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009-12-08陈少英
陈少英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 “以学生为中心,互动合作,共同参与”的理念引导下,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应该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因此,教师要铭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既要重视教师的教,又要重视学生的学,不能把学生当成“听众”。同时,教师必须用发展的、全面的、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过去和现在,重视学生潜在智力发展的可能性,理解学生个性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一、主动参与课前知识准备
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充分利用学习资源。为此,我曾设计“今日关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关注近日发生的国家大事,用课前五分钟由一至二个学生进行演讲,再由其他学生点评,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热点,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与每节课有关的知识,为每节课的学习作知识和疑点上的准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主动去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我们十分强调主动学习,学生亲自探索事物,即所重视的是主动地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1. 引导学生主动自学
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课本内容,同时要求学生明确三个要点:(1)按什么顺序看?(2)看哪些内容?既要看课本上的主干内容,也要看分析问题的过程.(3)怎么看?一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去分析,要求学生理出课文结构,找出重点,鼓励学生多提疑点。这样,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提出问题,而且能学会学习。正如古希腊喜剧家米南德所说:“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自学完成后,再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疑点,教师适时地巡视指导。课堂讨论能激活、碰撞出思维火花,闪现新鲜见解,极大地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教学中,我总会让学生互相讨论,有二人为一组的讨论或更多人为一组的讨论,可以结合问题而定,遇到焦点问题还可以进行辩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如:在《多彩的消费》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回答,从而避免了教师的简单说教。在政治生活《民主选举》的教学中,可以就选举方式的优点与缺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本课学习目的,把学生讨论的共识引到选举方式必须适合国情上,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
3. 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爱因斯坦指出:“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传统教学中学生参与提问大都表现在教师的大段讲述中穿插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我认为,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是多向的,可以是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教师答,更可以是学生之间相互问答。学生在主动提问题的时候,他一定是经过了自己的积极思考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讲明学习重点,然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学习重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就能充分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学习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同时体验到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
提问是实现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能用提问代替互动,更不能用频繁、琐碎的提问牵引学生的思路,让其硬生生地纳入到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轨道中。要创设难易适中、有一定坡度的问题,在问题的关键环节处,不宜急于引导、点拨,应给学生冷静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互动,各抒己见,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感悟问题、获得知识、体验成功,调动其自主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
4.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练习的命题活动
在应试教育的教学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特别是面对大量的练习与无休止的考试时,学生更是疲于应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被繁重的练习所抑制。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小组命题”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对各小组命制的题目进行分类并练习,然后对题目进行归类研究分析,包括题目类型、解题策略、方法、技巧和对科学思想的探索,接着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编制相应题型,再经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之后进行班内交流或班与班之间交流。这项活动,改变了传统学习过程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习题的编写中来。在做完练习之后,我还会引导学生比较、点评习题的优点、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会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新知识,更好地运用知识。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我们利用教材上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或时事热点在学生中开展了课题研究,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课题研究小组,自己确定研究题目,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合作。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时,有的学生确定了“农村孩子如何用好压岁钱”的研究课题,然后就压岁钱的来源、数量、使用情况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呼吁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把压岁钱用得有意义;有的学生围绕“怎样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展开调查研究。又如,在学习《文化生活》时,有的学生确定了“如何保护和发扬潮州传统文化”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写出了研究报告。我们通过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给学生提供真实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但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可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