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教学理念下对数学课后作业的新认识
2009-12-04苏希民
苏希民
[摘要]学习数学离不开训练,训练主要以作业形式呈现。教师布置数学作业的理念、方式需要与时俱进。数学教师要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研究,摸索出一套符合学生实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训练模式。
[关键词]教学理念;数学作业;学生潜能
新的教学理念指出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众所周知,学习数学离不开训练,而训练主要是以作业形式呈现的。但是训练是否遵循数学学科的发展观?训练的对象是否圈定在所谓的“优等生”上?训练的目标、方式、层次的设置是否合情合理?训练的效果能否有助于学生个体终身发展?反思过去,比较新旧教学理念,也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对数学的课后作业阐明个人的几点看法:
1课后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布置作业的目标存在偏差。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熟能生巧”成为课后训练的主导思想。教师专注于“双基”训练,大搞“题海战术”,来达到使学生获取高分的目的。这种做法扭曲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扼杀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的结果是培养了一些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的“人才”。
1.2布置作业的方式单调一致。在学生看来作业是大量的习题、繁重的任务的代名词。谈到作业,他们的反感的情绪伴随而来。教师布置作业时,带有主观性和盲目性,往往以上等学生为基准。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的数量完全统一,难易程度不能因人而异。偶有变化也只是简单增加少量的拔高题(实质上仍是同一,只不过范围相对较小而已)。这在主观上加重了多数学生的思想负担,超出了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客观上助长了互相抄袭作业现象的滋生和泛滥。作业的来源过分照搬教材和参考资料(多数参考资料质量很差,偏题、怪题、错题经常出现),而没有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当中挖掘作业的素材。课后训练模式单一,作业本成为课后训练的唯一平台。完成作业的方式也只有“各自为战”,没有创设出学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批阅作业是单向行为,教师关注的是学生“会做,不会做”的结果,学生注重的是“对与不对”的结论。而学生认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障碍得不到充分暴露,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反馈信息,导致作业训练的效果也就事倍功半。
2新教材课后习题的结构分析
新教材(以人教版为例)课后习题的设计按排力求再现数学知识产生,发展、迁移、应用的过程和目标。它符合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也贴近生活实际。既能巩固新知,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又给学生留有合理的发展空间。教材大致安排了三种类型的习题:①复习巩固型。着重巩固当堂课程的知识;强记忆和模仿能力的训练。②综合应用型,要求学生掌握较系统的知识结构,能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整合,运用一定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它源于例题,又高于例题。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③探索发展型,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素材,蕴涵了数学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意在让学生从实践中领略数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部分习题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教师布置数学作业的理念、方式需要与时俱进
课程改革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也应体现在课后的训练上。课后的训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教师布置作业可围绕以下几方面设计。
3.1目标性:布置作业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以复习、巩固、套用知识为出发点,以解题正确、得高分为落脚点。而应以乐学、会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个体发展为宗旨。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的落实在训练中要得到充分的体现。
3.2层次性:我们既要承认又要认识到学生在记忆、理解、想象等诸方面存在的差异。不能以统一的尺度来衡量每位学生。落实在作业上,从数量上到难度上都要分层次布置,以便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在每个层次的作业中都应留给学生适当的发展空间。便于发挥他们的优势滨现人人有收获,人人有进步的教学宗旨。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身体负担,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课后作业。
3.3多样性:既然课后训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那么它应该是全方位的,发展的,动态的过程。训练模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习题的来源要由“拿来”方式逐步过渡到“借鉴”和“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上来。特别是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中提炼数学问题。实现由被动训练向主动训练转化。学生完成作业的形式向独立完成和合作完成等多元化发展。课后训练的基地不能仅仅局限于作业本,应向交流、展示、实验等多渠道转化。拓展训练渠道,丰富训练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训练效果。
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书面作业仍然是课后训练的主要方式。要以新课标为理论基础,新教材为依托,教师布置作业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巩固题是基础,应用题是目标,探究题是主线,创新题是提高,拓展题是升华。
4教师批阅作业的方式由“批改型”向“交流型”转化
教师要彻底改变过去的“一个标准,两种符号”简单的评价作业方式。教师评价作业过程的角色要变评判者为合作者、交流者、参与者,打破以往的主从关系,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加强知识、情感方面的交流。既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障碍,更要寻找他们在作业当中的闪光点。加强师生问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
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是教学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只要我们多角度,多层次去探索研究,就会摸索出一套符合学生实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训练模式。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