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市级党校教育信息化的思考
2009-11-30杜和平
杜和平
【摘要】 党校作为培训党员、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要适应时代发展就必须采用新的教育技术,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以新的教学理念、思路和教学设计,使党校教学适应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 地市级党校;教育;信息化
一、目前地市级党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当前地市级党校在教学对象上能够把信息化技术用于教学上的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班次,在函授教学方面用的很少,主要是中央党校的远程教学。用于满足教学的信息化设备有电脑、投影仪、音响、麦克风等,教师采用的教学课件多为PPT幻灯片,基本上能满足各个教学方式的需要,如传统的讲授方式、案例教学方式、情景模拟发式。此外,网络也走进了教室和电子图书馆的建立等。
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环境和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得人们关于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教育思想,甚至教学体制的变革。党校作为党的干部教育基地,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重视信息化教育。这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也是新世纪党校发展的需要。
二、目前地市级党校发展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设备不完善
由于经费不足,导致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如函授的教学。在教学中甚至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的讲授也没有电脑。
2.教师掌握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软件能力差
有的教师对电脑知识缺乏系统的掌握,即便有的家里有电脑,多为台式的,对教学用的笔记本电脑仍感畏惧,对投影仪的使用更是知道甚少,在开始上课时,为同时掌握它而发愁。党校教师电脑水平有差异,在制作教学课件时,有的课件很好,有的就很差,即便有的教师理论专业课水平很高,由于制作的教学课件不够好,就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3.信息化管理不到位
党校出于安全的需要通常采用专人管理信息化设备,有的甚至是一人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就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在主体班上课时,由于同时上课的班次较多,管理人员无法满足每个教室信息化设备的连接,这时就需要上该课的专业课教师自己亲自动手操作,由于不太了解,经常造成设备的毁坏和不能正常连接,无法保证教学的需要。
4.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够
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制作教学课件-PPT,没有把传统的专业课和信息化教学技术进行完整的结合,不能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绝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要以课程为出发点,让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信息技术要作为一种重要工具,被用来系统地处理原有课程的各个方面,全面结合在课程的学习活动中,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三、建立地市级党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1.提高对党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首先,各级领导重视确保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围绕地市级党校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尽量保证党校各个教学班次对信息化设备的要求。其次,突出应用为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全满足重要班次的需要,如大型综合报告厅的需要。
2.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培训与研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党校计算机老师应不断地对广大的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和水平。
3.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和管理队伍
信息化教学的主管部门是党校,是信息化教学的研究者、管理者、培训的指导者和保障者,起着领头雁的作用。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正常开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和管理队伍至关重要。
4.信息化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
随着我国教学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越来越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的开展给党校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涉足信息化教学。
与此同时,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建设要求比较低,教学效率比较高,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员之间的理论交流则课堂教学的补充。目前的信息化教学也并非十全十美,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各有长短,党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充分保障党校作为培训党员、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常友寅,王东闽.加强党校信息化建设推进干部教育事业发展.理论前沿.2004:30~31.
[2]顾厚明.浅议市级党校信息化建设.江西图书馆学刊.2002(3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