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师生“双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耐挫能力
2009-12-09王敬
王 敬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出现烦恼和压抑心理的占40.3%”,一些中小学生因遇到学习或生活中的挫折而离家出走,轻生自杀,甚至杀害同学或亲人的恶性案件经常见诸报端,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的耐挫能力较差,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对学生进行耐挫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代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师生“双主体”的和谐发展。
一、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
当前,在以父母和独生子女构成的家庭中,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唯恐孩子受到挫折,这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而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孩子缺乏生活的锻炼,养成依赖心理和养尊处优的不良品格,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极差,哪怕是遇到极微小的挫折,他们也会不知所措。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首先必须使他们形成面对挫折时的正确态度,认识到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要勇于去面对。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体作用,做教育的有心人,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捕捉教育时机,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现代的教师不再是“权威式的知识传授器”,而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家,现代教师还应当在教育过程中充当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和维护者,应当细心观察并帮助学生满足心理上的正当需要,发展他们的积极情感,培养他们的良好个性,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消除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抗挫的积极性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特别是在其主观能动力的驱动下的模仿,为此,教师要适时地向学生提供一些可供模仿的人们抗击挫折的事例,尤其是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用名人名言去激励学生,营造抗挫折的氛围,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如每天可让学生在黑板一角写一句中外名人克服困难、不断取得成功的经验之谈。如,陈毅的“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高尔基的“我觉得奋不顾身的精神能克服任何障碍,能在世界上创造任何奇迹。”牛顿的“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如何取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便会成功。”这些名家之言对学生克服困难有很大的推动力量。
2.向学生介绍一些战胜挫折的中外名人或同龄人。如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用自己幼小的身体支撑起一个残破家庭的小学生边容唐等。
3.定期开展班内讨论,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介绍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战胜挫折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与榜样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三、利用各种挫折,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般而言,意志力坚强的人其耐挫能力比较强,相反,意志力薄弱的人耐挫能力较弱。因此,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教师要熟悉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难,既要找共性,又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出不同的奋斗目标,目标不要订得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高低”适度(可分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两种),学生“跳”一下即可摸到,让他们在克服困难中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目标确定后,要对学生提出既合理又严格的要求。学生进入学校就要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必须在这方面对学生加强教育,帮助其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个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
3.注重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交往很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功能,指导并协助家长,从而共同教育好学生,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我国学者杨曙明指出:虽然挫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挫折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体验,但发生在中小学阶段的挫折毕竟程度较弱,外因性挫折少、内因性挫折多,持续性挫折少、暂时性挫折多,实质性挫折少、想象性挫折多,大部分只是动机目标冲突,个人条件与某一理想的相悖,能力与期望矛盾等。因此,对中小学生耐受挫折的教育,要依据其年龄特点,抓准教育时机,师生共同努力,努力做到“双主体”和谐发展,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让学生在挫折中获得进步、完善自我,以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去迎接生活中每一次考验,去面对生活中每一个挫折。
(责任编辑韩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