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的时代,确定的答案
2009-12-10刘宏君
刘宏君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向企业管理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用常规思维考虑问题,而是要审时度势认真谋划发展之策。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我们要“想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过去的日子,身处危机中的中国企业管理者们是如果思考、如何行动的?这些思考和行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有哪些经验、教训?面对未来,又该如何筹划?如何拥抱和迎接复苏期?
2009年11月初,《中外管理》杂志对451家中国企业进行了相关调查。让我们从调查结果中,总结今天的经验,寻找明天的答案。
意料之外的答案
在参与调查的451家企业中,制造业最多,占37.1%;贸易零售业次之,占10.2%;房地产行业占6.6%;金融保险业占5.6%;咨询培训和文教业占7.3%;IT通信业占3.6%;物流运输业占4.5%;农林牧渔业占2.2%;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占6.2%;其他(包括餐饮、旅游、投资等)占16.4%。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大多数。其中年销售收入在1~10亿的企业有188家,年销售收入在1亿以下的企业有141家,年营收10~50亿人民币的有68家,而年营收在50亿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只有22家。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企业群落。
在过去的一年,经济危机到底给这些中国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答案出乎意料,经济危机对41.9%的企业都影响不大!另有25.9%企业认为危机反而是个机会,而只有9.8%的企业出现了海外业务萎缩的情况,出现整体业务下滑企业为12.2%,另有19.1%的企业出现了应收款大增、库存大增、资金紧张和企业文化/价值观动摇等情况。(见图表1)
与以上答案相对应的是,有28.4%的企业2009年销售额增长速度与2008年同期相比,有两位数的增长;35.3%的企业2009年业绩比2008年同期略有增长;有9.2%的企业今年的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未变;业绩略有减少的占到了被调查企业的14.9%;只有2.9%的企业出现了业务的两位数下滑。(见图表2)
思维决定命运
看来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大多数企业并未受到经济危机的过多影响,业绩仍然持续增长,这些是如何做到的?
调查显示:他们应对危机的主要举措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强基础管理,50.1%的企业都在过去一年有加强基础管理的举措;另有46.8%的企业改变了以往的思维方式,危中找机,扩大经营;而加大培训及文化建设的企业也大有人在,占到被调查企业的37.1%;24.6%的企业抓住时机理顺机制。相比之下,只有4.2%的企业收缩部分业务以抵御严冬,另有16.2%的企业采取了压缩支出和精简人员等举措。(见图表3)
应该说,面对危机,企业有几种战略选择:
第一种战略,可以在严冬当中冬眠。比如减少消耗,比如压缩支出和精简人员等。
第二种战略,也可以去冬泳,要在冰冷的水当中游泳。跟那些冬眠的企业相比,这些冬泳的企业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但是冬泳也是很危险的,如果一家企业没有能力、没有办法做正确的判断,或者说也不知道冬天会持续多久,那冬泳的人有可能就会在游泳当中被冻死。在调查当中,抓住机会、扩大经营的企业就面临这种风险。
第三种战略,是冬训。也就是企业把冬训作为正常经济周期要经过的一个阶段,在经济触底的时候我们要做更多的训练,锻炼内功,并且对市场的趋势以及企业的定位做更好的思考,然后要去调整未来的发展战略,为未来可持续的发展做好准备。那些在危机中选择加强基础管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就是此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企业,战略选择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
走在复苏的路上
“根据您的切身感受,您认为中国经济是否已进入复苏期?”对这一问题,有超过半数(55.7%)的被调查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而尚未看到复苏曙光的企业只有8.2%,其余的被调查者认为形势尚不明朗。
而根据国家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已经显示出经济复苏的强劲态势。虽然也有部分经济家表示“经济回升”和“经济复苏”是不同的——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经济回升可以是政府投资拉动,但是经济复苏必须要企业投资。但无论如何,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已经走出了最困难的时期。如何筹划未来,将关乎国家和企业的命运。
调查显示:在未来12个月,有47.3%的被调查企业将会扩大经营,增加投资。但在扩大经营的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企业还会采取强化管理、控制经营以及加大培训和文化建设的举措,有这两种想法的企业占到被调查企业的46%和40.1%。同时有27.9%的企业选择在未来一年中理顺机制。
“在未来12个月,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对这个问题,排在前几位的答案分别是管理提升、内需市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高管人才供给、价值观整合、融资(见图表4)。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自身的管理实力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内因,而市场和需求则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外因。为了满足市场企业需要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不断投入,而人才永远是企业的决定因素。调查也显示:融资难一直以来就是中小企业的难题。
回顾“昨天”,2008年11月,本刊所做的“中国企业‘过冬调查”显示:有近九成的企业都不同程度感受到了严冬的寒意。危机就意味着艰难的调整,这是痛苦的,但危机同时又是一所大学校,能够启迪思想。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本次调查显示:遭遇了此次危机后,中国企业的经营更加稳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危机下大部分企业在着眼于内部挖潜、苦练内功、优化流程、改善模式、降低成本、加强培训,从而使企业更快的成长。
面向明天,不仅要度过眼前的危机,还要谋划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国企业必须以更高的视野来看待生存、环境(竞争)和趋势,必须以变革的勇气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管理
(本刊刘冰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化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