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柑橘储藏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2009-11-30段志坤邱湛凤

科学种养 2009年10期
关键词:果心霉病储藏

段志坤 邱湛凤

柑橘储藏病害包括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两种类型,前者系柑橘在储藏过程中由多种真菌寄生所引起的病害,常见的有青(绿)霉病、蒂腐病、黑腐病、炭疽病;后者又叫生理病害,是因环境条件与果实生理活动不相适应等非病菌因素所引起,常见的有油斑病、褐斑病、水肿病、枯水病。二者均造成果实腐烂变质,对柑橘采后效益影响极大,在柑橘储藏上务必引起果农高度重视。

一、柑橘储藏病害

1. 青(绿)霉病。青、绿霉病的症状相似,多自果实伤口或蒂部开始发生,病斑初呈水渍状软腐,圆形,后在表面产生白霉状菌丝,并在其上出现青色(青霉病)或灰绿色(绿霉病)的粉状霉层,外围有1层白色霉带,高温高湿条件下可引起全果腐烂。其病原菌均为半知菌,气温在6~36℃间均可发病,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有利于此病发生。其病菌均为典型的腐生菌,通过气流和接触传播,由果实伤口和果蒂剪口侵入,其中果皮有伤口是发病的关键因素。

2. 蒂腐病。包括褐色蒂腐病、黑色蒂腐病两种,两病最初均自蒂部开始发病腐烂。褐色蒂腐病,病斑初为水渍状黄褐色,后逐渐变成深褐色,高湿时果心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果心腐烂较果皮快,当果皮腐烂到果面1/3~1/2时,果心全部腐烂,故又名“穿心烂”。黑色蒂腐病,病斑初期为褐色,水渍状,后迅速扩展至全果,呈黑褐色至黑色,果皮腐烂较果心快,病果表面常溢出褐色胶液,果心黑色,高湿时病果表面产生污灰色或黑色绒毛状菌丝,干燥时则成黑色僵果。褐色蒂腐病由柑橘树脂病菌所致。黑色蒂腐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其病菌均从果园带入,由果实伤口或果蒂部侵入,果蒂脱落、干枯和果皮受伤均易引起发病。褐色蒂腐病发生的最适气温为18~24℃,黑色蒂腐病为27~28℃,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

3. 黑腐病。症状有黑腐和心腐两种类型。①黑腐:病菌自伤口或蒂部侵入。病斑初期圆形,黑褐色,扩大后稍凹下,边缘不规则,中央显黑色,高湿时病部产生灰白色气生菌丝,后变为墨绿色,果肉腐烂,果心长满墨绿色绒毛状霉。②心腐:又称黑心,病菌自蒂部伤口侵入果实中心柱,沿中心柱蔓延,引起腐烂。果实外观无显著症状,内部果肉则变为墨绿色,果心产生大量墨绿色绒毛状霉。黑腐病病菌是一种半知菌,带菌或感病果实是其初侵染来源,并通过接触传播,从脱落的果蒂部或其他伤口侵入,发病的最适气温为28~32℃,高湿也有利于病害发生。

4. 炭疽病。储藏期间可产生果腐型、干斑型两种症状。①果腐型:储藏期湿度大时产生此症,发病多从果蒂部或其附近部位开始,病斑初为淡褐色水渍状,后呈褐色至深褐色腐烂并逐渐扩展至全果,果皮腐烂较果肉快。②干斑型:空气较干燥时产生此症,病斑圆形,黄褐色至深褐色,凹陷,坚硬,革质,仅限于果皮,而不侵害果肉,成为干疤状,湿度大时干斑型可发展为果腐型。带菌或已感病的果实是储藏期炭疽病发病的初侵染来源,病菌由接触传播,从果蒂剪口或其他伤口侵入为害。发病适温为21~28℃,整个储藏期均可发生。

5. 油斑病。又称油胞病,是一种由伤口引起的生理病害,其病因在于果皮表面的油胞破裂,渗出芳香油侵蚀果实表皮而引起。病斑不规则,多呈网状,颜色稍淡,病部油胞间组织凹下,使油胞显著突出。储藏期间环境干燥时,病斑可逐渐定型愈合,不致腐烂,但高温高湿则使病斑不断扩大,并诱致炭疽菌和青、绿霉菌等的侵入而腐烂。

