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哉九如

2009-12-03

航空知识 2009年9期
关键词:飞机

江 东

壮国体,挽权利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在伊藤博文的压力下,用颤抖的手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也是在这一年,一个12岁的广东少年,在赴美淘金热的浪潮中,乘船渡海,前往旧金山谋生。他,叫冯九如。他,就是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

链接:19世纪末,广东省的农业在全国而言是较发达的——当时已经掌握了两季稻的种植技术。然而,在昏聩的清延统治下,遇上灾年,依然民不聊生。1885年(光绪十一年),主管三海工程的王先谦在奏折中这样写道:“两江两湖两广,大水成灾,为数十年所未有。男女露处啼号,惨动心目。各省农民,流离道路,情形大略相同”。

链接:冯如,1884年1月12日(光绪九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莲岗堡杏圃村一农民家庭,原名冯九如,乳名冯珠九,字鼎三,号树垣。冯如在家行五,父亲冯业纶,以种田为主业、兼贩粮肉草药。冯如童年仅读了几年书便辍学牧牛,自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曾做出一风筝悬挂2只木桶升至百米高。

赴美后冯如便在耶稣教会做工,日工夜读,积极学习英语和科技知识。作为工业发达的美国给他最直观的认识便是,国家富强,必须依赖机器工业之发展。于是特别发奋专攻机器制造技术。1899年奉父母之命回国完婚后,冯如于次年返美,先后在船厂、电厂和机器厂当学徒,历时7年。7年光阴,他刻苦攻读,每每不到凌晨3时不眠;他节衣缩食,多次转换工厂和工种,学会了多种机器的制造技能,掌握了大量机械制造知识。1903年末,冯如在纽约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国人莱特兄弟首创动力载人飞机飞行成功。此后不久,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两大列强为争夺在中国的权益兵戎相见,冯如在悲愤的同时,敏锐地看到了飞机在军事上的巨大潜力。1906年,23岁的冯如便说出了这样的话,“日俄战争大不利于中国,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与其制一战舰,费数百万之金钱,何不将此款以造数百只飞机,价廉工省。倘得千数百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微特足以固吾,且足以摄强邻矣!……中国之强,必空中全用飞机,如水路全用轮船。”对于制造飞机,冯如发誓说,“是(指机器制造)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同年,冯如在纽约学习机器制造之后,重返旧金山市,开始招募工匠制造机器,同时积极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10年的发愤学习和工作实践,已使冯如成为一名精通机械和电器技术的行家。此前他曾先后研制过抽水机、打桩机、发电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机等机电设备。其中的有线电话网大大方便了唐人街的华侨生活。《旧金山呼声报》曾称他为:“很有名气的机械师和发明家”;《旧金山观察家报》更赞誉冯如为“奥克兰市天才的发明家”。

局促车间内的奇迹

1908年5月,冯如集资在奥克兰市东9街359号创办了以制造飞机为目标的广州机器厂。当时仅有黄杞、张南和谭耀能3人参股,他们尽倾所有,连工具、材料折歉在内也不过1000余美元。制造飞机的车间相当局促,仅有不到8平方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冯如对西方航空先驱杜蒙、法尔曼、莱特和柯蒂斯等著名飞机设计师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研究与分析。他还向鸟类学习,找来鸽子进行称重和测量。观察翼羽构造及其飞翔运动轨迹,以辅佐设计。

1909年9月,此时距离莱特兄弟首架飞机问世尚不足6年,而奥克兰的冯如,却已经完成了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这架被后世称为“冯如一号”的飞机,与莱特飞机的结构相似,采用双翼、框架式机身和鸭式布局,推进式发动机安装在下翼中央,方向舵也和莱特飞机相同,但改进了着陆装置,在滑撬起落架末端安装了4个轮子。9月16日,冯如和三位助手把飞机部件运到奥克兰南郊皮德蒙高地进行装配。17日傍晚,为检验飞机装配是否得当,冯如亲自驾机升空,升高至约1200米(3/4英里)的高度这一高度是估计的,似乎偏高,因为当时世界飞机高度记录仅为453米,以当时使用的发动机爬升至冯如所说的高度,可能有困难。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因温度过离而停车,飞机随后坠落触地,一个机轮损坏。这次飞行因缺乏见证人,所以不被看成正式的记录。当晚助手搭帐篷守夜,看护飞机。

