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英谚语中体现的汉英文化差异
2009-12-04兰娟
兰 娟
[摘要]语言与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谚语作为语言中的一种重要熟语,反映着文化。本文通过对比汉英谚语中来分析其体现出来的汉英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价值观之问的差异。
[关键词]汉英谚语;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宗教;思维方武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方面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淙教信仰、思维模式都渗透在其语言中;另一方面语言也体现着该民族的文化内涵。
谚语是语义相对固定的句子,培根曾说过:“Thegenius。wit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in its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才、智慧和精神。都可以在其谚语中发现),由此可以看出谚语来源于生活,并反映民族文化特色这一特点。本文将从汉英谚语入手。浅析汉英文化在主流文化,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
1主流文化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主流文化是汉语记载的汉文化。总的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有很大的封闭性,它在历史上和其它文化有过接触。但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例如,元朝与清朝分别由蒙族和满族统治,但蒙满文化都被传统文化所同化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的典籍如《周易》、《尚书》、《论语》等,是汉语谚语的丰富源泉。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论语》
与中国不同的是,英国的主流文化是整个西欧文化的一部分。拉丁语、日耳曼方言、法语等语言及相关民族的文化在不同时期对英伦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具体到谚语,其来源除了英国文献外,还有诸如古希腊罗马神话、西方经典著作、西欧各国语言,体现了西欧文化的大融合。
Call Minerva to aid,butbestir thysclf(罗马神话)
If you go into a labyrinth,takoa clewwithyou,(希腊神话)
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 another;every unhappy famiy,is unhappy in its ownway,(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俄罗斯)
2自然环境
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里生发出来的。人们所生存的环境势必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影响人们对客观外界的观察与思考。不同民族的谚语也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色彩,反映出自然环境的不同特征。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文明发源于长江黄河流域,农业在历代政府中都受到极大的重视,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业相关的谚语。中国的农谚涉及到农事的方方面面,从耕耘、土壤、肥料、病虫害到灌溉、收获,无所不有。
如:种田没有巧,勤耕兼除草。
好母生好子,好田出好米。
农家两大宝,猪粪、红花草。
螟虫灭光,谷米满仓。
修塘如修仓,存水如存粮
麦黄不收,有粮也丢。
英国是航海强国,它四面环海,这样的自然环境下,人们在长期的航运渔业生活中,创造出数以百计的与海相关的英语谚语,从海洋、水手、捕捞、到海运,应有尽有。
如:A great ship asks deep waters a little ship needs but a little sail大船要求深水,小船只需小帆。
Being on sea,sail;being on land。settle,在海上就航行,在陆上就定居。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lx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像航海没有罗盘。
汉语中有关于海洋和航海的谚语,英语中也由农谚,但不那么丰富。而且两种语言中类似的谚语也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如,英语中有一条农谚:"April rains for com,May,forgrass",意为四月下雨长谷,五月下雨长草。而汉谚“小满雨,肥米谷”中提到了五月的小满这个节气,说这个月的雨对农作物也有好处,这与英谚的记载不完全一致,体现了汉、英在地理、天时上的差别。
3宗教信仰
中国人信仰佛教、儒教、道教,直至儒佛道三教合一,英国人则多信仰基督教。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汉、英谚语所反映的宗教思想和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为深刻的理解逮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差异。
首先,中国的儒佛道三教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都属于无神教或泛神教,即这三种宗教都没有至高无上的主宰人的神,如果说有神,那只是广泛意义上的神。这表现在诸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样的一些谚语中。而基督教是有神教,它认为上帝是世间万物的缔造者和主宰,人必须服从上帝,而且不能崇拜上帝以外的任何人和神。上帝的权威和荣耀同样反映在谚语中,如:“God is aboveall”(上帝高于一切)。
其次,“官大一级压死人”,人可成神的儒佛道主张人之间等级森严,“We are all Adam's chil&c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基督教则主张的是人之间的平等。
4思维方式
中西方由于各自生存环境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性格特征。以农业为根本的中国人在生产中得知,人的意志如何强大也阻止不了天灾的来临,且农业见效慢,丰收需依靠长期的努力劳动。这形成了中国人思想意识中安定保守、善于坚持忍耐、缺乏冒险、知足的性格的特质,以及重视集体间的互相帮助,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群体主义精神。在谚语中表现为:
人怕出名猪怕壮:
小心驶得万年船。
忍得一时忿,终身无烦恼。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硬如铁。
典型的商业社会英国,人们从事着频繁的商业活动,商场中的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形成了其个人意识较强、重视个人作用、个人利益、独立自主的思想。且经商见效快、获利多、风险大的特点也养成了西方人急功近利、敢于冒险的流动性格。在谚语中表现为:
Self comes first自我利益是第一位的。
Life is a battle from cradle to grave,人生是一场从摇篮到坟墓的战斗。
无论是汉语谚语还是英语谚语,都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通过对他们进行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了中西两大民族间在文化背景,自然背景,宗教、思想各方面的不同之处,这将有利于我们理解学习运用英语,更好地参与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