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与创新:科学发展观的深层解读

2009-12-09周三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选择现代化

周三胜

[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选择,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思维方式的创新,同时,也是对国内外现代发展理论的扬弃和创新。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现代化;发展理论;选择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5-0037-(0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则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主要依据、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试从理论的选择、继承、借鉴与创新等层面,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指导意义作多角度解读。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选择

现代化建设,简言之,是一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发展的创造性过程。现代化建设是否实现了重大突破或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看其哲学世界观或指导思想是否实现了重大创新。指导思想的选择和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

纵观中国现代化进程,无论是“中体西用”论、“中西会通”说,还是“西化”思潮;无论是中国本位文化论,还是全盘西化论;无论是三民主义的选择,还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其目的都是探寻中国摆脱民族和文化危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和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旗帜,它的形成标志着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在中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重新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旗帜,它的形成标志着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正确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初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世纪之交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它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现代化建设推进到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践,为了适应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不仅系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且还揭示了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1]11-12,“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13科学发展观的选择,表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与时俱进,为中国共产党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了推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发展的第一要义、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的依靠力量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

(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回顾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历程,毛泽东初步探索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江泽民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胡锦涛总书记则明确提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1]15这就更加突出地揭示了发展问题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发展目的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选择,从而解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目的的思想。

(三)发展方向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问题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现代化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七大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发展的目标方向作了精辟概括,提出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这就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的思想。

(四)发展路径是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内容

科学发展观与各种非科学发展观的分野,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怎样发展”,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在发展路径问题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战略思想,主要体现为:在经济建设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政治建设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文化建设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进文化创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社会建设上,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这就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思想。

(五)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提出要靠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来抓发展,靠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来促发展,靠亿万高素质劳动者的智慧和力量来求发展。这就创造性地回答了“依靠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依靠力量的思想。

总之,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为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思维方式的创新

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思维方式实现了重大创新。

(一)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人本”思维方式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而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人既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战略选择,其理论价值首要的就在于优化、提升人的生命存在,使人更成为“人”,使人进到更高层级、更文明的形态,换句话说,就是使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人本”思维方式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在于: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要把人当作主体;相对于人被边缘化而言,要把人看作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本质和根据;相对于人作为手段而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

(二)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从根本上说就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辩证法的精要在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如列宁所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绝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1.科学发展观主张发展的全面性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全面性思维来看,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系统,而某一特定社会或民族的文化本身又包含着性质相异、发展程度有别的各种具体文化形态,就是其中的某种具体文化形态也是一个由多种文化要素所组成的复杂体系。因此,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正确地把握文化与其他要素之间、文化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言之,现代化建设的系统性特征要求理论思维的全面性。

2.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协调性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些关于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又是一种协调思维方式。统筹就是为了整合,统筹就是为了协调,统筹就是为了解决矛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统筹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统筹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发展,统筹主旋律与多样化,统筹思想道德建设与科学文化建设等等,以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3.科学发展观倡导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可持续性思维要求把现代化发展看作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正确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一切正确,也并不意味着一次选择就永远太平。宏大的历史选择往往是一个复杂的选择过程,选择的第一次定向只是选择过程的开始,人们应该在随后而来的选择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总结,不断使自己的‘选择思想更加成熟,从而做出更为有效的随机再选择。”[2]

(三)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和谐思维方式

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3]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也是一种和谐发展观、一种和谐思维方式。和谐思维方式的哲学依据就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着力于促进对立面的结合。对立面的结合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诸多共同利益或本质需求一致的各方的统一与发展。显然,这一和谐思维方式是对那种你胜我败、非此即彼、单打一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扬弃,是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论断,就是中国共产党运用和谐思维方式得出的科学结论。

四、科学发展观是对国内外现代发展理论的扬弃与创新

(一)经济增长观

国外第一种发展观是经济增长观,这种发展观把发展、进步视同经济增长,具体而言就是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经济学家、专家学者和老百姓都普遍认为,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等于一个国家或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就将发展视同于增长。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初步探索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出了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但从总体而言,这一战略目标仍未摆脱以经济上的计划经济、政治上的高度集权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束缚。加之当时国外流行的也是经济增长观,因此,无论在主观认识还是客观条件上,中国共产党当时都不具备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条件。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无疑是片面的,这种发展观带来的结果是,许多国家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令人沮丧的局面。

(二)综合发展观

20世纪70年代后,国外提出了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转型等各方面的发展。1979年10月,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都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但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显然,邓小平的发展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把这一发展观运用到现代化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的突破和超越。

综合发展观把社会变迁与经济增长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与经济增长观相比是一个进步,但只强调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未真正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没有考虑到后代人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三)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世界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人类社会开始面临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发展问题,思考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的关系,探寻新的发展道路,因而,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外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4]1995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见,江泽民的发展观既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也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了对毛泽东、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和超越。

(四)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既认真汲取和借鉴国际上发展观演变的经验教训,又积极应对中国存在的传统、现代、后现代之间,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多种矛盾冲突带来的挑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国外现代发展理论的扬弃和超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深刻内涵和主要特征如下:

1.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价值理念。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5从而实现了由“以物为本”发展观向“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转变,解决了现代化建设的终极意义问题。

2.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指出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16显然,把全面、协调、可持续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观加以明确地表述和运用,这是对以往所有发展模式的借鉴和扬弃。 3.“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在“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从而把“两个文明”建设发展到“三个文明”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都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明确地把和谐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之中,形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这一目标设计实现了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转变;由过度地向自然界索取和人的异化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转变;由注重代内人的发展到注重当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转变。

4.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党的十七大把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概括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途径。

5.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深化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选择,是对中国共产党发展思想、思维方式和国内外现代发展理论的继承、扬弃和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尹继佐.当代文化论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40.

[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责任编辑:王继洲]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选择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