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作品中的“交代”例说

2009-12-01倪丽霞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新媳妇社戏下文

倪丽霞

我这里所说的“交代”,是篇章修辞的一种,是叙事作品中常用的一种结构技巧,是指前边某个地方对后边将要出现的事情所作的适当的预示,它可能是一个日常的动作,也可能是一段不经意的对话,甚至是某个不起眼的小物件。巧妙的交代,往往为事情发生发展提供诱因,为人物行为安排后路,使文章情节发展合情合理,行文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不可理解之感。这种叙事技巧似乎不难掌握,其实不然,在情节性作品中,交代得得力而又不露痕迹,是一种很高的艺术技巧。

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例1,《社戏》。孩子们月夜行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时,“河流的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三次描写到触手可及的“豆麦”,“豆麦”也的确是水乡农村的特色景致。接下来当然是大量的关于“社戏”的文字,然而,当孩子们午夜归航时,桂生提议“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欣然响应。小说的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毋庸置疑,“吃豆”的情节突出了孩子们纯真的童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应该是鲁迅先生精心构思出来的。如此想来,上文对“豆麦”的三次描写,应该看作作者的有意“交代”了,有了上文的“交代”,下文“吃豆”的情节才具有了真实性、可操作性。

例2,《百合花》。小通讯员借完被子回了团部之后,文章转入描述包扎所里的情况:“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打水,烧锅,作些零碎活,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对于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这样的描述是逼真的、自然的,然而,似极不在意地带出的一句“那位新媳妇也来了”,正是后来故事发展的关键伏笔:文章最后,新媳妇和身负重伤的小通讯员不期而遇,以至于最后新媳妇亲手把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这位青年人的脸,动人的军民关系得以呈现。试想,如果那位新媳妇不来包扎所,这位身居闺房的新媳妇后来怎么能够亲自为小通讯员盖上被子呢?也就是说,“那位新媳妇也来了”这句交代貌似与主叙述关系不大,实则为文章最后的“献被子”这一高潮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例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开篇便是林冲在沧州宋城外偶遇故人李小二的一段对话。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读来似日常生活中两个熟人异地重逢时的随意寒暄,自然得很,然而这里面却隐藏着对小说情节变化起着关键作用的交代,小二的感恩图报及其小酒店伙计的身份都为下文的一系列情节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有了小二的酒店,林冲与高俅、陆谦及管营、差拨等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有了交会点,同时也因为交代了林冲对李小二往日的救命之恩和李小二对林冲的感恩之情,下文李小二面对可疑顾客的高度警惕才合乎情理,李小二向林冲的通风报信才合乎逻辑,进而自然地引出林冲听完小二述说情况之后的一系列反应。不难看出,不经意的一段寒暄衍生出了后来一系列的故事。

再看文中林冲的花枪。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精湛,随身携带一支花枪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从天王堂去草料场时,“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他从草料场去市井沽酒时,“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大雪把草房压倒后,他拿“花枪挑着酒葫芦”来到山神庙。从前到后林冲枪不离身,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是林冲的一种职业习惯,粗心的读者甚至会忽视这一细节,然而,等到后来,林冲无意间听到陆谦等人设计陷害自己,欲将自己置于死地,不由得怒发冲冠,“嚓的一枪,先搠倒差拨。”富安想逃,“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在这痛快淋漓的“嚓嚓”两枪中,林冲的性格也从委曲求全发展到了手刃仇人,奔上梁山。所以上文对“花枪”这个物件的多次交代,十分重要,暗示了下文中将会出现重要情节让林冲和这个物件打上交道,让它派上大用场。

例4,《雷雨》。蘩漪辞退四凤时,问:“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四凤说:“杏花巷十号。”过了不久蘩漪又说:“你不要难过,没事可以常来找我,东西,我回头叫人送到你那里去,是杏花巷十号吧!”多么平常的对话,观众丝毫不感到诧异和警惕,然而这恰是蘩漪后来行动的一个准备,观众一般不会由此推想出后面的情节发展,直到第三幕周萍在四凤的房里,空中一声霹雳,一道蓝森森的闪电光,窗子被打开,照见蘩漪一张惨白的脸。到这里就显出了蘩漪那句“是杏花巷十号吧”的重要,因为有了当初的询问和确证,这位太太摸到下人住的贫民窟来便可能,可信,不会让观众感到疑惑。

巧妙的交代宜轻、宜隐、宜淡,即不动声色不留痕迹,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读者看不到作者运用技巧的任何痕迹,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但这种交代却是作者精心设置的情节枢纽,往往能暗示下文的情节发展的某种可能性,是一种信号,一种预示,充分的交代会使读者感到情节的发展合情合理,从而避免出现“喜从天来”、“祸从天降”或“无巧不成书”的突兀与偶然。

在进行具体的情节结构的过程中,怎么才能让交代达到这种“无技巧的技巧”的效果或者境界呢?本人根据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经验,总结了以下两点技巧方法:

第一,交代之前,给要交代的信息提供一个自然的适当的情境,即不要把要交代的信息单独地生硬地刻意显示出来,而要把它埋藏在某种很符合生活常理的情境中,含而不露。《社戏》中没有孤零零地对“罗汉豆”进行特写,而是把“罗汉豆”和“麦子”、“水草”等水乡植物并在一起描绘的。《百合花》没有直接说:“那位新媳妇来到了包扎所”,而是先铺陈“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之类的总体情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开头展现的则是一种颇具生活原态美的寒暄场景。《雷雨》中蘩漪的追问,假如没有“送东西”之类的掩盖和干扰,就会引起四凤及观众的疑惑和警觉。

第二,交代之后,有意将交代涉及到的情节及时虚空迂回,隐蔽于另一方情节的叙述之中,似断实续。下文要有照应,但是前后不宜紧贴。如果前后跟得过紧,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枯燥。《社戏》中交代了“豆麦”之后是大量的关于“社戏”的文字,似乎让读者感觉到“社戏”才是文章的主体,“豆麦”之类只是作品中可有可无的景色描写。《百合花》中交代了新媳妇来到包扎所之后,笔锋一转,用不少的文字写了中秋节的回忆和包扎所的忙乱,这些与主要情节貌似游离,但这正是高明的写法,是后文高潮的酝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沧州遇旧”后,也是絮絮叨叨了好一阵子才“闲话休题,只说正话”的。《雷雨》中的“杏花巷十号”则是到了第三幕才落到了实处。当然,如果插入的情节太过复杂,前面的交代和后面的呼应脱离太久,以至于读者对这个交代都淡忘了,甚至于作者自己都模糊了,这样的交代显然就失去了意义。

要交代得了无痕迹浑然天成,作者必须具备严谨精湛的结构意识和结构技巧,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功夫到处,处处是法”。交代作为一种结构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当然应以“为主题服务”为原则,否则,这个交代就是节外生枝的败笔。运用了交代,后面必然要出现结果与之照应,前有交代后有照应,篇章才能周密、完整。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

猜你喜欢

新媳妇社戏下文
新媒体视野下文创产品的营销与创新
春光明媚
去古代吃顿饭(上)
水能生火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完形填空三则
第一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