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外贸跟单实务教学改革思路

2009-12-09钟飞燕

商情 2009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钟飞燕

【摘 要】外贸跟单实务是高职教育中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如何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为各高职院校所关注。为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满足人才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必须对该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本文笔者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自己在该门课程上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和改革思路,希望能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外贸跟单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1明确教学改革目标,制定教学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方案

1.1首先要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应地确定教学改革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人才。因此,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有关内容,领会其中精神,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相应地确定外贸跟单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一方面,使其明显区别于现行的本科外贸专业的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又要让该课程的培养模式具有职业定向性,使其定向于为外贸企业和外资企业培养出操作型和应用型的外贸跟单职业人才。

教学改革目标一旦确定,就必须对该课程相关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如果教学内容不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做相应的改变,教学改革只会流于形式。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认真落实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方法先进、内容丰富、效率快捷、实效突出”的新目标。

1.2编写符合外贸跟单职业特点的教学整体设计方案

对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方案的制定,要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与相应职业的特点,恰当地确定该门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其相应匹配的项目和任务等,较好地处理它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详略得当。

《外贸跟单实务》的整体设计是基于外贸跟单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基于“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进行驱动,建立以外贸跟单流程为框架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面向外贸岗位来建设课程”的新的理念。课程整体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从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职业要求等方面去考虑。强调职业需求对课程的重要性,以职业描述为课程设计的起点;重视技能对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找出支撑职业能力的核心技能;依靠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来完成课程设计和教学训练的全过程。

1.3根据整体设计方案和要求,进行单元设计

有了明确的整体设计方案后,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整体设计的要求,以职业为导向,落实到每个教学单元中去。确保在每个教学单元能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任务进行驱动,突出能力训练,来达到该课程所要求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让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思路和要求,完成各项任务,从而使自身的能力和专业技能得以提高。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选择特色教材,根据职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2.1选择具有鲜明职业学校特色的系列外贸跟单教材

教材的建设应建立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之上,教材内容要注重实用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该避免选择一些以理论逻辑为序,按章节进行论述的常规模式的传统教材,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特点来选择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系列的实务性强的教材,这样更有利于学校培养出具备外贸跟单基本操作技能的高职人才,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2.2根据职业特点对外贸跟单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为了适应社会外贸跟单岗位的要求,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则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改变。教师应根据职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取舍,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压缩了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操作的教学学时,加强学生技能水平的训练,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新颖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3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式改革

3.1传统的传授知识型教学方法对外贸跟单课程教学的不利影响

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习惯于按照课本上的章节顺序安排教学,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在施教过程通常是以抽象的知识概念、定义入手,再向学生讲解跟单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听课来了解跟单的理论知识。课后要求学生通过相关的练习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这种其实是一种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单方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有些教师虽然安排了相应的实训课程,但是通常将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分开安排,即先学完理论课程,再用一到两周的实训周来完成实训课程。由于理论与实操课程不连贯,时间相隔较长,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在需要用到前面的系统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时,往往会记不起来或是记不清楚,从而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3.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外贸跟单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式改革

为了克服以上弊端,我们应该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刀阔斧地创新式改革,建立了新的职业技术课程体系。例如,我们可以采用“以能力为本位,项目贯穿,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方法。近年来,这种方法逐渐为不少高职院校的所接受,并广而推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创新性的方式来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当然,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除了上述所介绍的项目教学方法,针对不同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还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实地考察法、网上教学法等等,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体,鼓励学生敢想敢创,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4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4.1利用多媒体教学

对于需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按照外贸跟单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于课前精心准备教学课件,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信息量大,寓教于乐,开发出一套适应该课程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使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约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时间,解决板书的空间问题;另一方面,精美的课件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4.2利用网络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建立的该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开展网络教学。在该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课程网上授课、网上作业、网上考试等教学活动。对于当代偏爱网络的学生,这种先进快捷的教学方式,相信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能带来更加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3利用教学软件的仿真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外贸跟单教学软件,让学生在仿真的外贸跟单业务环境中,开展外贸跟单业务实操训练。在实操前,先给每个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并在注册系统中填写好注册信息,然后按照外贸跟单业务流程,完成每个操作环节的任务。让学生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外贸跟单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从而提高外贸跟单的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国际贸易打下良好的实际操作基础。

4.4利用校内实训室的模拟教学

充分利用学校建立的校内实训室,让学生将实训室设想为真实的社会和企业环境,在实训室内“设置”了外贸跟单业务相关的“政府机构”和“社会职能机构”。例如,在安排外贸跟单实训课程时,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室里完成。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如工商部门,外商等。每组分配好各个学生具体的角色,成立模拟公司,并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然后按照外贸跟单业务流程分别完成每个操作环节,最后各分组缮制每个流程相对应的单证。

4.5.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岗位教学

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现成的有利于教学的企业资源,将教学和企业实际业务联系起来。例如《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中涉及到许多在进出口贸易中使用的单据,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收集有关企业常用的单据类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单据时能得到真实具体的效果。同时,尽可能收集有关企业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带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走进外贸跟单业务的工作现场,向企业的外贸跟单员学习,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与社会相应岗位的接触。这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更可以让学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宝贵知识,从而对外贸跟单流程有了个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企业,使我们的教学更具现实意义。

5 建立与教学模式相对应的考核体系

相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改革。考核内容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而应该以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考核形式不能单以传统的平时作业、测试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成绩的评定,而应该根据课程特点,突出基本技能的考核。如考核形式可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评价考核项目可以分别由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地考察、实践作品成绩等组成;终结性评价可通过期末考试等方式来评定。明确各种考核所占成绩的比例,形成符合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标准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冬梅.外贸出口跟单实务精品课程[OL].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网.

[2]赵居礼.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理念的转变[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12-3.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