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田间干燥机械化作业技术
2009-11-30刘国信
刘国信
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是世界公认的优质豆科牧草。为便于苜蓿储存,并保持其良好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在收获季节常常需要在田间对苜蓿草进行脱水干燥和调制处理。现将其田间干燥机械化作业和调制处理技术简介于下:
一、优质的苜蓿干草应具备哪些要求
干燥后的优质苜蓿干草,应具备下列要求:含水量保持14%~17%;应保留大量的叶、嫩枝和花蕾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部分;同时,还应保持较深绿的颜色,使其具有特殊的清香气味,从而提高其消化率与适口性。
二、影响苜蓿干草品质的主要因素
1. 干燥速度。苜蓿的干燥速度越慢,其营养损失就越大,所以提高干燥速度对苜蓿干草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影响苜蓿干燥速度的主要因素有:
外界气候条件。苜蓿的干燥是在外界气温、空气湿度和风速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如果能够促进这些因素不断地发生作用,比如刈割时期选择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在晾晒苜蓿时不断翻晒,均能加速牧草的干燥进程。
苜蓿中水分移动的阻力。刈割的苜蓿刚开始干燥时,水分移动阻力小,水分散失的速度很快,而到了干燥后期,水分移动阻力大,因此生产上常采用压扁茎秆和喷洒化学干燥剂的方法来加速苜蓿的干燥速度。
苜蓿各部位的散水强度。苜蓿植株体内的各部位不仅含水量不同,而且它们的散水强度也不同,一般叶片干燥速度比茎秆快得多。
2. 叶片脱落,造成蛋白质损失。由于叶片含蛋白质的量约为茎秆的2.5倍,所以只有减少叶片损失,才能保证苜蓿干草的蛋白质含量。当苜蓿含水量降为25%时,叶片就比较容易脱落。
3. 遭遇雨淋。在苜蓿干燥过程中遭遇雨淋,不仅会延长干燥时间,而且营养物质的损失也较大,所以应尽量采取大棚架挡雨等防护措施,避免雨淋。
三、田间干燥的主要作业方式
1. 压裂苜蓿茎秆。苜蓿干燥时间的长短实际上取决于其茎秆的干燥时间。试验证明,茎秆被压裂后,干燥时间可缩短1/3~1/2。目前,多采用集割草、压扁、铺放草行三项作业为一体的联合割草机作业。
2. 翻晒通风干燥。苜蓿被割倒后,应使草条摊晒均匀,每隔数小时进行翻晒通风1次,最后一次翻晒时,其含水量不应低于40%,以免叶片大量脱落。在这一过程中,一般使用搂草机或翻晒机进行作业。搂草机有横向搂草机和侧向搂草机之分。横向搂草机结构简单,但牧草移动距离大,易混入泥土和陈草,仅适合低产的天然草场;侧向搂草机又分滚筒式、指轮式和旋转式3种,其中指轮式和滚筒式对牧草的打击作用小,且牧草移动距离短,故牧草损失少,目前较多用于苜蓿生产。
3. 草架干燥。用草架干燥时,苜蓿可选在地面干燥半天到1天,使其含水量降到40%~50%,然后自下而上逐渐堆放,或捆成直径20厘米左右的小捆,顶端朝里码放。草架干燥的成本较高,但可获得优质青干草,适用于小规模草场。
4. 喷洒化学干燥剂加速干燥。目前,国外应用较多的是碳酸钾、碳酸钾+长链脂肪酸混合液、长链脂肪酸甲基脂的乳化液+碳酸钾等制剂喷洒苜蓿。试验证明,苜蓿含水量越高,干燥剂的作用效果越大。需要注意的是,草摊得薄有利于干燥剂效果的发挥,但使用化学干燥剂会使草的绿色略减。
四、田间干燥机械化作业应注意的问题
苜蓿刈割后,在干燥初期应就地摊开暴晒6~7小时,使之凋萎。在此期间翻晒2~3次,尽快使植株含水量降到50%以下。苜蓿凋萎以后,用搂草机搂成松散的草垄,继续晾晒数小时,含水量为35%~40%(叶片开始脱落以前)时,用集草器集成小草堆。苜蓿在草堆中干燥1.5~2天,就可调制成干草。
晒制青干草时,翻晒、搂草、打捆、搬运及堆垛等一系列机械作业,应当在叶片还未折断或不易折断时进行,作业时间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
选择机械时,要求其搂集的草条整齐、蓬松、均匀,尽可能减少牧草的移动距离和相互冲击,最好选用复式作业机械。
苜蓿晾干后需打成捆,打捆常采用捡拾打捆机进行。捡拾打捆机按打出的草捆形状,分为方捆捡拾打捆机和圆捆捡拾打捆机。方捆捡拾打捆机打出的草捆便于运输和堆放,但机械结构较复杂,价格较高;圆捆捡拾打捆机结构相对简单,价格较便宜,打出的草捆不适宜远途运输,但便于包膜青贮或半干青贮,目前应用较普遍。
正确掌握打捆时间,即掌握在苜蓿的最佳含水量时打捆。在一般情况下,苜蓿田间干燥至含水量为17%左右时才能打捆。若苜蓿含水量刚降低到20%时就打捆,则须在打捆垛中间设置通风道。如果所打的干草捆还要进行二次干燥或加工成其他草产品,则可根据暂时存放时间和存放条件,适当提高打捆作业时的含水量。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 邮编:0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