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亮侪让官

2009-12-09王济宪

文史天地 2009年11期
关键词:总督县令银子

王济宪

清朝的康熙、雍正年间有个叫鲁亮侪的人,祖籍湖北麻城,自幼勤奋好学,好不容易考中功名,取得做官的资格。那时候也是庙少和尚多,人浮于事,各衙门大都是“超编”,即便有了资格也不一定就能去上任做官,还得候补。候补就是等待任命,等哪里有了空缺才能去上任,鲁亮侪就是一个候补知县。

即便有了空缺也得去“跑、送、要”,因为候补的人很多,空缺少,要想走马上任得托关系,找后门,送银子。可鲁亮侪秉性耿直,从不跑官,也不要官,更不送银子,对官场腐败现象还时不时地议论一番,所以候补了多年还得不到实缺,有了官的资格也没有地方做。

不过鲁亮侪也有他的优势,文采好,笔杆子硬,被当时的河东总督田文镜看中,在田文镜的总督衙门做些文字杂务。当时的田文镜在河南试行新政,整肃吏治,清查腐败,很受皇帝器重,是当时的一颗政治新星。那时候总督对下属的府、州、县的各级官员有先任免,后奏明朝廷的权力。

就在这时候中牟县新来了个李县令,上任没有几天就亏了库银,虽然数额不大可就有人告到了田文镜那里。_田文镜决定先派人去摘了他的印,撤了职再详查账目。谁去顶李县令的缺?就派鲁亮侪去摘印,暂代中牟县的县令,以后再奏明朝廷。

鲁亮侪候补多年,好不容易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得到了实缺,走马上任。奉命以后他不声张,穿了一领布衣,一双草鞋。戴着一顶旧草帽,骑着头小毛驴就上了路。那时候河南省会在开封,距离中牟县本来不远,可鲁亮侪走走停停,一路上和老百姓打打招呼,闲谈聊天,以了解下情。

进入中牟县境后,一路上都有三三五五的县民凑在一起议论李县令,每逢这时,他总是停下来听一听。那些百姓也问他从何而来,当知道他是从省城开封来的,人们都向他打听:“听说有个姓鲁的要来我们中牟县摘李县令的印,你知道不知道他什么时侯离开开封?”

鲁亮侪就觉得奇怪,谁都知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走一个姓李的,来一个姓鲁的,在官场里是极其平常的事情,这里的老百姓如此在意他们的李县令一定有什么原因。于是他就问那些百姓,走了李县令,来个鲁县令,操这个心干吗?当地人见他说话随便,衣帽平常,就少了许多戒心,你一言,我一语地跟他说起了他们的李县令。

一老人对他说:客官你不知道,李县令可是个好人,老百姓可舍不得他走,打听那姓鲁的一到,咱老百姓就去为他求情。有个年青人不以为然地说:你算了吧,想那姓鲁的不知道送了多少银子才捞到个官,他肯为李县令说话!是呀,又有人表示赞同,这年头为了捞个一官半职,又是跑,又是送,找后门,拉关系送人情,好不容易闹个实缺,谁肯放过?七嘴八舌,但都是说李县令的好。

抱着一肚子的狐疑,鲁亮侪来到中牟县衙。那李县令听说摘印、继任的新官到来,就出来迎接。初次见面李县令衣着简朴,言语诚恳,气质高雅,不像贪婪小人,鲁亮侪就问他,你到任不久就亏了库银,是什么原因,有什么隐情?李县令告诉他自己是云南人,为了求取功名在外游学十余年,好不容易考中进士放任中牟县,到任以后想把远在云南的孤苦老母接到任所,也好母子团聚,晨昏侍奉。但刚到任身边无银,又不愿向下属借钱,就向官库借银百两。没有想到娘刚接来,官也丢掉。鲁亮侪问既然是借,何能以挪用论处?原来李县令到任不久,在几件案子的断处中秉公办事,拒绝贿赂,下属官吏怀恨不已,勾结地方恶绅告到了总督那里。说完就把官印和一应交接文书交给鲁亮侪。没想到鲁亮侪把官印扔在地上,骑上他那小毛驴扭头就往回走。这一来李县令可傻了眼,还以为是刚才的话冒犯了这位新来的县太爷,慌忙上前拉住了鲁亮侪,又是赔礼,又是道歉,拾起印来往他怀里塞。鲁亮侪知道那李县令是误会了他的意思,就告诉了他来时一路上听到的。到了这里看到的,觉得摘李县令的官取而代之于心不忍,即使再侯补十年也决不能做这样的事。李县令问他,你这样回去如何向田文镜交代,如何向布政、按察两司交代?鲁亮侪说,这些我都想到了,不用你管。而后骑驴扬鞭回开封而去。

其实,鲁亮侪人还未到,布政司和按察司早已得到中牟县的报告。并把鲁亮侪在中牟县的所做所为一五一十添油加醋地回报到田文镜那里。所以,当鲁亮侪见到田文镜时他是一脸怒气。还没等鲁亮侪说话,田文镜就斥责:这天底下有你这样去摘印的吗?鲁亮侪就把一路上百姓的呼声,李县令亏库银的真实情况,一一做了回报。盛怒之下的总督田文镜的脸色才阴转晴。

鲁亮侪进一步地说,我也是一介书生,十年寒窗,终生为之拼搏的不就是一官半职吗?不摘李县官的印不是我不想得到实缺,更不是有意违背你的指令,而是具体实现你爱才惜下的意图。大人试想,李县令如果是个贪官,何以缺区区百两银子?他转向在坐的文武官员问:一百两银子,咱们那一位拿不出?贪污受贿标榜清正能飞黄腾达,而清苦廉政反遭陷害……田文镜一言不发,听后上前一把拉住他,把自己的红顶官帽戴到鲁亮侪的头上,把自己的一品官服也脱下来穿在鲁亮侪身上并对在场的各级官员说: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该穿这身官服。

鲁亮侪虽然自己没有补上实缺,却挽回了一个清官的前程,田文镜对他不跑、不送。廉洁奉公的品德也更加赞赏,认为为吏风腐败的官场吹进了清新的空气,可谓一枝独秀。后来康熙皇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提拔他为四品衔的清河道。

猜你喜欢

总督县令银子
牟恒责罚县令
巧妙过桥
视觉文化与古代地中海研究
不曾杀陈佗
科考作弊奇招
讼师赌官帽
给曾国藩算算账
凭空消失的银子
此地无银三百两
宫保鸡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