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初期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及其价值取向

2009-12-01

理论导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社会公平毛泽东

杨 奎

摘 要:“统筹兼顾”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思想方法、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种方法既提示了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特性;既来源于实践,又成功地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统筹兼顾;社会公平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7-0011-03

一、统筹兼顾:社会主义利益分配的方法论原则

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在延安的时候,就采取这个方针。……现在是我们管事了。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1]186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专门用一节的篇幅阐发了他关于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他指出:“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1]227-228“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它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1]228

首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要有全局观念,通晓全局。毛泽东指出,全局代表着局部的根本利益,全局的协调是各个局部顺利发展的条件。为了使全局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合理的利用,每一个领导者都要有全局观念,要牢固地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只有通晓全局,才能深刻地理解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使局部工作自觉地服从全局的战略要求。

其次,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要善于抓住关键局部。毛泽东指出:“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2]176这是因为各个局部在全局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些局部的工作没有做好,对于全局没有多大影响;而有些局部的成败,则对其他局部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决定全局的成败。后者就属于全局中关键的局部。领导者要抓好全局,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就必须抓好这些关键的局部,为最后夺取全局的胜利奠定牢固的基础。

最后,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毛泽东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322他又说:“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3]901就是说主要矛盾和工作重心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善于抓主要矛盾,才能确定工作重心,才能抓住中心工作。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要求处理问题,做好工作,要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既要兼顾“两点”,顾及全局,又要区别对待,抓住“重点”。

从建国初期中国的实际出发,毛泽东认为,我国社会分配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利益在个人之间、阶层之间或阶级之间的分配问题,而是利益在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分配问题。在经济还比较落后,无法全面有效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基本要求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1]28首先,要把提倡艰苦奋斗与关心群众生活统一起来。毛泽东认为,积极的革命热情可以弥补物质资料的不足。艰苦奋斗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很多地方都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的艰难时期,更应该提倡艰苦奋斗的作风,反对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享乐主义作风。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4]1318“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1]28其次,要把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统一起来。毛泽东指出,生产与生活要同时抓,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水平,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相协调,“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1]28“除了遇到特大自然灾害以外,我们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每年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百分之十的社员的收入能够不增不减”。[1]30最后,要把政府的统一性与企业的独立性统一起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企业,强调对企业统一领导,但毛泽东也提出,给企业一定的独立性是必要的,以此来增强企业的活力。“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1]29

二、统筹兼顾: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矛盾协调的有效路径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由于在经济建设上盲目照搬苏联模式,我国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个问题突出地摆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第一,调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化发展赢得了高速度,但是农产品的采购和供应有些年份出现紧张,在农业欠收年境况更为严重。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因为缺乏农产品原料,发展波动很明显。毛泽东在首先肯定重工业是建设重点的同时,强调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他指出,鉴于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的最高水平,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的教训,我国的“农业、轻工业投资比例要加重一点”。[1] 241957年,毛泽东再次指出:“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1]2411958 年,毛泽东提出了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包括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并举。1959 年,针对“大跃进”中出现的片面发展钢铁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提出了安排国民经济要以农、轻、重为序的思想。1960 年初,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提法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从以重工业为中心,到初步意识到农业、轻工业的重要性,到开始整体考虑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再到主张工业和农业发展同时并举,再到提出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最后到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这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这一过程充分表现出毛泽东不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坚持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决心和勇气。

第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建国初期,中国不仅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仅有的一些现代工业都分布在沿海地区,广大内地“一穷二白”。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旧中国工业过分偏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布局也开始得到扭转,内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进行了约半年的大量调查研究之后,在1956年4月25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中央及时调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调动沿海和内地两个积极性,使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化。综合这一时期毛泽东关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思想,主要内容为:实现全国工业平衡发展;重点支持和发展内地工业,侧重点是发展重工业;沿海工业支持内地工业;沿海工业发展的重点应是轻工业;不能通过限制沿海工业的发展来发展内地工业;不论发展沿海工业,还是发展内地工业,都要从国情出发,主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搞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既能保证重点建设又能照顾人民生活需要。

