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人角色社会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2009-12-04

南北桥 2009年5期
关键词:社会化思想政治工作

刘 彬 兰 芬

【摘要】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角色桂会化的过程,新入伍军人更是如此。军人角色社会化是传承我军价值观的纽带、是军人团体的凝聚剂和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新时期军人在角色社会化的方面出现了对军人角色认同感降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引导角色期望、领悟和实践的前置化,以及促进新入伍军人获得良好情感体验等方法,帮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社会化;角色社会化;思想政治工作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随着义务兵的服役年限缩短为两年。和我军大规模从地方院校招募干部,军营每年都有新的战士和干部入伍,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他们进行军人角色社会化完成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是我军政治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谓社会化即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社会化。社会化是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是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同时经由这样一个过程,社会文化才能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才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才得以形成和完善。

所谓角色,亦称“社会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群体中。与社会地位或身份相联系并按规范执行的行为。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套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军人是—个特殊的群体,军人角色社会化是指军事组织中的新成员通过适应新的军旅生活,掌握军事技能。学习军事文化,接受军人“角色规范”的规训,体会军人的“角色期待”并使之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模式,从而顺利地实现军人的“角色取得”及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1军人角色社会化的意义

1李天香1角色社会化是传承我军价值观的纽带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人民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在当今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的情况下,我军要保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等军人核心价值观,就要在军人角色社会化过程中注重引导,使我军传统价值观能得以传承。心理学把价值观归于人的个性倾向性,认为价值观比需要和动机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它指导着人的各方面行为并渗透于整个个性之中。美国心理学家格林认为:“个性是个人的价值观(努力追求各种目标诸如理想、名望、权力、异性等)及其社会化而来的种种特性(行为和各种反应的个性独特的惯常方式)的总和。”正因为价值观是通过社会化得来,所以军人在角色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摒弃原来接受的一套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中不符合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建立起军人的价值观,从而实现我军核心的价值观的传承。

1.2角色社会化是军人团体的凝聚剂

俗语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种观点也得到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支持,当一个内聚力比较强的群体发现有异议者时倾向于把它排斥于群体之外。军人群体是一个达到数百万之众的庞大群体,该群体只有具有较大的内聚力,使每个军人在心理上感受到认同感、归属感与有力感,才能使军人作为一个群体凝聚在一起。认同感是群体内的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的事件与原则问题,都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军人认同感的建立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角色社会化的过程,新人伍军人通过角色社会化获得军人特有的思维“范式”,从军人的角色去评价问题、思考问题。通过角色社会化新人伍军人获得群体确认,从而产生了群体对比效应,对群体内偏爱与群体外敌意,进而增强了对群体的归属感,从而使整个军人群体更具有凝聚力。

1.3角色社会化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一旦穿上军装,人的角色地位也随之变化,军装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外化形式,每个新人伍的青年军人融人到军事社会之中,都必须要经过“冲突-整合-完善-冲突-不断提高”的过程。我国军人已经有几十年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洗礼,我军在和平时期太多也是进行的支援经济建设、抢险救灾的任务,军人的角色逐渐显得有些模糊。这反映在浒多干部、战士“当兵打仗”的观念逐渐淡化,有些战士甚至在部队服役两年都没有完全进入“角色”,在思想倾向和行为模式上一直停留在非军人状态。一支穿着军装,而骨子里却是老百姓的军队是不可能有多少战斗力的,只有通过角色社会化。使广大官兵真正进人军人这个角色,真正认识到军人在新时期下所担负的“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使命,才能让官兵把精力集中到如何完成使命,如何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上来,由此可见提高军人的角色社会化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重要途径。

2新时期我军军人在角色社会化过程中暴露的几个问题

欧文,戈夫曼认为军队是一个全控制机构,军队运用单向权力来规范人们的生活,同时与社会隔离,这样角色社会化也特别有效。我军的许多做法譬如强调集体生活、强调组织生活等对促进新人伍的干部、战士的角色社会化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不少资料及我们的调查表明在新形势下我军社会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克服的问题。

2.1对军人角色认同感降低

我军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特征,比如军队倡导的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道德等,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较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再如部队强调集体至上、服从意识的重要性等,也与其他社会团体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特殊性。然而,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较为宽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文化、强烈的自尊心和民主意识,但却缺乏政治意识。因此,当他们踏人军营。在军营进行再社会化时,个体以前的非军人角色和现在的军人角色要求必然会发生剧烈的冲突,常常会使得一些新人伍军人对军人角色的认同感降低。同时,由于服兵役的时间缩短为两年和我军职业化程度较低,许多战士并没有把军人当作是自己的事业或职业,只是当人生中的—个过渡期或者一个经历期,这就使得一些战士不愿意进行彻底的角色转变,这也会降低他们对军人角色的认同感。

2.2对军人角色的期望有偏差

角色期望是指社会或是他人(或是自我)对某一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的一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期待。地方青年在入伍之前对军人也有角色期望,然而部队是一个高度保密的地方,普通人和军人接触较少,青年对军人的认识大部分来自于媒体和影视作品。由于媒体有意或无意的渲染使得军营充满了理想和浪漫的色彩,大部分青年在人伍前由于好奇而对军人角色的期望充满了浪漫神秘的色彩。例如有的人认为,军人的生活会充满着刺激,军人应该有着比地方更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准,甚至有些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当上将军,等等。这些对军人过高和不正确的期望很容易使得一些新人伍的官兵在部队实际的比照下,在心理上产生较大的失落感,进而阻碍了他们通过再社会化转变为合格军人的过程。

