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树楠:“新课程改革引领中国教育的新取向。”
2009-12-01
及树楠,77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天津市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市教研室学科咨询委员,天津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担任过多所学校专家顾问组成员。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天津市模范教育工作者、天津市优秀园丁等称号。
及树楠先生从教半个多世纪,在中学语文教学这片广阔的天地上,他哺育幼苗,提携后进,只问奉献,不问回报。77岁高龄的他,依然勤奋克己,潜心钻研,关注时事,他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关注教育的行动而倍感鼓舞。每天凌晨1点才入睡的习惯,写满研究心得的厚厚一摞笔记,随时放在手边的纸笔,建立在大量阅读和思考基础上的超强记忆力……这一切使及先生的晚年生活有着一般人无法领会的充实、快乐和满足。得知我们为“新中国教育60年”这一主题而来,老人的表情中显出一丝兴奋,教育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回首往事,激动与感恩的心情溢于言表。他谦逊地表示,自己一直教书,大抵对语文教育有所感悟,于是,我们的谈话就从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历程开始。
记者:新中国教育走过了60年,您对这60年的变化如何评价?
及先生: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就从教学方面谈几点变化吧。语文教学过程中第一个时期是注重知识的阶段。当时的教学目标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这与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界对凯洛夫教育学的传播有关。(编者注:凯洛夫,苏联教育家,主编《教育学》一书。其主要观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他的教育思想曾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过较大影响。)教师以注入式授课方法为主,目标是培养继承型人才。第二个时期是注重能力培养的阶段。教学中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语文学科中提倡点拨式教学,“谈话法”、“红领巾教学法”等在教学中有所应用。总体上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精讲多练,培养适应型人才,也就是“出了校门就能工作”。“题海战术”的应用也出现在这一阶段。第三个时期是教改实验阶段。这时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得到普遍应用,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课堂上改变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这是几十年来比较显著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发展和进步的轨迹。
记者:60年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从中总结出了哪些有益的经验?
及先生:不光是语文教育改革,教育的整体发展给我们以下启示。一是要重视教师的素质问题。现在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如爱心的要求,知识面的要求,亲和力的要求等。天津一中老校长韦力说过,“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不爱教师的校长不是好校长”。每一位教师都要作好为素质教育发展奉献终身的长远打算。二是要重视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研究与总结。如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关系、成功教学案例的收集、“三维能力”如何培养等。根据新课标要求做好实验和总结,不光总结好的、可行的、前进中的经验,也要总结失误和教训。做好教育教学规律的探讨和教学改革的实验工作。三是要重视发动学生,引导学生投入教改。教育教学改革不能仅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智慧,满足他们的需求。四是要重视教科书问题。现在一些教科书单纯强调“新”,我认为“经典”没有所谓“新旧”,抛弃“旧”的不一定正确。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其实,不是学生不愿读鲁迅先生的作品,而是教师不会讲,没把写作背景交代清楚、讲解到位,学生也就不理解作品内涵甚至觉得“可笑”。“反传统”不宜过分强调,很多传统还是十分宝贵的。现在一些教学类杂志,只讲如何上好一节课,而缺乏宏观上的思考,停留在个人经验上,缺乏普遍适用性。60年来,名师涌现,他们不乏个人特点,教学效果显著,但他们身上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少人总结,所以一线教师学起来有难度。教育走过60年,要避免走极端。我们更需要规律性的、理性的思考。
记者:您如何总结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及先生:从天津市语文教学的进展来看,一是对教科书的把握和研究,其广度和深度都有提升;二是教学手段有了根本性变化,电化教学手段普遍应用;三是教师知识面大大拓宽,研究和学习能力均有提高;四是涌现出不少模范人物,德高业精是其显著特点。从教育整体上看,一是以“三维能力”培养为中心,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二是基本实现教育设施、学习条件现代化,教学效率显著提高,教科书基本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三是教师素质普遍提高,学生比从前更加活跃,自觉性强,学习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