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思考
2009-12-02杨业文
【摘 要】 当前,工科中职学校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提高。对此,应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意义,通过校内教育教学和校外社会实践的办法,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人文教育 教育理念 实践活动 人文素质
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过程中,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普遍存在,尤其是工科中职学校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造成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
人文教育是指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改变工科中职学校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关系到我国工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工科中职学校学生人文素质及人文教育的现状
(一) 工科中职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工科中职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中考的落榜者,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比高中学生低,对人文知识知之甚少,文化素养较低,读书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生受学校重技能训练、轻人文教育的影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就可以就业了,对文化课极不重视,心态较浮躁迷茫;有的学生美丑不分,盲目跟风,行为出现偏差和怪异;有的学生由于缺乏人文教育和人文知识的积淀,往往意志薄弱,不能吃苦,缺乏耐心、进取心、同情心和爱心;有的学生不能接受挫折和打击,稍有不顺就无所适从,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有的学生不收看新闻、不关心国家大事,只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和快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的学生言谈举止不文明,考试作弊,缺乏诚信,社会公德差。可见,由于学生忽视人文学科的学习和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人文素质存在缺失。
(二) 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工科中职学校长期以来担负着培养在生产、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专业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按单纯的职业技能需要作实用性的取舍,重技术、轻知识,相对忽视人文教育。同时,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的一些不良倾向,如功利主义、浮躁之风,不可避免地对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产生影响,尤其对以技术应用型为特色的工科职业技术学校影响更大。在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之下,一些工科中职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教育,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是围绕市场和技术能力转。多年来,工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制定的各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多以技能的培养为主,忽视了人文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中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所设置的人文学科、学时和教学内容严重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文教育的理念、气候和环境;在教学的模式上,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传统的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对人的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相对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加强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意义
(一) 人文教育是工科中职学校的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必然要求
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工科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到生产企业的技术岗位上工作,由于他们专业技能不是十分过硬,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如果他们没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没有团队精神和合作的态度,没有吃苦耐劳和不怕挫折的精神,没有坚韧的毅力和竞争的意识,将很容易在刚就业时就出现碰壁的现象。据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首选要求并不是专业技能,而是具备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对企业诚信忠诚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都是属于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应加强人文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
(二) 人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离不开人文教育,离不开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因为情感不仅指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更主要是指学生的内心体验和丰富的心灵世界。态度不仅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责任,更主要是指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真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学生的个人价值,更主要强调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主要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一切,都需要有人文知识作基础,需要人文知识来滋润和培育。没有人文教育,就不可能产生人文精神。没有人文教育就不可能有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人文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两大内容,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两大部分。人在社会上要较好地生存发展,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即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中职教育应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等同视之,并行发展。既应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精神,又应让人文精神渗透于科学精神中,坚定地捍卫人的感情、尊严和价值,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的幸福服务。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及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教育是帮助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没有人文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
三、加强工科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在学校开展人文教育,其中校内的教学和校外的实践活动是两种主要的途径。
(一) 校内的途径与措施
1. 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改变观念,把人文教育摆到重要的位置。工科中职学校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技能,更强调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价值和人格;不只是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加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变、生存、发展能力。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应达成统一的认识,加强基础文化与基础能力的教学和非技能性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在强调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在教学思想上把两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同时,应保证学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大力支持。
2.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建立完整的人文教育体系。 加强对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教师应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在教育教学中熏陶、感化学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学校应尽量开设人文教育教学课程,如文学、历史学、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管理学等,帮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思考社会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会做人做事,提高适应能力。在专业技术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教师在每一次专业技术课教学中都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如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的精神等。固定开设一些人文教育的讲座,请一些名人、专家、成功人士给学生作报告,介绍成功的经验和人生体验,分析形势,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在校内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一个人文教育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举办各种人文讲座与交流、艺术节活动,开展各类知识竞赛和趣味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通过举办各种球类比赛、演讲比赛、专业技能比赛、趣味竞技比赛和文艺晚会等,展示学生的才华与风采,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竞争互助,尊重礼貌,诚信公平的精神。
(二) 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
利用假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夏令营活动,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历史、艺术展览和大型活动仪式,把教育的内容和课堂的内容生动地还原为实实在在的事实,把抽象的人文精神变成切身的感受,深化课堂教学。例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和祖先的祭拜扫墓活动,追思革命先烈和祖先,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每年的三月五日前后,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的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在五四青年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热爱祖国奉献青春热血的主题实践活动,把祖国的命运与自己的青春紧密相连;在国庆节前后,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和社区,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与情怀;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期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重大活动的开幕式和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认识区域经济的互补性,找到在奉献中体现价值的乐趣。同时,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一般在第一个学期结合专业的特点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去向,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观或见习,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企业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这些来自社会实践的活生生的人文教育比学校的课堂教育教学更深刻、更直接、更持久,更能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更能有机地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达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促进人格的完善,实现人文教育的最优化。
【作者简介】 杨业文(1964- ),男,广西容县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级讲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