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雕楼飞出“空中赵子龙”

2009-12-09

文史月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航校雅安读书

志 远

“有钱不如有文化!”

80多年前,四川省芦山县一个久居大山的乡村土绅士外出经商,回家后,他叹了一口气,往太师椅上一躺,几天不说一句话。

3天后,他把大哥、三弟叫来商量,三弟兄关起门来讨论了一个下午,得出一个结果:“凡是能读书的儿女,都送出去读书。”他们还用“以近大同”4个字,为后辈定下排行。

这就是后来名闻天下的抗战英雄乐以琴的家。最近,记者走进了四川省芦山县城,追访71年前的空战英雄乐以琴的足迹。

在县城东门一个叫大水塘的地方,我们登上了一座雕楼。雕楼用石头砌成,墙上的泥土早已脱落,似乎在诉说着它久远的历史。修雕楼的是一个叫乐伯英的人,1931年为避匪患,他修下了这座雕楼。

乐近衡是乐以琴的侄子,他向记者讲述了乐家的故事。

乐以琴的父亲名叫乐和洲(字伯英),他有两个弟弟,二弟乐和济、三弟乐和澄。乐家四世同堂,一直没有分家。三兄弟一共生育了18个子女,号称“乐家18兄妹”。乐和洲主内,乐和济在外经商,乐和澄投身军营。

就在乐和洲在家修雕楼防匪患之时,在外经商的乐和济刚好回到了家。他在外经商,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正好跟随冯玉祥带兵打仗的乐和澄也回家休假,三弟兄一合计:“有钱不如有文化。国家的出路在教育,乐家要光大门庭,还得靠教育。”

乐和洲虽是土老财,但不是财迷。他从小在教会办的学校里读书,接受了西方民主与科学的进步思想。三兄弟决定了的事,由乐和洲实施。这天,他把乐家子弟全部叫拢到一起:“从今天起,凡是愿意读书的,读到哪供到哪。”乐家子弟一片欢呼声。于是,这家四世同堂、共有18个“以”字辈子女的大家庭飞出了一只又一只金凤凰——总共产生了13个大学生,其中4个博士,1个硕士,成为四川历史上有名的“博士之家”。中国妇产科权威“南乐北林”(南有乐以成,北有林巧稚)的乐以成,就是18兄妹中的二姐。

当年,乐以成早已许配给了街邻毛家。要读书只得退婚。退婚后的乐以成,就像松开了翅膀的仙鹤,一飞冲天,从芦山读到雅安,从雅安读到成都,从成都一直读到了英国、美国,成为华西大学第一个女医学博士、华西妇产科的创始人,终成一代宗师。乐以成一家是国内罕见的医学豪门,从她到其孙辈三代,从事医学相关专业的多达数十人,教授、研究员一大串。“以”字辈仅从华西大学毕业的就有8人,从内科到外科,从儿科到妇产科,乐家人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医学类别。

除了医学专家外,在这18兄妹中,还有一个“出川抗战第一人”。1937年,在惨烈的淞沪抗战和南京保卫战中,中国空军鹰击长空,其中有一个“飞将军”空战英雄,先后击落日机8架,其中一次就击落日机4架,打得日军闻风丧胆,有“空中赵子龙”之称,与战友并称“中国空军四大金刚”,被宋美龄誉为“江南大地之钢盔”。他就是乐以成的六弟乐以琴。

烽烟起全国运动会停办

“短跑王”留在上海参加抗战

解放前,从雅安到芦山不通公路。乐以琴7岁那年,一乘小轿子就把他抬到了雅安,送到雅安教会办的小学接受现代教育。1926年,在雅安小学毕业后,他相继考入雅安明德中学和成都华西协合高级中学读书。在校期间,他不但品学兼优、乐于助人,而且还酷爱体育运动,多次在学校和四川省的体育比赛中夺魁,被同学们称为“短跑王”。

