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封信

2009-12-01朱永新

天津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家书亲情学会

朱永新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每当我打开电脑,听这首《感恩的心》的时候,我的眼眶都要湿润。是的,我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的是父母、是祖辈、是家族、是这个民族的血液,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存在。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与那些与我们素不相识的工人、农民和许多其他的劳动者息息相关。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给我们蓝天白云,给我们河流海洋,给我们鲜花绿阴,让我们享受它的恩惠。在我们学习、工作的地方,无论是老师、同学、同事还是领导、朋友,那一双双温暖的手,在最需要的时候总会无私地紧握住我们的手,让我们不再孤独。这一切,需要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

有人说,感恩是人生的最大智慧。也有人说,感恩是人性的一大美德。其实,感恩应该是人类和大自然最美丽的花朵、最美好的种子。说它是最美丽的花朵,是因为它展示了人类和大自然最感人、最亮丽、最光辉的本性;说它是最美好的种子,是因为它能够传播最纯真、最淳朴、最浓厚的情感。

有人说,感恩是连动物都会的事情,是人的本能。其实不然,感恩是需要学习的。西方的许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求他们写感恩日记,让他们学会感恩阳光、感恩自然、感恩一切给予自己微笑和爱的人。

事实上,感恩不仅会给被感恩的人带来快乐,更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学会感恩,我们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学会感恩,我们就会懂得给予永远比索取更加快乐;学会感恩,我们就会呵护身边的植物、动物;学会感恩,我们就会关爱老人、小孩、弱势群体;学会感恩,我们就会赢得别人的关爱。

“新教育实验”把感恩的主题放在10月,是因为10月的许多节日与感恩有关。10月1日的国庆节和国际老人节、10月4日的世界动物日、10月13日的国际教师节,特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和重阳节今年也在公历10月。无论是祖国母亲还是大自然,无论是长辈、亲人还是人民教师,都是我们表达感恩之情的对象。其中,以团圆为主题的中秋节,可以视为中国人的感恩节。因此,在这美丽的10月,通过写一封家书等形式表达我们美好的情感,对父母感恩、对师长感恩、对朋友感恩、对生活感恩,培养学生做一个心存感激的人,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朋友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

为什么我们选择传统的“家书”作为感恩的载体,要求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呢?因为这是中华民族一个非常悠久的传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从古到今,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岁月,家书总是亲人之间交流的平台。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再到《傅雷家书》,传递出来的文化信息和教育意蕴,总是让我们对家书充满着温暖的期待。

此外,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父母呵护,不知父母生活的艰辛劳累,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也不关心任何家务事。他们常常埋怨父母唠叨,怨恨父母不理解自己。针对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有必要开展感恩教育,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实践。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学会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教师教诲之恩、感谢他人帮助之恩、感谢自然赐予之恩、感谢社会关爱之恩、感谢祖国培育之恩。

关于感恩的主题,有许多经典的书籍,如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逃家小兔》、艾芙瑞的《生气汤》、大卫·梅林的《像妈妈一样》、威廉斯的《妈妈的红沙发》、谢尔·希尔非斯坦的《爱心树》、 安德鲁·朗格的《朗格彩色童话精选——感恩故事》、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泰戈尔的《新月集》、金波的《乌丢丢的奇遇》、滕明英的《淘气包的感恩课》、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这些优秀的书籍,通过其中人物、动物、植物的命运故事,揭示了感恩的意义与方法,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所以,有计划地推荐一些书籍给学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江苏省海门市的一些小学在感恩主题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方面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他们开展“我爱我家,感恩父母”“拥抱亲情,感恩父母”“寸草春晖,感恩父母”等活动,倡导学生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以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与父母交流。他们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至少为家里做一件事,来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在低年级,通过听听“亲情事”(听妈妈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辛劳)、制作“感恩卡”(自己设计、制作感恩卡,表达对父母亲的理解、关心和尊重)、说说“感恩语”(对父母说“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等)、做做“贴心事”(早晨自己起床做饭,下午为下班回家的父母送毛巾,晚饭过后为父母捶捶背,坚持自己整理书包)、画画“感恩信”(每周用手中的彩笔精心完成一幅感恩父母的“读写绘”作品,并向父母说说这封“信”的意思)来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在中年级,要求学生每天晚饭过后为父母端一杯茶,每天睡觉前为父母捶捶背,每周为父母洗一次脚等。同时,开展“心怀感恩写家书”活动,将感恩之情融入亲情信中,写完后邮寄给家长。在高年级,还开展“算算亲情账”活动,让每个学生“当”一个月“家”,记录家庭一个月的开支,并与父母一起算算自己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费用,体会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付出的心血。此外,他们还设计了“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以及“感激祖国”、“感激自然”等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韩瑞新)

猜你喜欢

家书亲情学会
永不凋零的亲情
清晨忆家书
学会分享
一封家书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话亲情
《家书》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