9月21日傍晚,“冯如一号”再次试飞。飞机顶着强风起飞,升至10~15英尺(约3~5米)高度,环绕一个小山丘飞行,总共飞行了约800米(这一距离是莱特首次成功飞行距离的数倍)。但遗憾的是,飞行即将结束时,飞机螺旋桨突然断裂(可能是装配不当,螺栓拧得过紧),飞机坠落地面,尾轮撞歪,冯如被抛出机外,所幸未受伤。今天,我们必须冷静地评估这次伟大的飞行,尽管在以往宣传中均被誉为“首飞完全成功”,但与国外诸先驱首架飞机的首飞成功标准相比较、应该算是“基本成功”。即便如此,当时中西报刊仍然竞相报道此举,盛赞冯如为“东方的莱特”,并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了后面!

无暇的成功

1909年10月28日,迁至旧金山的广州机器厂被扩充为广州机器公司,再次招募优先股东和股金。3个月内共招得优先股东67人,股金5875美元。公司成立后,黄梓材任总经理、冯如任总机器师,随即添置2925美元的飞机制造设备,并重新研制功率更大的飞机。在近4个月内,新制飞机虽经4次改进、数次试飞,仍一再受挫,甚至摔毁(其中超重是一大原因)。然冯如并不气馁。当时他父母多次来信催他回国与家小团聚,但冯如说“飞机不成,誓不回国”。1910年2月下句,莱特在洛杉矶表演飞行,冯如兴致勃勃前往参观,却被限制在“三(英)里以外”观看,此事让冯如痛下决心,发誓自力更生研制飞机。

回到奥克兰后,研制工作又两度失败,然冯如却愈挫愈坚。1910年5月,厂房不幸焚毁。冯如只好在奥克兰以南的哥林达镇的麦园搭临时工棚继续研制飞机。经上述反复,已耗去90%的资金,公司只得再次扩股。在认真总结了失败教训后,冯如终干在1911年初研制成功了一架“顿异前制”的全新飞机,后人称之为“冯如二号”。1911年1月18日展,冯如亲自驾机在奥克兰市附近靠旧金山海湾的艾姆赫斯特(Elmhurst)作公开试飞。飞机在滑行30余米后即凌空而上,升至约12米,环绕广场飞行约1600米后向海湾飞去,然后折返,飞越奥克兰郊区的田野,徐徐降落在先前起飞的广场上,离起飞点仅差30米,历时4分钟,显示了良好的飞机性能和驾驶技巧。这是一次毫无瑕疵的成功飞行。美国《旧金山星期日呼声报》用整版通栏大标题刊出“他为中国龙添翼”一文,并以巨龙、冯如飞机和冯如像作为题花,详细介绍了冯如其人其事。“冯如

二号”的设计成功是个技术飞跃。该机参照了寇蒂斯A型飞机的设计和参考莱特飞机的工艺,但燃油箱已被改装在上翼面中央,机翼与尾翼连接的撑架间多加了一副小撑杆。

1911年1月底至2月初,冯如又驾机绕旧金山海湾进行了多次飞行,最高时速达到57英里(约91千米),最大飞行高度达到350英尺(约107米),绕海湾续航达20英里(32千米),续航时间达20分钟,已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许多中西人士前往观看飞行。欧美各报称,“君之名誉时已飞腾于世界矣。”而此刻的冯如却在考虑更为深远的问题,他冷静地表示,暂不考虑作大高度和长距离飞行尝试,婉言谢绝了西人重金聘请他教授航空技术的美差,毅然响应清廷两广总督张鸣岐电邀(学者张元济为中间人),准备携飞机回国效力。

