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纸砚,青春永驻的文房四君子
2009-12-10齐蒙
齐 蒙
书法课是好早以前的往事了,用计算机录入打印,连铅笔钢笔都用得越来越少,还提笔墨纸砚做什么?
文房四宝真的成为可以封存起来的老古董了吗?想想去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用了什么向世界展示中国;大街上的老字号匾额、新潮建筑上金光闪闪的题词、博物馆和拍卖行里的天价国宝……它们大都出自书房案头的笔墨纸砚!
从洪荒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就用竹木和毛发造笔,木炭和生物胶制墨,植物纤维造纸,精美石头造砚,然后用它们打造出了承载辉煌中华文化的水墨艺术。
笔墨纸砚被浪漫的中国古人当作书房中的密友,还为它们封官进爵。国庆之时,让我们以中国人特有的眼光,读一读书房中这四位君子的“列传”。
笔以刚御柔的管城侯
竹子和兽毛是制作毛笔的天然原料,在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很容易找到。千万不要以为这项因地制宜的发明没什么稀奇,正因为有阴柔的毛制笔头,毛笔才能将使用者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于是在中国及东亚这些使用毛笔的国家,文字呈现出了独有的画卷般的艺术气质。
在人们发现把动物毛发捆扎在木棍上可以写字以后,用小刀和锥子吃力刻画文字的时代就一去不返了。这项发明相当了不起:硬直的笔杆适于手握,松软的笔头便于吸墨和涂抹。这种书写工具被命名为“笔”,要归功于秦始皇手下的大将蒙恬。
相传,蒙恬在伐楚的途中,路过今天的安徽宣城、泾县一带,这里盛产野兔和细长匀称的苦竹,这给了蒙恬改良毛笔的灵感:他用硬度不同的兽毛制作笔头的笔芯和外被,再将它们植入竹管。虽然蒙恬并非毛笔的发明者,但他仍被尊为笔祖,因为他改良的毛笔传承了两千年,只是大小、样式、材质有所变化。
唐代韩愈曾写过一篇《毛颖传》(颖即笔锋),说的是秦始皇让蒙恬把聚成束的笔毛清洗干净,“封”在管城(笔杆)中,此后,“管城侯”便成了毛笔的爵位和代称之一。
日夜相随的文房四宝,对读书人来说格外亲近,充满灵性,被主人起名甚至“封官加爵”也不奇怪,更有甚者,毛笔还能享受人的丧葬待遇。唐代的大书法家怀素,擅写对笔耗费很大的草书。他把用弃的一支支秃笔埋在山下,称为“笔冢”,颇有黛玉葬花的意思。
后来,人们逐渐开始在笔杆上做文章:除了竹管外,象牙、犀角、玉石、紫檀等贵重的原料和精湛的镂刻工艺,使毛笔兼有了观赏和收藏的价值。
墨舍身成仁的松滋侯
与“管城侯”对应,墨的官爵是“松滋侯”,唐人文嵩曾经煞有介事地为墨立传:“易元光,燕人也,其先号青松子,颇有才干,封松滋侯。”墨君姓易,是因为燕地的易水盛产名墨,由松树燃烟制成,所以其先号青松子。
早期的墨,制作原料往往就是松烟。在窑状密闭的小房间里,燃烧多脂的老松,然后收集附着在房顶上的烟尘,作为制墨的原料。要想使这些不溶于水的碳粒子固结,就要借助胶的力量。由于动物皮和软骨熬成的胶汁气味不佳,要掺进香料,于是就有了独特的墨香。
王羲之曾经误把墨汁当成蜜糖浆,蘸着吃了一碟子糯米粑。这个故事通常被用来教育我们,要像书圣那样心无旁骛,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墨能入口而不被察觉,也说明了晋代制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墨品不但“口”感细腻,而且味道清香。
明代是制墨业最辉煌的朝代,工匠们又在墨中加入了麝香、冰片、金箔、公丁香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使墨锭不仅品质精良,而且身价倍增。富有装饰性的成套“丛墨”、“集锦墨”也开始出现,墨条表面精美,墨盒更是玲珑雅致。而现代我们所用的方便墨,也在古代早已有了雏形。为了节省答卷时间,许多科举考生都会带着墨盒,里面装有棉花,把事先研磨好的墨汁浸在棉花上,书写时直接用笔在墨盒里掭拭就可以了。
