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阅读课教学
2009-12-04杨玉萍
杨玉萍
摘要能力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否则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步骤;必要性
1优化英语阅读课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的综合阅读能力包括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和扩大词汇等。这些能力在近几年高考阅读题目也得到充分印证。而所有这些能力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否则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
2优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
2.1深入理解教材,抓住各单元的核心内容,为教学步骤的设计做准备
新教材以“话题”为核心,以“专题阅读”的方式拓展阅读。阅读的内容凸显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学生等优点。内容涵盖面广,信息量大,注重渗透思想性。时代气息强,话题时尚。比如:旅游方面介绍hiking,rafting eco-lravel;电影单元谈世界顶级导演Spielburger;体育单元讲到北京申奥和姚明;科技方面涉及网络、手机和克隆;音乐方面谈到hip-hop和流行的rap风格;文学方面则以风靡全球的HarryPorter为主要内容。这套教材还具有浓重的人文色彩,比如:环保单元渗透了对环保的忧患意识,呼吁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又如,Unit 1Good Friends Chock's Friend一文,讲述因飞机失事而身困荒岛的Chuck,与他称之为Wilson的排球建立了友谊,让学生懂得“人们在得到关爱的同时,必须给他人同样多的关爱”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互相帮助,我们互相能做什么”的道理。再如Unit 14 Festival中设定新假日PeaceDay,Happiness Day,Friends Day,Nahtre Day等,展现了学生心目中美好的愿望。在The Birth ofa Festival一文中,我们知道了Kwanzaa的起源和庆祝方式,并了解了the SevenPrinciplesofKwaazaa,即人们对新世纪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教材的这些内容大多经过提炼,具有典型性。教师只有吃透教材的内涵,才能深入提炼出有深度的主题,给学生的阅读指引方向,树立典范。
2.2转化角色,以学生的立场和兴趣设计导入
近年来,教师对“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然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具体操作上仍没摆脱旧模式。传统的阅读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字——句——段”的教学。忽视了对新课的导入。而精心设计的导入却是一道可口的开胃菜。只要善于挖掘、思考和想象,导入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2.2.1利用提问导入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与学生美系密切的一些问题。如当讲到明星这一单元时可通过问题询问学生一些情况:
Who is your favorite stardirector?
Why?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himher?
之后引导学生把他们所了解的情况与文章对照,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另当讲到手机单元时,可让学生自己提出关于手机的一些问题。让另一些学生回答。观点可以不同,也可以辩论。如学生自己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Do youwant amobile phone?Do you think it is necessary for aschool student to own amobile phone?
因为提出的问题是学生自己关心的问题,容易引起共鸣。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对别人看法的好奇,进而有阅读课文的欲望。
2.2.2利用图画导入
当我们在讲到英国这单元时,文章比较枯燥。我们可以采用地图来引入新课。如可以叫几个同学到黑板前根据他们以往的地理知识画出英国的地理轮廓,并注明Wales、Scotland、Newlreland、England的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独立作画,也会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评头论足。本来沉闷的课堂顿时热闹起来。
此外,导人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2.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适当调节教学步骤
阅读的传统教学模式一般遵循:听力——整体呈现——各段分析——复杂句式处理一一复述课文——讨论开展。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处理。事实上教学步骤的调整与新课的导人密不可分。如当讲到手机这一课时,因为是以问题
Do you think it is necessary for a school student to own a mobilephone?导人。所以可以这样调整教学步骤:(I)导人之后直接让学生找到讲述中学生拥有手机利弊这一段阅读。(2)对阅读中存在的较难的句子马上解释,为学生的理解扫清障碍。(3)讨论文章中对手机所持观点的合理性。(4)阅读其他段落,找出各段的中心句。(5)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全篇把握。如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文章段落等。(6)复述课文(7)听力。听时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短语和解释过的难句。
总之,教学步骤的设计要根据学生和教学时的需要适当调整,而不要为了坚持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整节课失去紧凑感,对学生刚建立的兴趣没有起到趁热打铁的功效。
3立足教材,对教材中的阅读内容进行延伸
虽然新教材在话题、语篇和词汇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但仍然存在阅读量有限和题材单调等问题,为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能力目标,教师应结合教材中课文的主题补充各类富有时代气息的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3.1找准延伸的衔接口,选取适当的延伸材料
学生吃透教材并对教材有了深切感受和明确认识时,就是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的最佳时机,就其延伸的材料而言,可延伸的面及其广泛,延伸材料也不计其数。如英语教辅材科、报纸、杂志、英文小说或其简写本等。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应根据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野独特的材料。选材的原则首先要精。其判断的标准要看是否能通过这些材料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其次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教师给学生提供课外延伸材料时,应照顾学生的个性特征而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因此,选择的材料必须内容丰富,各种类型的题材都要有所体现。
3.2课外延伸的宗旨是化有限为无限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引导学生课外延伸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扩展自己英语学习的渠道,更好地学习英语。要想借助课外延伸这条渠道真正达到学习英语目的,必须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觅。
综上所述,阅读课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只能抓住一切机会,想尽一切办法。在课堂上优化。在课外延伸,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