痛失英才

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

1911年2月22日,冯如率助手朱竹泉、司徒壁如和朱兆槐,携带2架份的飞机散件和设备乘船回国。3月22日抵香港,两广总督派“宝璧”号军舰前往隆重迎接冯如一行人广州,并在燕塘为他圈出飞机制造厂厂址和飞行场地。4月27日,黄花岗起义,清廷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6月21日,冯如为了检查从美国长途海运回国的飞机是否完好,在燕塘作了第一次检验性试飞。果然机件锈蚀,运转失灵,飞机刚起飞即坠下,所幸冯如安然无恙。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全国沸腾。11月9日,广州光复,广东革命政府成立,冯如认识到航空救国只有在“入民国后或可实行之”,毅然率助手参加了革命,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飞机长,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此后,冯如立即在广州燕塘(今解放军体育学院所在地)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国内除南苑飞机工厂以外第二个飞机制造厂。为响应北伐计划,冯如全力赶制侦察飞机,经三个月的努力,利用从国外带来的零部件加上本地的竹木材料,于1912年3月装配成一架与“冯如二号”大致相同的飞机,这也是中国人在本国领土上制成的第一架飞机。

民国建立后的1912年3月,冯如呈请陆军司批准定期为民众表演飞行,以宣传航空救国思想。当年4月,在台山县城南门桥为2000余群众表演飞行,这是中国人自制的飞机在中国首次成功飞行。据同乡郑尚荛老人1989年回忆说:“那日我挑着缸瓦,人说冯如放飞机……只见冯头戴箕帽、身穿黑西装、脚穿长筒马靴。……飞机两翼帆布制造,机身用铁线、木条构成榄核状外层。……”这段文字成为这一事件不可多得的生动写照。

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公开进行飞行表演,那一天风和日丽、观者甚众达“万千人”。冯如先向各界人士介绍了飞机的用途、制造和驾驶等知识,闻者无不击掌称善。接着冯如驾机凌空而上,高约36米,向东南飞行近8000米,一度运转正常,地面掌声不绝于耳。可能是因为急于升高,操纵过猛,飞机突然失速,坠落在沙河插沙蚌刘氏宗庙水沟前的竹林里,冯如被抛出机外,头胸股均受“铁支穿插”伤,随即被送往北校场陆军医院救治,但因受伤过重失血过多,冯如不幸身亡,时年仅29岁。

9月2日上海《申报》刊出题为“中国大飞行家作古”的悼念文章,文章说道:“中国飞行家冯如君,于八月二十五日在粤省燕塘营附近演放飞船,观者万数千人。甫距飞至数丈,机忽巅扑,制止不住,竟从空中斜跌而下,为竹林所挡,全机粉碎。冯如随机掷下,被铁支插穿数处,昏倒在地,气息仅属。即抬往北较场军医院医理,恐无再生之望云。……于是日因伤身死。”

9月10日上海《时报》报道日:“……环绕城中一周,即复原处,乃机尾低垂(编者:估计进入失速),其机轮被竹林所阻,将冯如刺伤,先行跌下,该机随亦压下,致被重伤。……冯之伤处系在大腿,动脉破裂,本非死症,缘为庸医所误,无法止血,至血流不止,历一昼夜,逐尔殉命。”叙述尤为生动。我们似可推测,当天本来飞行高度就不高,由于失速下落,起落架绊到竹林,冯如被摔出飞机,飞机上的金属构架刺伤了他,加上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导致失血身亡,弥足惋惜。

在弥留之际,冯如仍勉励助手道:“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冯如对于航空探索和报效华夏之热诚,至死不渝,临终犹嘱后人,实可敬佩之至。

冯如牺牲后,广州各界纷纷举行追悼会。当时中西报刊亦迅速报道冯如失事的消息,缅怀冯如的丰功伟绩。冯如遗体葬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左侧,墓碑正面篆刻有“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君如之墓”的碑文,背面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从优照少将阵亡给恤”的命令,两旁刻有冯如墓志铭。事后,广东军政府陆军司下令表彰,按陆军少将阵亡例拨款抚恤其家属,并将事实宣付国史馆,以教育后人,流芳百世。1933年,广东空军将坟迁至云鹤岭空军坟场。1966年冯如墓被毁,尸骸移至广州三宝圩荒山。1980年冯如墓迁回黄花岗,1985年冯如的故乡广东恩平建立冯如纪念馆,冯如纪念亭、纪念楼和冯如纪念中学。

