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光银诠释魅力宁蒗

2009-12-08董光学

时代名流 2009年10期
关键词:泸沽湖教育

董光学

入刊理由:

五十三年,从一个年财政收入仅有几百万元到年收入逾五千万;从一个几乎没有一所现代意义的学校到高考成绩位列丽江市四县之首;从鲜为人知的边远贫困山区到打造出世界知名的泸沽湖风景区……宁蒗,这个地处边远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显得魅力卓然,愈发走得步履稳健!

重农立工:脱贫致富只为民

“生于冷山寒谷之中,居于深箐峻岭之上。”这是宁蒗县典型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宁蒗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川滇交界处,因地势坡陡谷深,山峰林立,山多坝少,沟壑纵横,被当地人称做小凉山。

从原始共耕制、奴隶制和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并存的宁蒗,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宁蒗,回顾建县五十三年所走过的道路,不难发现,宁蒗县正沿着一条产业得到培育和壮大、产业不断升级,从而向着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和谐发展的道路逐步迈向强县的行列的。

农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原因,宁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特殊的自然地理状况、特殊的民族关系、特殊的社会经济形态、文化形态,从而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宁蒗曾在1980年被列为云南省12个特困县之一和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受援县之一。

独特的地理环境一方面导致宁蒗经济落后,另一方面,也带给宁蒗优越的自然资源。:林业资源、畜牧资源、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等六大资源具有很大的相对优势。杨光银县长介绍说,近年来,宁蒗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扶贫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宁蒗县林地面积46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76%,活立木蓄量3170万立方,森林覆盖率53.4%,系省政府确定的全省重点林区县。1998年9月天然林禁伐前,80%的财政收入来自于林业,林业当之无愧成了宁蒗的“绿色金库”;有可利用天然草场360万亩,人工草场2万亩,存栏牲畜61.65万头,为大力发展畜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垂直变化的立体气候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众多的野生植物。有云南松、云冷杉及名贵珍稀树种云南红豆杉等;有虫草、贝母、天麻等155种天然野生药材。此外,还有苹果、花椒、青梅、荞麦、青刺果、魔芋等天然保健食品开发潜力很大。根据这些特色资源,宁蒗县开发了极具针对性的投资项目,包括:核桃油加工厂建设项目,核桃油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醇香的高档食用植物油,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项目建成后年加工能力2000吨以上,实现年产出并销售核桃精炼油500吨以上;野生食用菌开发项目,宁蒗县野生食用菌十分丰富,比较名贵的有松茸、牛肝菌、香菇、鸡油菌、磨菇等十余种,其它各类杂菌种类达百余种以上,年储量约700万公斤; 青梅、木瓜加工开发项目,青梅、木瓜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目前宁蒗县共有青梅37600亩,木瓜5000亩,年产青梅2万吨,木瓜鲜果4000吨;一万亩有机魔芋资源开发; 野菜(蕨菜、碎米荠)资源开发,该产品属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长期食用对人体降脂减肥起到明显的作用,宁蒗县境内分布着10万公顷野生蕨和3万公顷的大叶碎米荠;苹果、青梅系列产品加工;花椒系列产品开发,宁蒗县花椒种植面积覆盖全县,目前全县有32748亩,且保持逐年递增的势态,年产量在100万公斤以上,依托丰富的资源可建立花椒系列产品开发加工厂。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宁蒗县根据县情,提出了“以林为主,林农牧并重,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生产方针,走“治穷先治愚,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千方百计提高人的素质,增强内在发展活力,狠抓各项基础建设改善落后条件,发展市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放宽各项经济政策,积极开发自然资源,将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经过多年探索,宁蒗县在农业上,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奠定基础;实施“3358”工程,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使农业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展地膜覆盖“白色革命”,大面积实施“温饱工程”,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普及马铃薯生薯的利用,是全国在贫困地区应用推广科技成果的典范;开展荞麦综合示范区,大面积获得丰收,是科技扶贫的先例;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引进和应用于生产上,使科技真正服务于农业;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抓“七个一工程”,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素质,宁蒗有一半左右的劳动力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改变农民游耕游牧的生活方式,使农业生产实现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农业的跨越。2008年,完成农业生产总值190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14元,人均有粮300千克,大小牲畜存栏69.12万头(只)。

