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正常运行的保障措施
2009-11-30谢春华
谢春华
【摘要】 详细阐述了我国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正常运行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责任成本管理;管理机制;绩效考核
一、规范操作流程
企业要做好责任成本管理工作,就要从基础工作做起,规范业务操作流程。第一步,制定相关办法。第二步,编制责任成本预算。企业应给各责任中心核定并编制定员,在此基础上给每个责任中心核定责任成本预算和确定考核指标。第三步,建立内部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划分责任中心,明确各中心的责任范围,制定内部责任成本管理的相关配套方法。第四步,分解责任成本。依据责任范围确定责任成本,并将其分解落实到工序、班组、职工个人。第五步,责任成本核算。第六步,绩效评价和考核兑现。即按月、季、年度进行综合成本考核,并进行兑现。
二、建立和完善责任成本管理机制
企业作为责任成本监管层,负责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方法和其他相关措施的制定,应有计划地对各单位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公司财务部门作为责任成本的管理层,负责制定各责任中心的成本管理实施细则,审批下达责任成本考核指标,并负责考核兑现;各责任中心作为责任成本的执行层,负责具体落实和完成责任成本考核指标,同时负责奖罚兑现,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三、处理好三个层次的经济关系
1.处理好公司与各责任中心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公司与各责任中心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公司总责任预算定额=各责任中心预算之和。即公司在合理的确定各责任中心预算的基础上,正确的处理成本控制和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同时,企业对其可控成本进行考核,并将可控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和考核的主要依据,从而使每个责任中心在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可控成本不断降低,达到挖潜增效的目标。
2.处理好责任中心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合理确定责任中心的成本考核指标,使职工在干活之前就明白“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干什么样的活,拿什么样的钱”;二是对责任中心实行工资承包;三是赋予责任中心工资分配权,使责任中心内部真正形成多劳多得,节约归己,超支受罚,使职工的利益同成本紧紧地挂起钩来;四是实行材料定额消耗,严格考核,超耗部分要从各责任中心地承包工资中扣除。
3.处理好责任成本预算与核算之间的关系
责任成本预算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果,也影响到责任成本核算的实效性和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预算高了,责任者少劳少得,减少企业应有的经济效益;预算低了,责任者通过努力,仍然得不到应有的劳动报酬,会挫伤其积极性。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使责任成本预算尽量做到科学合理,从而使责任主体目标明确,并经过努力能够顺利完成。
四、建立责任成本绩效考核制度
为规范责任成本管理考评工作,对各责任中心的成本管理状况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以全面促进责任成本管理的开展,企业制定了责任成本绩效考评方法,从工作质量和经济效果两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考评细则,通过不断建立,健全责任成本记录、归集、核算台账和报表制度等,使责任成本管理考核兑现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账可查。同时,在严格责任成本绩效考评的基础上,实行责任成本管理否决权制,即把是否懂责任成本管理和责任成本管理业绩的好坏作为选拔责任中心负责人的必备条件之一。
五、加强责任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搞好责任成本管理的关键是原始资料的准确与否,而准确的原始资料依赖于细致深入的原始资料收集和积累,所以必须发挥好以下几个部门的作用,即:技术部门的优化作用,计划部门的导向作用,动力,物资部门的辅助作用,财务部门的核心作用。其中财务部门作用发挥的如何最为重要,可以说其作用的发挥关系到整个责任成本管理的好坏。
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全员参与,要全过程控制。而划分责任成本中心,划分成本职责,制定成本费用指标,并对其进行严格考核,是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陈晓川.《论企业责任成本制的建立与创新管理》.《商场现代报》.20 06(5)
[2]王光华.《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探讨》.《科学理财》.2007(3)
[3]刘洁.《建立责任中心 ,强化财务控制》.《冶金财会》.2002(6)
[4]梁林.《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经济师》.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