第三,整合社会资源,壮大积极因素。我国社会资源主要由各个民族、各个党派以及各个阶级共同组成。从民族资源来看,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奋斗创造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正如毛泽东所说:“我国少数民族人数少,占的地方大。论人口,汉族占百分之九十四,是压倒优势。如果汉人搞大汉族主义,歧视少数民族,那就很不好。而土地谁多呢?土地是少数民族多,占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至少地下资源很可能是少数民族‘物博。”[1]33搞好民族关系、巩固民族团结,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社会安定的前提。从党派资源来看,“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 34毛泽东认为,民主党派的存在对共产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都是有利的。从阶级资源来看,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国家建设最主要的力量,此外,其他阶级、阶层也是一种需要争取的重要的社会资源,甚至“对一切反革命分子,都应当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这样做,对人民事业,对国际影响,都有好处”。[1] 39对于社会资源的整合方式,毛泽东主要提出了两种:一是制度性整合,即运用国家的各种政策、法规和法律,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条理化和合法化梳理,使其纳入统一管理和控制的轨道。二是认同性整合,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学习过程,让人们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达到认识上的一致,避免因主流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的行为紧张和冲突,达到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协调一致。

第四,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毛泽东认为,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承认并保证人们的利益,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须兼顾。福利不可不谋,不可多谋,不谋不行。”[5]988他还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1] 30毛泽东意识到,苏联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认为我国绝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工业。他指出,“工农业品的交换,我们是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我们统购农产品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农民并不吃亏,而且收购的价格还逐步有所增长。我们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1] 30

三、社会公平:实践统筹兼顾的价值取向及其启示

启示之一:社会公平的目标定位——共同富裕。针对建国初期农村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毛泽东指出:“这个问题,只有在新的基础之上才能获得解决。这就是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地实现对于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6]437首先,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毛泽东看来,之所以说“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是基本消灭了阶级剥削的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组织社会生产,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其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毛泽东多次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但毛泽东坦言:“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7]303正如邓小平所说,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上,“不是说他 (毛泽东)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8]116再者,实现共同富裕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毛泽东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可能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要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6]390“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7]301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防止两极分化。毛泽东一生都在为防止两极分化做出着不懈努力。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8]110-111“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8]364实践证明,只有共同富裕,社会才可能和谐。

启示之二:社会公平的实践探索——合理分配。合理分配是社会公平的实际体现,其含义不仅在于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而且还在于,要公平合理地对待包括地主资本家在内的社会所有成员及其财产。毛泽东关于合理分配的思想和实践留下的启示主要是:一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分配制度是协调利益关系的基本制度。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能够将社会所创造的价值、财富和其他利益,以及社会合作的负担、责任合理地公平地分配给所有社会成员,在此基础上,将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和各成员充分地组织起来和调动起来,使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的社会体系,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分配制度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分配本身。毛泽东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这一点。他提出的要在国家、集体和个人,生产和生活,公积金和公益金等方面研究出一个合理的比例,这就是分配制度的问题。二是以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公平合理地分配制度。由于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改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实践证明,我国收入差距这种迅速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到社会主要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甚至会诱发社会动荡。三是重点关注社会机会公平和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应该使劳动成为一切合法收入的唯一来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国家财政政策的杠杆,对社会财富进行公平合理地分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健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各种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一方面需要提高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合理的刚性的工资增长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个人收入基础制度使各级政府都有一本账,能够清楚地辨明,谁是富人、谁是穷人,以防止出现“穷人的税收、富人的福利”的悖论现象。

启示之三: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关注弱势群体。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是以民为本,尤其是以弱势群体的利益为本。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人口大多数。毛泽东所说的“人民”,主要是指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以农民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建国初期,由他主持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六十条》),对农民关心的供给制、按劳分配、食堂问题等等,进行了比较恰当地解决,从而稳定了农村,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面对农业合作化以后,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毛泽东指出,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与此同时,毛泽东把发动广大农村妇女参加劳动,维护妇女权益当成了一件大事。他多次强调:“在中国,妇女有三亿人口,妇女问题一定要安排好,要同男子同工同酬,在合作社、工厂都要一样。”[6]491对于农民的增收,毛泽东强调:“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1]221“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9]3371956年初,毛泽东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革技术落后的命,革没有文化、愚昧无知的命,在全国广大农村掀起了大规模扫盲运动。通过扫盲教育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半工半读学校教育,提高了农民的识字率,较好地解决了生产第一线的人才、科技需求问题。

毛泽东关于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关注农业、关注农民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经被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所继承。当前,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财富积累尚不充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有待完善,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这种需求与能力之间的差距,必然大量地以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人民内部即使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也会产生诸多矛盾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我们又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和发展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利益要求多样化的趋势也进一步发展,利益矛盾愈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如何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协调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如何更好地发挥总揽全局、兼顾各方的领导作用,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正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03.

[6]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1993.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社会公平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