最大可能地形成产能

宁蒗县地处季风气候区域川滇交界处,自然降水量比较充沛,人均占有均1万立方米,为全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三倍多,水资源除雨水外,有海拔高程在2650米以上的泸沽湖、竹地海、小海子等高原湖泊,总面积51平方公里,总蓄水量约20.13亿立方米,还有高寒山区雪山融化和山泉补给,全县水资源丰富。特枯年径流总量10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前景较好。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尚低,目前利用量为近6仟万立方米,是总量的2.6%。

同时,宁蒗还有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空间广阔。宁蒗境界有大型的金沙江阿海电站,装机容量210万千瓦。冲天河预计可开发10万千瓦。境内,由于高原山区型溪河、沟壑纵横、山高谷深、溪河网系发达、水力坡降大、水流湍急,特有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岩溶发育,地下水渠远远流长,水量充沛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全县有大小河流近30条,水能资源可开发利用总量为29.48万千瓦。

目前宁蒗县已拥有水电站八座,机组17台,总装机容量2.251万千瓦。电网发展迅速,到2005年底,全县的网,110千伏变电站2座(清泉村与战河)变电容量25000千伏安,110千伏输电线路县城至永胜,总长82公里。35千伏变电站4座(新民村、红桥、永宁、沙林)变电容量15200千伏安。35千伏输电线路总长191公里。10千伏输配电线路819.3公里。

对于水电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宁蒗县确立了一下几个奋斗目标:坚持统一规划、优化配置的原则。按照“流域、梯级、综合、滚动开发”的要求,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大中小结合,多层开发,促进水能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坚持市场取向、有序竞争的原则。打破行业垄断与地方保护,推进全省联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统一规划、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保证供电安全的可靠性;坚持谁建、谁有、谁管、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改革中小水电投融资体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电积极性,多元化、多渠道筹资办电,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坚持农村水电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原则。按照基础性、公益性、生态性、经营性于一体的办电要求,把搞好“三农”服务摆在首位,既给予必要的扶持和保护,又鼓励参加与市场竞争,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中小水电开发与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结合起来,搞好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

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完成11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输电线路4条总长96.8公里。35千伏变电站8座;35千伏输电线路4条;总长100公里,水电装机容量由现有的2.24万千瓦。增加18万千瓦,完成总开发量的55%,以电力先行带动其他工农业全面发展。

宁蒗县已探明的矿产有14种,计100多个矿点。金属矿产以金、银、铜、铁为主。非金属矿产则以煤、石膏为主。煤炭远景储量在1.5-2亿吨,现已探明海子坝、上拉垮等煤矿储量在3000万吨以上。

科教兴县:打造教育品牌

“治穷先治愚。”杨光银县长这句铿锵的话语道出了宁蒗人渴求知识,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地方落后面貌的心声。杨光银县长介绍说,早在十多年前,这个集老、少、边、穷为一身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县就以先行者的思想,提出了重视教育、以科教兴县的清晰思路。

倾力兴办教育

宁蒗人不会忘记那带着灰色的教育历史。1951年宁蒗才有第一所省立小学,1957年有了第一所初级中学。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劳动者素质低,成为宁蒗长期以来存在的现状,教育事业发展几乎是从零开始。可喜的是,宁蒗的这种教育现状在近年来却获得了很大的改观。

杨光银县长向记者介绍,县委、县政府领导在总结了建县之后几十年发展的经验教训时认识到,教育不仅是各种社会要素的聚焦领域,是多民族聚居地构建团结、和谐社会的基础,而且是传承传统文化、培育先进生产力的根本途径。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也是抢占明天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的前提和基础,是宁蒗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真正希望所在。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县、一个省、一个国家的命运。

宁蒗县委、县政府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很快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开始竭尽所能在大力扶持教育发展,明确提出了“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提高人口素质”的治县方针,走一条“治穷先治愚,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坚持“换届不换思路,换人不换目标”,始终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实效,出实招,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适度超前发展。县委每半年召开一次常委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县人大每年召开一次教育例会,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审议教育工作情况;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县教育大会,集思广益,共商教育大计,共谋教育发展良策。在县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每年的教育投入始终保持在当年财政收入总支出的30%以上,每年设立40万元教育奖励基金,颁发给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

