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第一”泼些冷水
2009-12-07王洪亮
王洪亮
连续四个月的全球销量第一,让中国汽车人第一次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撇开自主品牌企业的勃勃雄心不讲,即使在合资企业中,中方管理层的话语权和受重视的程度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全球车市哀鸿遍地、一片萧瑟之际,中国车市逆势增长,风景这边独好,真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觉。近来,媒体一边持续跟踪着通用破产危机、克莱斯勒重组进度、丰田巨额亏损等重磅新闻,看到了昔日巨头们在危机中的苦苦挣扎;一边关注着政策的出台和车市的复苏,憧憬着自主品牌的美好未来,甚至有不少人由此断定,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很强大了,提出了跨国收购、海外抄底的种种建议,总之,一片叫好之声。
不过,中国汽车业还远未媒体想象的那么强大,即使赶上了10年的快速增长期,又处在中国这个高速增长、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中,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占尽,但客观地讲,中国汽车产业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国车企的核心能力仍然十分薄弱。
在装备制造业中,汽车产业属于市场化竞争程度最高、产业链最长、最体现国家经济技术基础水平的一个支柱产业。如果以产品设计为龙头,汽车产业链包括产品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供应、整车生产制造、汽车销售服务等几个大的行业模块,在产业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行业如钢铁、电子、物流等就更多了。
从技术角度看,汽车技术进步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巨大的研发投入。从全球范围观察,美国的汽车工业已经有了100年的发展史,欧洲次之,日本稍晚,但也有了70多年的历史,韩国汽车业也走过了30多年历程,而中国汽车产业的真正起步不过15年左右,自主品牌的崛起无非10年之间的事情,技术差距明显。当前我国的汽车设计整体处在模仿和局部优化阶段,缺乏系统的产品开发能力,特别在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远未形成核心能力。
从零部件环节看,中国仅仅初步建立起了一定的制造基础,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由于零部件研发投入不足,汽车零部件技术突破十分缓慢,关键零部件多数控制在外资企业手中。据中国汽车产业咨询网对零部件产业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共有15000余家零部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不足三分之一,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不过300—500家,其中,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外资参股甚至控股企业,民族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极大的技术空心化风险。
从销售服务的角度看,经过汽车企业和经销商、服务商们10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张庞大的销售服务网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近年来,在销量不断提升的同时,经销商的亏损面却不断扩大,经营风险急剧增加,原有的渠道发展模式正遭遇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反映了以高标准、大投入为特征的4S经销模式与渠道快速下沉的趋势出现了矛盾,另一方面,也说明经销商和服务商的经营管理还停留在程式化的阶段,缺乏战略思维,核心能力亟待提升。
此时此刻,当我们以观望的眼光,心情复杂地看着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在本土市场苦苦挣扎,亲眼目睹曾经被全球汽车界当作圣地一样膜拜的底特律一步步走向沉沦,不知道能不能引起中国汽车界的一点反省、一点警示:如果一味追求规模,追求短暂的辉煌,不重视核心能力的打造,即使守着全球第一大市场,总有一天,中国汽车产业也会步上底特律的后尘。
成功总是县花一现,成长才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归根到底,做大也好,做强也好,目标都是可持续发展。盼望中国汽车界还是少些浮躁,多些务实,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功夫放在练好内功上,毕竟,培育核心能力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