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拉克8大油气田项目招标7项流标原因分析

2009-12-08

现代经济信息 2009年20期
关键词:石油部伊拉克政府联合体

刘 英

2009年6月30日,伊拉克政府就八个油气田的长期开发向通过资格初审的31家国际石油企业招标。这是自1972年伊拉克实行油气资源国有化以来,外国能源企业第一次有机会涉足伊拉克的油气资源开发。招标结果在一定程度出乎人们的意料。最终仅有中石油集团与英国石油公司(BP)联合投标成功,赢得伊拉克产量最大的油田-鲁迈拉油田开发合同,预计储量170亿桶。该合同不仅是伊拉克30年来首次油气田国际招标中达成的首份合同,也是此次8大油气田项目招标唯一成功的合同。伊拉克在选择外国石油公司之时,并不希望中标者仅是美国或欧洲的石油公司,以免给外界落下伊战过后亲美英的口实。最终让来自新兴国家的石油公司与英国石油公司的联合体中标,有政治平衡的考虑。即便中石油和BP在短期内有点吃亏,但如果能进入油储丰富的伊拉克,对中国今后在中东长期稳定的石油合作将带来相当好处。

1. 中石油集团与英国石油公司联合体投标的标底

本轮竞拍的正式结果:参与竞标的8处油气田最终只有中石油集团与英国石油公司联合体一家中标。标底为:

①将鲁迈拉油田的日产量提高到280万桶,远高于伊拉克方面希望达到的175万桶日产量;

②对超额生产报酬的投标要价为每桶3.99美元,直到最后一刻谈判,联合体接受伊拉克石油部每桶报酬为2美元的条件。

2. 其他几项投标流标的基本情况

伊拉克石油部对外国石油公司主要通过采取支付超额生产报酬的方式进行合作。本轮投标的标底关键是额外生产和超额生产石油的回报。

①中石化和中海油两家石油公司选择与康菲石油公司联手竞购Bai-Hassan油田,但该油田最后未能中标。投标方希望从油田额外生产的每桶石油中获得26.70美元,但伊拉克石油部只愿意为额外生产的每桶石油支付4美元。其中的中海油总公司和中国中化集团两家公司对每额外生产一桶石油的费用要求同样高于伊拉克政府愿意支付的价格。

②中石油集团牵头组成的一个联合体以及埃克森美孚与壳牌组成的另一个联合体昨天均拒绝了伊拉克石油部针对该国南部West Qurna油田一期提出的报酬条款。根据该条款,伊拉克石油部最高仅愿意向超额生产的石油每桶支付1.90美元,而埃克森美孚与壳牌要求在该油田每额外生产一桶原油获得4美元。

③另一处油田——Maysan油田的开发合同也宣告流标。原因较为类似。

3. 流标原因分析

总体上说,本轮次招标7项流标的原因是伊拉克政府给出的合同条件过于苛刻所致。具体如下:

①伊拉克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三,据估计开采成本为不到10美元/桶。由于新的油田越来越难以开采,全球石油巨头均十分看重这一切入伊拉克石化上游领域的机会。大多数石油公司在本轮招标中要求的超额生产的石油报酬报价都是每桶2美元的两倍以上,而提出的最高超额报酬甚至达到伊拉克所提条件的10倍以上。而伊拉克政府只愿意为额外生产的每桶石油支付不到2美元。

②石油公司需要像样的回报和可预见的监管环境。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石油公司就不愿意投资。而伊拉克政府愿意给予的额外生产的每桶石油回报还不足报价的零头。

作者简介:刘英,女、本科,职称:中级,研究方向:国际石油经济,学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硕士,单位名称:中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

猜你喜欢

石油部伊拉克政府联合体
伊拉克采购俄罗斯T—90主战坦克
创新思维——打造智库联合体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工程联合体小议
伊政府称不延长美军撤军表
“基地”伊拉克头目被捕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