杨县长向记者说,为了抓好教育,县委、县政府大胆创新体制和机制,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教育事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即便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宁蒗县一直不忘加大对教育的倾斜和投入,把尊师重教的口号落到实处,并使其深入到全县各族群众的心中,让宁蒗教育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盘子中率先崛起,为小凉山未来的发展铸就生生不息的希望。

为了切实将教育事业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兴教”的方针,宁蒗县确定每年8月为教育宣传月,拨专项资金持之以恒地开展教育宣传月活动和教师节尊师重教活动,实行乡村领导包动员、保入学率,学校包管理、保巩固率,教师包教学、保合格率的“三包三保制度”。重视教育扶贫,划出贫困村,实行分类扶持、分类指导、分类评比;特别重视女童的入学与培养,采取加分录取升学,举办“春蕾班”、创办民族中学初中女子部等方式提高女童的入学率和成才率。制订了《宁蒗彝族自治县教育管理条例》,实行学校分级管理,教育内容实施“三制”改革,切实开展教育督导评估,把学校督导评估结果、教师教学实绩与教育重奖、职称评聘、晋级评先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

宁蒗县还坚持穷县办大教育的思想,以穷县不穷志,砸锅卖铁也要办教育的精神,宁可在其他方面的建设速度放慢一些,也要想方设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同时采取“征、投、引、捐、贷”等方式,大力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从50多年前开办第一所小学,30多年前开办高中教育,发展到今天,已有各级各类学校374所,在校学生49286人,专任教师2401人,校舍建筑面积269924平方米,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宁蒗县每年有千余名学生考入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接受高等教育,从小凉山走出去的学子已有人取得了国内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

敢为人先的“宁海教育模式”

在谈到宁蒗县的教育,杨光银县长向记者介绍了宁蒗县独创的“宁海模式”。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县委、县政府赴江苏海安等地考察学习后,提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到东部先进地区引进师资,引进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和模式,在宁蒗创办示范性新型学校。不久后,在宁蒗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宁蒗县与江苏海安县正式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后经进一步商定,确定由宁蒗县提供办学设施、经费和较为优惠的待遇,由江苏海安县派遣教师和校长,5年一轮换,共同创办一所初级中学。一年之后,宁海中学首届毕业班88名学生在中考中一举夺得了人均总分和升学率两个全县第一,“宁海”一鸣惊人,轰动全县。此后,“宁海合作办学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促进了宁蒗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高,使宁蒗教育质量跻身全市前列。近几年,宁蒗的高考成绩稳列丽江市四县之首。

宁蒗的许多群众至今仍未摆脱贫困,但是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大家越发感受到教育的重要,再艰难也要让孩子上学读书,这成为了山区的父母们毫不犹豫的选择。家里负担不了,亲戚朋友会伸出援手,在宁蒗,一个有工作、收入稳定的人,身后负担着好几个学生的学费、生活费,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帮助自己亲戚家的孩子,帮助同村的孩子,甚至是帮助毫无关系的孩子,这样的行为已经普通得几乎称不上是“好人好事”。政府倾全县之力办教育,群众也竭尽所能让孩子读书,全县上下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氛围。通过全县上下的努力,宁蒗县顺利实现“两基”目标,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实现了“普九”目标。

同时,宁蒗也得到了县内外大量的帮扶和援助,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管好用好各种援助资金,改造和兴建了大量校舍,并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勤工俭学、对口支援”为主要内容的贫困生救助体系,在认真落实好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积极组织实施“扶学工程”,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大力资助贫困生。记者在宁蒗宁海民族中学看到一份统计显示,2007至2008学年度,仅宁海民中就接收到来自国内外各种基金会、慈善团体、爱心人士、企业的捐助共计56万余元,受助学生844人,为家庭贫困学生安心读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如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宁海模式”还在继续,东西部教育合作的成功经验还在不断拓展和延伸其内容和范围,宁蒗本地的教育人才也在多年努力的累积之后从量到质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宁蒗培养出的人才不仅满足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把大量优秀的人才输送到全国各地,大量的人才蓄积,成为宁蒗未来发展重要的资源和动力。宁蒗的发展脚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捷,以“科教兴县”为本,宁蒗20多万各族人民对教育的崇高紧紧追赶现代文明发展的步伐,用知识书写宁蒗的另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升级旅游:美名传扬看今朝