冯如牺牲后,广东军政府实业司飞航专家陆国荣向上禀告曰:“……制造飞机成法,抵御飞机免害。”要汲取冯如失败之原因,总结改良方法,并“参考西欧精微,独出心裁,出图立专利。一矣批准即按图制造,在广州演放……以竟冯君未竟之志。”在他殉难10余年后,孙中山先生曾以赞誉的口吻说:“比方最新发明的大机器,是飞天的机器,也是一种很危险的东西,最初发明的时候,不知死了多少人。像从前广东的冯如,他是什么人呢?就是创造飞机的人,就是驾驶飞机跌死了的人”。

后记

悠悠百年前,冯如驾驶中国人自制的飞机进行了首次飞行尝试。这个功绩不会因为人们曾经的淡漠而退去不朽的光芒。从1909到2009,中国之巨变让世界瞩目,若冯如君天上有知,亦当坦然。重新翻开那段历史,让冯如的精神重新振奋这个时代,于国于人,俱为大善。

链接:冯如同时代的中外航空人

1909年左右,旅美华侨黄耀荣曾与几位华侨及美国人在美国接图组装过一架寇蒂斯水上飞机。

1910年,著名旅美华人谭根在美制成水上飞机一架,并在“国际飞机制造比赛大会”上夺冠,扬名四海。这是华侨在国外第一次制造并飞行成功水上飞机。此举发生在冯如第一次飞行之后1年。

1910年8月,由清政府派出留日归来的刘佐成、李宝竣,在北京南苑建立工棚开始研制飞机,1911年6月27日,一架称作贰号的飞机试飞,但因曲轴损坏坠落。这是在国内本土官方主持下第一次研制飞机并试图进行飞行试验,但没有取得成功,且比冯如晚了21个月。

1911年3月末,清政府派出的留法归来人员秦国镛驾驶引进的法制高德隆飞机在北京南苑进行飞行,这是中国人在本土第一次驾驶(外国)飞机飞行成功。他比冯如在美飞行晚7 18个月,虽比冯如的国内飞行早了13个月,但飞机是地道的舶来品。

1911年4月8日,此利时飞行家云甸邦在广东燕塘进行飞行表演,这是外国人首次在中国的飞行。也比冯如晚了19个月。

1912年1月,中国同盟会在海外筹款进口了6架寇蒂斯飞机,拟由华侨飞行家谭根组成华侨革命飞行团。2月某日,由飞行员李绮庵驾驶在南京进行飞行表演时起飞失败,飞机坠毁。4月,沪军都督府航空队长厉汝燕驾驶奥地利“鸽”式飞机在上海江湾上空撒革命传单,庆贺辛亥革命。

1913年10月20日,南苑航空修理厂厂长潘世忠设计制造了壹号飞机并试飞成功。这是中国人在本土自行设计制造且完成飞行的第一例,此举距冯如在美第一次飞行晚了49个月,比冯如在祖国第一次飞行晚了18个月。

链接:冯如的诸多“中国第一”

中国第一住飞机设计师;

中国第一住飞机制造家;

中国第一位飞行家;

中国第一位(民办)航空企业创始人;

中国第一位提出和实践航空救国思想的人;

中国第一位携带自制飞机回国效力的华侨;

中国第一位“飞机(队)长”;

中国第一位驾驶在国内制造的飞机并在国内成功飞行的人;

中国第一住在本土殉难的航空先驱。

责任编辑:新浜

猜你喜欢

飞机
鹰酱想要“小飞机”
飞机失踪
飞机退役后去向何处
国航引进第二架ARJ21飞机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减速吧!飞机
飞机都要飞得很高吗?
乘坐飞机
神奇飞机变变变
我的飞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