1931年8月,乐以琴从华西协合高中毕业,毕业证尚未发下,就被选为出席全国运动会的四川省田径选手,准备赴南京参加比赛。乐以琴和其他选手在成都集训一个月后,乘车到了重庆。正在重庆候船到南京时,九一八事变爆发,全国运动会停办,要求运动员各自返回原地。

九一八的国耻深深刺痛了乐以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未告知家中父母,乐以琴独自买船票沿长江而下,跑到上海,打算投笔从戎,报效祖国。

“你还年轻,还是先读书,有你报效祖国的时候。”以琴的哥哥乐以钧正在上海,在鲁迅的组织下,师从日本版画家内山完造学木刻版画。在乐以钧的劝说下,乐以琴答应了下来,但他提了个要求,“反正我都到了上海,干脆就在这里报考大学。”

留在上海,报效祖国的机会要多一些。颇有心计的乐以琴答应了哥哥的劝说。当时上海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爱国青年和人民群众到处集会游行,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出兵东北,收复失地。上海民众组织大、中学生赴南京抗日请愿团,乐以琴也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战斗行列中,与上海学生一道赴南京,两地学生一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请愿示威。激荡的时代气氛,加深了乐以琴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兄弟二人冒名从军

以身许国烧瓷明志

其实乐以琴的本名叫乐以忠,乐以琴原是他四哥的名字。由于强烈的读书报国的热情,乐以忠在上海参加抗日请愿活动后,受到了政府的监视。在山东齐鲁大学任教的大哥乐以勋让他到山东躲一躲,并为他办理了报考齐鲁大学的手续。

他到济南后,由于未带学历证件,又急于应考,就暂时借用存于大哥处的四哥乐以琴的学历证件去报考。当时他想得很简单,以后有机会再向校方说明,恢复自己的真实姓名就行了。

刚考上齐鲁大学,他就从别人口中得知中央航校在北平秘密招生,顿时热血上涌:“报效祖国的机会来了!”他瞒着兄嫂只身前往北平,以齐鲁大学学生乐以琴的身份证明,报考航校。由于他体质强健,且理工科的基础知识扎实,被顺利录取,成为中央航校第三期飞行队的学员。他的名字也就将错就错,乐以忠成了乐以琴。

于是,这个一次又一次冒名顶替的乐以琴,以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对祖国和民族的耿耿忠心,在祖国上空,与战友一道,打响了中国空军对日机的第一枪。

饶有兴趣的是,被冒名的乐以忠的四哥——真正的乐以琴,此时正在成都华西大学读书。后来,他也怀着一颗立志报国之心,报考中央航校。但名字既为弟弟使用,怎么办?他先是冒用妹妹乐以纯的名字,于1936年考入中央航校第八期。后来,“乐以忠既然用了我乐以琴的名字,我乐以琴就用乐以忠的名字吧。”毕业后,他分配到航校昆明分校任教官,在抗战中屡创成功。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在台湾、美国定居,前几年过世。乐氏兄弟双双冒名从军,一时成为抗日佳话。

“得遂凌云志,空际任回旋。报国怀壮志,正好乘风飞去,复我旧河山。努力,努力,莫偷闲苟安,民族兴亡责任待吾肩……”乐以琴和战友们高唱《航校校歌》,随学校南迁至杭州。乐以琴在杭州西子湖畔的航校学习期间,无意游览西湖美丽的湖光山色,刻苦学习飞行技术和空战理论,期望早日飞上蓝天,与日本空中强盗决死搏击,消灭侵略者。

1935年,乐以琴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央航校毕业,编入驻防南昌的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第二十二分队任分队长,驾驶2204号霍克式双翼单座战斗

猜你喜欢

航校雅安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
某航校推行绩效管理改革研究
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雅安藏茶 醇和悠长
1946·骡马·飞机·白山黑水
雅安砥砺前行金融助力灾后重建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