其实以墨条磨出墨汁这种墨的经典使用方式,并非一开始就有。虽然在文房四宝中位居第二,但墨的出现却比笔要早得多。最早的天然墨,是黑色氧化矿物或者炊具下的炭黑。据说从西周开始,就有了人工墨。西周时代的刑夷无意间被木炭染黑了手,于是把它捣成粉末,用水调和,再用粥汤使之凝结,制成块状使用。
比起墨粉,墨块携带和使用起来当然更方便。秦墓中就出土过长圆形的墨丸,不过它不是握在手里直接磨,而是像石臼捣药一样,需用与砚配套的研石来将墨丸在水中磨开。后来才出现了长条形墨锭,方便直接手持研磨。研石慢慢绝迹,条墨才得以独立身份加盟文房四宝。
纸清白柔韧的好畴侯
纸虽是木浆所制,“纸”字却是绞丝旁,这是因为纸最早来源于制丝业的废物利用,人们发现缫丝工艺中淘汰的蚕茧废料经过简单处理,就能成为用于书写的薄片。
在纸出现之前,兽骨、龟甲、青铜器、绢帛和竹木简牍等都曾经作为信息的载体。绢帛的昂贵使竹片和木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承担着纸的任务。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被誉为“学富五车”,就是因为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来拉。可见竹木简册又笨重又占地,人们当然对轻便的书写载体十分渴望。
提到纸的发明,人们首先想到蔡伦。其实至少在西汉就已经出现了生物纤维制作的“纸”,蔡伦的贡献主要在于把纸改良得更白更薄,成本更低廉。其实,古代纸张的白净度不是很高,竹纸还算白,草纸偏黄,所以在写错的时候,就用雌黄石在错处涂抹遮盖后重写,类似于今天的涂改液。“信口雌黄”的成语由此而来。
唐朝以后,贡纸中最有名的当然是宣纸,它产于安徽南部泾县,因古属宣州而得名。“滑如春冰密如茧”的宣纸,不怕舒卷,不受蛀不腐烂,久不变色,有“纸寿千年”之称。也正因为如此,古代许多书画文献至今仍能完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砚坚实稳重的即墨侯
砚台被封的爵位是“即墨侯”,据说砚君姓石,名虚中,字居默。
砚者,研也。最早的砚出现于陶器作坊,为了在陶器上绘画图文,砚被用来研磨天然颜料。出土的最早一方书写砚,是在战国末秦初,比起现在的精致砚台,它更像一块石板。
到了汉代,出现了可以手持研磨的条形墨,研石功成身退,作为承器的砚台就越来越精美。唐宋之后,砚更集文学、绘画、书法、雕刻诸多艺术于一身,以浑然天成的质地、巧夺天工的工艺,成为文人案头庄重而风雅的文具陈设。南宋诗人王迈曾经写诗感谢与自己日夜相守的砚台:“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文具的实用性,决定了砚台的样子。比如磨墨时划圈的动作最顺手,所以大多数砚台即使外形是方的,砚池也必是圆形的。为了容易发墨、不易吸水,掭笔时不伤锋毫,砚台多选用质地坚硬、细腻润泽的材料,一般认为石质最佳。暖砚是为了避免冬天墨汁冻结,在砚石下部挖空或另用材料衬托,注入热水或烧炭,为砚池加温。
除了实用,砚台也是文人学子的一件“玩具”。把砚台放到水里,观赏上面天然的花纹;或者把玩摩挲于手掌间,感受砚质的温润细腻;或者慢慢研墨,观察墨行砚上的乐趣;或者细细掭笔,玩味笔贴砚面的润泽。对砚的喜爱,体现着自古以来国人对金石的爱好。温润、细密、坚硬的砚台,从某种意义上是美石文化的延伸。名砚的诞生往往历时数年,而它们的身价绝不在美玉之下。
在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士中,砚是最为坚实厚重的,出身于亿万年前的岩石,琢磨成砚后又可流传万世。而它发挥的功能却是发墨养毫,辅佐笔墨显身手。稳重持久的砚、刚柔相济的笔、舍身成仁的墨、托墨承彩的纸,这四位君子两千年来紧密合作,共同造就了中国的书画艺术,谱写了中国的悠久历史。而它们各自的品性和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合作之道,也寓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治国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