如果把丽江古城比作皇冠的话,那么,处于宁蒗县丛山俊岭中的泸沽湖就是这个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这里有自由生活的动物,有婉转歌唱的鸟儿,有蓝天白云下放牧的孩童,这里有你能想象到的一切,更有你无法想象到的风土和人情。明代诗人胡墩赋诗赞泸沽湖云:“泸湖秋水间,隐隐浸芙蓉。并峙波间鼎,连排海上峰。倒涵天一游,横锁树千里。应识仙源近,乘槎访赤松。”清代川南诗人曹永贤,盛赞泸沽湖如蓬莱仙境,并赋诗云:“祖龙求神仙,三山渺何处。不知汉武皇,开凿南来路。灵鳌鼎足蹲,飘渺凝飞渡。莫载欲人俱,恐为风引去。”本世纪初,美国探险队队长洛克先生也发出由衷的赞叹:“英吉利之甘巴兰湖也没有这样的美丽……笼罩在这里的是安静平和的奇妙,小岛像船只一样浮在平静的湖上,一切静穆的,真是一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有更多的游客来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共享着泸沽湖带给他们的盛景。

记者知道,在丽江市委、市政府宏观发展丽江旅游产业的总体纲要里,泸沽湖已经被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投资30个亿建造泸沽湖机场,打造泸沽湖生态旅游圈,从而形成丽江旅游、乃至世界旅游的精品,就是最好的证明。杨县长对宁蒗因为拥有这样的山水也感到十分地自豪。对于以泸沽湖为龙头的旅游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的步骤。他有着明晰的认识:

首先是做好保护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泸沽湖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随着外地游客的纷至沓来,泸沽湖畔的生态环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保护泸沽湖,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摆在宁蒗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燃眉之急。2004年6月7日,丽江市委召开会议,做出了开展泸沽湖环境整治工作的“六项决定”,对泸沽湖环境整治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4年10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泸沽湖召开环境保护现场会,紧紧围绕“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泸沽湖”的目标,提出了“泸沽湖环境整治八大工程”。根据省、市领导的具体精神,宁蒗县委、县政府把保护工作落实到了细处,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泸沽湖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澈。

其次是发展。泸沽湖位于宁蒗县北部永宁乡和四川省盐源县左侧的万山丛中,距宁蒗县城有73公里,距丽江县城280公里。泸沽湖为川滇两省界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路途的险峻,造成了游客到景点旅游的不便。为了彻底突破这个瓶径。泸沽湖机场的项目规划实施已经展开,目前,国家民航局已经同意将石佛山场址作为机场的推荐常址,《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报告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机场的建成功,将促进宁蒗的旅游、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带动经济发展、推进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同时对开发摩梭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是带动。以泸沽湖旅游区为中心点展开其他旅游项目的开发,宁蒗有12个少数民族,他们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大这个资源的开发力度,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圈。让到宁蒗的游客得到更多的回报,使他们旅游的行程更加精彩。

采访到了最后,杨县长给记者讲了一个关于泸沽湖的形成,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在遥远的年代,这里曾是一片村庄。村里有个孤儿,每天到狮子山去放牧。人们只要把牛羊交给他,他总是把牛羊放得肥肥壮壮的。有一天,他在山上一棵树下睡着了,梦见一条大鱼对他说:“善良的孩子,你可怜了,从今往后,你不必带午饭了,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小孩醒来后,就到山上找啊找,终于在一个山洞里发现那条大鱼,他就割下一块烧吃,鱼肉香喷喷的。第二天,他又去了,昨天割过的地方又长满了肉。这事被村里一个贪心的人知道了,他要把大鱼占为已有,就约了一些贪财之徒,用绳索拴住鱼,让九匹马九头牛一齐使劲拉,鱼被拉出洞,灾难也就降临了。从那个洞里,洪水喷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村庄。那时,有一个摩梭女人正在喂猪,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旁边玩耍,母亲见洪水冲来,急中生智,把两个孩子抱进猪槽,自己却葬身水底。两个孩子坐在槽里承受水漂流,后来,他们成了这个地方的祖先。人们为了纪念那个伟大的母亲,就拿整段木头做成“猪槽船”,泸沽湖也称为母亲湖。

这个故事很美,记者相信泸沽湖在宁浪县委、县政府的精心呵护下,会创造出更多更美好的神话!

猜你喜欢

泸沽湖教育
泸沽湖组诗
Mosuo on the move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远眺泸沽湖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女儿国』之旅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