2.3对军人角色实践不积极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新入伍军人自穿上军装的第一天起就被动的接受着“三大条例”的规范,进行着军人角色的实践。然而,这种严格规范的行为及其意识的获得,并非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通过落实一系列意识与行为的约束和强化,甚至进行矫正的过程才能获得的。这很可能使一些新人伍军人对实践军人角色畏难怕苦积极性不高,认为条令条例规定的太死束缚了个体的自由,觉得军事训练与现代社会生活不合拍等等。毋庸置疑,角色的实践是角色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如果个体不能积极进行角色实践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角色体验,也就不能对军人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进行“内化”,因而便会严重阻碍进一步角色社会化的进行。

3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军人角色社会化的促进工作

3.1引导军人实现角色期望、领悟和实践的前置化,减少角色冲突社会角色理论认为,军人角色社会化可以分为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对角色的实践三个阶段。所谓引导军人对角色期望的前置化,就是应使社会青年在参军入伍之前就明确社会或他人对于军人这一角色的期望,减少对军人角色过高或不正确的期望。根据这个理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宣传中,注重对军人形象合理地塑造,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全社会形成对军人合理的形象和正确的期望。同时,还要利用军队宣传队伍的影响力,引导社会的文学作品对军人实际角色形象的塑造,不能一味塑造军人:“高、大、全”的形象,要把文学的表现手法和军人的现实角色联系起来。所谓引导军人对角色领悟和实践的前置化,就是要扩大军队政治工作的视野,加大军队和地方的交流,在一些非保密单位可以让社会青少年去体验军人的生活,参加军事实践,以能促使青年在人伍以前就对军人角色有正确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当进入军营以后便能较为平缓的从以前的角色过渡到军人的角色,以减少角色间的冲突。

3.2帮助新人伍军人获得良好情感体验,建立角色认知

实际上,新人伍军人对军人角色的情感体验在其报名后入伍前就开始了。譬如海年征兵期间,应征青年常常会通过与接兵干部的交流来发现军人的特点,他们必然会在内心中产生正性或负性的情感体验,如敬佩感、自豪感、厌恶感与失落感等。这就要求我们政治工作部门要严格把关派出的干部,保证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接兵过程中得到完全的展现,让应征青年对军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当新人伍军人踏人军营后,他们最先学会的就是军人的礼节,而军人礼节上的情感体验对于新人伍军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尊重别人与被人尊重都是人的高层次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动力。正如佩里格林所说“对那些已经决定献身于军事生涯或心理上倾向于选择军人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断接触并参加军队仪式看来的确会增强他们的相对献身感,使其怀着这种献身感实践其职业技能。”军人的礼节对于新人伍军人来说可能开始感觉很新鲜,但在没有建立动力定型以前有一个倦怠期,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能忽视新战士心理上的变化,要跟新人伍的军人讲清楚军人礼节的起源和作用,在军营中严格按条令、条例贯彻军人礼节,使新人伍军人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对新人伍军人来说军事训练是一个挑战,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可能感到肌肉酸痛、浑身疲惫,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意移情,要能体会到新人伍军人的状况和军人的角色联系起来,要他们明白这是军人角色的功能性需要,这样他们虽然身体疲惫却能体验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新入伍军人通过对军人角色的体验,开始理解军人角色的内涵。随着对军队的诸军兵种,如陆军、海军、空军等,特定的专业教程和技能训练课目的学习,建立起军人特定的认知体系。这种特定的认知体系的社会化是军人社会化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形成军队战斗力的根本要素。

3.3优化军人角色实践,完善角色扮演

对新入伍军人的角色实践进行优化要求政治工作必须建立起一套评估体系,特别是要建立一套与评估体系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矫正机制。一般说来在新入伍军人社会化的初始阶段,个体的行为总会与军队的规范发生碰撞,产生相互间的不协调,通常情况下,有的人会力求与规范一致,有的人则会处于一种消极应对的状态。如果我们建立起了一套新人伍军人行为评估及激励机制和矫正机制,那么个体行为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对,个体行为即时作出评估,根据个体行为的偏差程度,对其采取惩罚措施。结果,与结构性规范保持一致的行为受到奖励,不一致的行为受到惩罚。这 种社会化策略,通过大量的重复操作,必然使个体行为必须与军队结构性规范保持一致,进而保证军人角色实践的优化。

3.4丰富军营文化,完成角色内化

“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展出个性与自我。人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实现自我及个性的完善……”角色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实现的,在军营中新军人也是一个群体,新人伍军人在军营中养成的行为和态度同样也被群体中的其他新人伍军人学习,由此群体中大部分新入伍军人认同的行为和态度会成为整个团体的行为和态度。同时,军营内部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新入伍军人一直处于一个被动接受者和执行者的角色,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丰富军营文化,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新人伍军人能在军营文化活动中以一种较为自由或是平等的身份和军营内部和其它群体的交流。丰富的军营文化生活既让新人伍军人在互动中进行了学习,在学习到角色规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军人角色的内化。

猜你喜欢

社会化思想政治工作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的法治路径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社会化阅读:读者阅读需求的解决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