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精神

2009-12-03

中国教师 2009年19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理想精神

李 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作为教师,也需要有自己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伴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精神,“一个国家要有他的民族精神,那是国魂:一支军队要有他的战斗精神,那是军魂;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精神,那是企业之魂;同样,一名教师也要有自己的职业精神,那是师魂”。教师的职业精神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教师职业精神涵盖的范围很广,从大的视角来看,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信誉、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操守、职业协作、职业规范、职业奉献,等等,都可以囊括到教师职业精神的范畴中来。但在笔者看来,教师的职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痴情,对教育改革的一种坚信,对教育理想的一种追求,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尊重,对学校的一种归属,对全体学生的一种热爱。

一、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痴情

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执着。“教书匠”“园丁”“孺子牛”“春蚕”“蜡烛”“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无论哪一种称号,都不能简单代替教师对教育的一种痴情。对教育痴情,就是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贫穷的山区,无论物欲横流、多元价值的影响有多大,也不论是从事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教师都能坚守着心中的那份信仰:“教育是基于生命、直面生命、为了生命、通过生命所进行的人类生命事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对教育痴情的教师,不会在意个人的得失,不会随波逐流,不会得过且过,更不会在教育这个神圣的领域中“混日子”。他也不会太在意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固守清贫,淡泊名利,行为世范,为教育而活,为自己的信仰而活,他在这简单而又伟大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着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

二、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育改革的一种坚信

社会进步需要改革,教育发展也需要改革,没有改革教育只会停滞不前,教师不支持和参与改革,改革也会流于形式,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没有可资借鉴的现成模式可以模仿,我国的教育是在摸索中创新,在改革中“立序”,在一次次的“推倒重来”中逐渐积累属于我们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智慧。目前,尽管我国的教育改革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还有许多的困难横亘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数不清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但我们要充满信心,教师要积极参与改革,主动引领改革,在日常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改革。改革的成功需要我们对改革的一种坚守,需要广大教师群体对教育改革前景的一种坚信:改革能带来教育的生机,改革能带来学校的重生,改革能带来师生的生命提升,改革也能带来教育本真的价值实现。

三、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育理想的一种追求

教师应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是当代教师应有的职业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物质享受的关注、对金钱的索取、对消费的过分追求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逐的目标。作为教师,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也在理想和现实、谋生和事业、生活压力和信仰之间徘徊着、困惑着。但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有特殊的任务和价值取向,它要为中国培育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要为我们中国更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而精心“奠基”,它要为我们的未来一代能平等地和世界“对话”而“施肥耕耘”,它更要为年轻一代将来对世界做出我们中国应有的贡献而积蓄力量。没有教师的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的更新和进步,也没有教育的发展和创造;没有教师的教育理想,就不能培养出有理想的学生;教师没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也不会从中体会生命的美好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没有理想的民族是没有生命的,教师没有了教育理想,其实也就失去了“教者”其所蕴含的本真意义。

四、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尊重

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不仅是社会公众的外在承认和给予,或来自于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和赞同,更是我们教师自己,我们所有从事教育的共同体对教师职业的尊重。这种自尊,是来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独立的创造,并以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这种自尊,来自于师生“教学相长”、互动提升过程中的“双向滋养”、和谐共处;这种自尊,还来自于教师愿意并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喜欢学习、享受合作、对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和欢乐。尊重自己职业的教师,会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美,因为他知道仪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和示范作用,他会每时每刻通过自己的情态、语言、服饰、行为影响着学生,向他们展现着自己的美,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尊重自己职业的教师,会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总是从教育的立场出发,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不混天度日,“教书育人”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主题曲”,面对外在的不解、非议、纷扰和诱惑,他们总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寻求一份心灵的宁静,享受一份幸福的人生。

五、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学校的一种归属

学校是什么?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场所,一个总想逃离的地方,还是一个温馨的“家”?不同的选择表达了教师对学校归属感的不同。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学校的一种归属,把学校当做另一个“家”。只有把学校当做家,才能把学生当做自家的孩子去爱护、去照顾和教导,把同事当做亲人去交往和共处。在家的氛围中工作和生活,我们不会感到有压力,不会感到工作的枯燥无味,不会想到“离家出走”。我们愿意把自己的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温馨、更加充满生命的精彩,以便吸引更多的孩子“来家坐坐”,感受另一种“家”的温暖。对学校的归属,要求教师要时常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学校管理和改革,参与学校制度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和规划献计献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学会合作,不断创新,顺应时代发展,为实现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而不断努力。

六、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全体学生的一种热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一种特殊的爱,它不是一种血缘之爱,也不是一种利益之爱,它是对国家、对生命、对未来合格公民的热爱;它不是个别的爱,也不是有差别的爱,它是一种对全体学生的无私的爱。这种“爱”源于师德,如果说师德是一种高度,那师爱就是一种深度,这种深度体现在师爱方面就是一种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爱,是对学生的尊重、宽容、理解、赞赏、同情等不同情感的合理运用。尊重学生,也是教师的基本师德。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教师的尊重不是“应得的”,而是“赢得的”。宽容学生,也就是对学生的错误、恐惧、失常等常有一颗包容之心,不打击、不体罚、不苛求。赞赏和批评学生其实是一个整体,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但对学生的错误,必要时也需要合理的批评,及时进行教育,这也是师爱的体现,也是“善爱”的运用,同情学生就是对学生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实际、家庭等情况要学会推己及人,多了解学生,多和学生沟通。一言以蔽之,教师爱学生就要把学生真正放在心坎上,这也是一个教师的品质、修养和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教师的这种职业精神应内化为教师的一种常态,应成为教师日常化工作中的一个习惯。

总之,当代教师的职业精神是当代教师应追求的“师魂”,有职业精神的教师会不断从教育教学中获得内在的乐趣,也会不断超越自我,赢得更广阔的精神空间,更会赢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尊重。有职业精神追求的教师,会把热爱教育事业当做一种“精神生命自觉”,会在真诚奉献、坚守教育改革、尊重教师职业和爱护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地净化自己的灵魂和人格,也在不停地书写着教师的幸福人生。但是,对教师职业精神的追求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教师的职业精神在当代社会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亟待提高的方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挑战、问题和困难也正是我们继续探索前行的空间,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毕竟我们已经“在路上”。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理想精神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拿出精神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