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一气之余烈”注商
2009-12-01林忠港
林忠港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选用了宋代文赋典范之作《秋声赋》。作者欧阳修在描摹秋声秋状后写道:“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教材对“一气之余烈”的注释为:“一气,天地间混然之气,这里指秋气。余烈,余威。一气之余烈,秋气的余威。”笔者发现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和迟赵俄等选评的《古文观止》均作此解。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既然是“余威”,又怎能使草木衰败零落呢?如此注释,有悖情理。
从情感上讲,欧阳修意在通过秋声、秋状、秋心的铺陈,渲染出一种秋天的肃杀之气,为下文抒发复杂而强烈的人生感慨奠基。纵观全文,结尾的一声“叹息”固然有难以与童子共鸣的孤寂之悲,更重要的是因“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与“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而产生的人生之悲,这种悲切之感因欧阳修处于人生之秋而得以强化。而人生之秋与自然之秋构成比兴关系,因此越是描绘自然之秋的强大威力,就越能凸显处于人生之秋的欧阳修对朱颜变枯、乌发变白的深沉感叹。
随着情感的变化,一句“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陡然转出欧阳修自足自安的通达情怀。人之所以不能像草木一样争荣,主要是因为人的身体是血肉之躯,人的青春一去不复返,而草木则可以岁枯岁荣,不断轮回。因此愈是突出大自然摧枯拉朽的威力,也就愈能衬托万物枯木逢春的力量,这是一种艺术的张力。若将“余烈”释为“余威”,则会大大降低情感表现的力度和强度。
从道理上讲,秋声源于秋状,秋状源于秋心,这是逐层深入的过程,而“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正好处于秋状与秋心两个部分的结合处,倘若没有强大的威力,文意怎能过渡到“常以肃杀而为心”,又怎能推衍出“物过盛而当杀”?退一步说,就算“秋气的余威”能使草木衰败零落,那么草木遭遇最强大的威力,后果可想而知。作者要表现的实际上就是这种最威猛的力量。古人云:“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此之谓也。
“一气之余烈”之关键在于“余烈”二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余烈”的含义是不同的。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二世之余烈”中的“余烈”指“遗留下的功业”,《汉书·公孙弘传》“臣闻尧遭鸿水,使禹治之,未闻禹之有水也。若汤之旱,则桀之余烈也”中的“余烈”指“残留的影响”,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亚里士多德者,昔身受迅雷,以霁神怒之贤王,而其余烈,乃不能致一士之战死,咄咄不可解” 中的“余烈”指“余威”。那么,《秋声赋》“乃其一气之余烈”中的“余烈”应该解释成什么呢?
笔者赞同王庆堂先生的解释:“一气: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素质,此处指大自然。余:饶足,此处指强大。烈:火势猛,此处指威力大。余威:强大的威力。一气之余烈:大自然的强大威力。”(王庆堂《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文言注释献疑》,载《娄底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惟其如此解释,文意才能圆通。
[作者通联:浙江丽水学院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