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贵的《蓝盾》情缘

2009-12-09杨大忠

蓝盾 2009年11期
关键词:情缘笔会老师

杨大忠

深厚情缘

10多年前,我在武昌书店里发现《蓝盾》,打开目录翻阅,见文章内容选题重大,角度新颖,思想深刻,艺术性、可读性强,虽然被定位为宣传“法律·法治·德治·社会·人生”的期刊,却是包容人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当即被她深刻厚重的档次分量吸引打动。从此,便与《蓝盾》结下了深厚情缘,长期订阅《蓝盾》,期期阅读,篇篇细读,受益颇多。

事实证明,当时目光没错。《蓝盾》因为格调高雅,品位非凡,思想深邃,读者众多而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数年前的一次报刊大整顿中,数十家省级法制文学期刊被停刊下课,《蓝盾》却上档升级。一路走来,长大到24岁,成为风度翩翩、驰名世界的漂亮“美女”。

阅读《蓝盾》,常常被“热门话题”、“蓝盾通讯”、“拍案今奇”、“大千世界”、“道德在线”、“骗术大观”、“大案回放”、“史海钩沉”等栏目中的精彩文章深深打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扬眉吐气、荡气回肠。在充分吸取《蓝盾》的营养时,我开始壮胆向《蓝盾》投稿。

2003年秋天,我将一篇写建始县公安局侦破一起杀人连环案的稿子《幽灵迷雾连环案》。寄给《蓝盾》编辑部,很快在2004年第一期的《蓝盾》上刊出。一个长期居住在乡下的基层作者,居然能在天津大都市的大杂志上发表大块文章,这让我感到惊喜,信心倍增。此后近6年来,《蓝盾》的诸位编辑老师。连续编发了我写的《七分钟窃案》、《花丛异味》、《老妇刮起毒祸风暴》、《微笑杀人》、《问题来自盐罐》、《豺狼化身猎手》等8篇文章。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几位编辑老师从未见面。素不相识,仅仅就通过几次电话。他们就为我的文稿能够发表出来尽心尽力。这种不论关系而以质量选取文稿的蓝盾作风,尤为可贵。

天津笔会

2009年5月上旬,我接到《蓝盾》编辑部“召开全国作者笔会”的邀请信。心中又是一阵惊喜。虽说从前也开过几次笔会,但都是县文联、州文联召开的:虽说我出版了读者叫好的小说集《魔土》,加入了湖北省作家协会。但从没有参加过省级以上的文学笔会。这次能穿越华北平原到渤海湾边的大都市天津开笔会,是我人生中的最大幸事。

5月21日,我跋涉两千公里到达天津西站。已是下午6时,《蓝盾》派人开车把我接到开会地点。第一次与《蓝盾》编辑零距离接触,一种浓浓的亲情让我通体升温。编辑老师的热情周到,令我永远难忘。

5月22日上午,《蓝盾》笔会的开幕式在武清区天鹅湖温泉度假村议事堂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散襄军等多名领导在会上讲话。令与会作者受益匪浅。

下午,与会人员还就“法制文学如何为法制建设服务及《蓝盾》杂志的提高与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作者代表踊跃发言,明确了《蓝盾》的目的就是要让社会主义中国永远呈现出最大特色,那就是人间公平正义、邪恶销声匿迹、社会和谐美满、人民幸福安康。我作为一个长期居于乡下的基层作者,何曾见过这种大雅高堂上的精彩宏论,不敢逞能不敢发言,一心虔诚取真经。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游览了清东陵、蓟县盘山和翠屏湖、天津警备区打靶场、杨柳青石家大院、西青区上辛口农业观光园、滨海新区洋货市场等。感谢《蓝盾》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崭新世界的珍贵机会,清王朝强盛时留下的清东陵。欢聚盘山的纪念留影,叭叭叭发射轻机枪的快感,无土栽培却长成硕果累累的生物树。还有石家大院的画栋雕梁,以及度假村天鹅湖千姿百态的万景园……一个比一个新鲜,一处比一处震撼,处处展示出蓝盾杂志社培养骨干作者的匠心独运和睿智心机。

参观和游览活动,会上会下的接触中。我们由熟而近,由近而亲,话题也越来越宽泛,谈《蓝盾》,论写作,话家常,开开心心,其乐融融。

这些天,我与编辑的心越贴越近。我将自己的小说集《魔土》,敬赠给编辑老师们赐教指正,没想到得到了编辑们的一致肯定。平易近人的《蓝盾》执行主编徐锦标老师看了《魔土》,夸我写作勤奋。还有的编辑说此书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特别让我感动的是。6月13日在《天津日报》发表的一篇题为《相约·振奋-开拓——<蓝盾>杂志全国作者笔会暨法制文学为法制建设服务研讨会侧记》的文章里,有两个段落,专门讲述我的情况。

多年神交。终得一见诸位《蓝盾》编辑。直至25日分手告别,热情的编辑们还一个劲地叮咛嘱咐。要我多打电话。多发邮件多联系。

《蓝盾》笔会,还为我们提供了广交朋友的良好平台。我给汪国立先生赠送《魔土》,汪先生说他和莫言是好朋友。我便请汪先生给莫言转交一本《魔土》,想请大作家莫言对拙作指正赐教。重庆的王成志,北京的张晓芸。天津的张国庆。山东的王增勤等。像突然碰着磁石。我们的心贴得很紧很紧。特别是江苏的颜玉华,得知了《魔土》的事。要我回家后寄他一本。他读过我寄赠的书。立即写了一篇关于《魔土》的评论文章《神奇的<魔土>》,让我十分感动。

《蓝盾》笔会,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其间发生的故事,以及编辑情、文友情却成了我永恒的记忆。回想起6年来与《蓝盾》发生的深厚、珍贵情缘,我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是春风艳阳般的优秀杂志《蓝盾》,给了我结交天下朋友的机会,也使我在写作之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蓝盾》的全体编辑老师。我深深地感谢您们!

(责编:卫红)

猜你喜欢

情缘笔会老师
导盲犬情缘:这世间欠你的温柔,我给
我的地质情缘
如果画笔会说话?
冰雪油画之情缘—王革滨
国际笔会与中国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粉钻·情缘
作家的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