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大众化高校教师素质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