6. 褐斑病。又称干疤病,以甜橙发生最多,柑类次之,橘类最少。多在储藏1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并随储期延长病斑增加。病斑圆形,淡褐色或深褐色,略下陷,革质,初期症状与炭疽病菌等引起的干疤病斑相似,后期病斑逐渐扩大并深达白皮层,以致果肉发生异味,并会感染青(绿)霉病。褐斑病在通风库或冷库中均可发生,储藏期间低湿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7. 水肿病。多发生在冷库或高湿的地下储藏库内。果皮水渍状肿胀,无光泽,色暗,手压不易破裂,果肉有一股发酵后的酒糟味,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储藏期间持续不适宜的低温或通风不良使二氧化碳累积过多,是引发此病的主要原因。

8. 枯水病。多发生在储藏后期,果实外观完好,但重量明显减轻,剖视则见其囊肉干缩失水,果汁淡而无味,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采收期较迟或雨水多,发汗期短,储藏期湿度过高,都是导致此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防治方法

柑橘储藏保鲜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抓好储藏病害的防治。我们多年储藏柑橘的实践证明,防治柑橘储藏病害除加强果园采前预防外,还要严把以下采收、采后“四关”:

一是采收质量关。①掌握采收成熟度。供储柑橘应在果皮有2/3转黄时,分期分批采收,切忌一次性将果全部采下混装。采收过早,影响产量和品质,采后还易失水萎蔫;采收过迟,增加落果率,宽皮橘类易产生“浮皮”、“枯水”现象,甜橙则易发生青、绿霉病,不耐储藏。②注意气候条件。采前天晴少雨,果实耐储;相反,采前天气多雨,果实不耐储。供储藏的柑橘以中、晚熟(10月下旬~12月上旬)品种为宜,并选择晴天或阴天露水干后采果,雨、雾、霜、露天和高温以及刮大风时都不可采摘。采前如遇大雨,最好待连晴3~4天后再采,采下的果实不要露天堆放过夜,以提高果实耐储性能。③防止果实产生伤口。伤口是病菌入侵的门户,要注意轻摘、轻放、轻装、轻运、轻卸,以避免剪伤、碰伤、拉伤、跌伤、刺伤、擦伤、压伤、指甲伤等各种误伤。采果时采果人要剪平指甲或带上手套,采用“两剪法”采果,即一手托果,一手持剪,第一剪离果蒂1厘米处剪下果实,第二剪齐果蒂剪平。④严格选果。生产上可边采边将伤果、落地果、病虫果、次果(小果、粗皮大果、过熟果、浮皮果)等不合要求的果实剔除,以保持入储柑橘完好无损,减少发病。

二是储前库房、果箱消毒关。储果前5~10天,对库房及果箱均匀喷洒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50~200倍液、5%福尔马林,或0.1%高锰酸钾等杀菌剂,或用硫磺密封熏蒸消毒24小时(10克/米3),防止储藏环境病菌侵染果实。

三是果实药剂处理关。柑橘采收后3天内要及时采用杀菌剂(1%~4%食盐,或1%漂白粉、0.04%~0.1%高锰酸钾,或0.1%~0.2%甲基托布津、500~1000毫克/升抑霉唑,或250~500毫克/升施保功、15%三唑酮200~300倍液,或0.2%~0.4%硼砂、0.02%~0.05%乳酸,或2000毫克/升特克多)与保鲜剂(200~250毫克/升2,4-D,或15~20毫克/升赤霉素)的混合液浸果3~5秒钟,使整个果实浸湿药液,以杀灭果面病菌,并保持果蒂青绿而不脱落,从而减少柑橘储藏期病害的发生。药剂处理后取出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使之“发汗”3~5天,待手按果皮略有弹性时,剔除油胞下陷、油斑、病、虫、伤果及腐烂果,即可装箱入库储藏。如采用单果包薄膜(多用厚度为0.01~0.02毫米的聚乙烯薄膜)后装箱,则储藏效果更佳。

四是入库管理关。①控制库房温、湿度。温度的高低波动,能刺激果实中水解酶的活性,促进呼吸,影响储藏寿命;库温高、湿度也高时,有利病菌活动、繁殖,加剧果实腐烂变质;库温高、湿度低时,柑橘容易失水,产生褐斑(干疤):因此,储藏期间应注意通风换气,采取打开窗门、室内四壁及地面喷水等措施调节温、湿度(库温要稳定在6~12℃,相对湿度在90%左右)。遇上低温冰冻天气,紧闭门窗,防止不适当的低温影响。②定期翻选,剔除烂果。入库后20天左右,翻1次果,选出烂果和有腐烂迹象及不耐储藏的果实。翻果时,翻果人应剪平指甲,轻拿轻放,避免机械伤害,以后每月抽查1次,如发现有烂果迹象再翻果。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隆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422200)

猜你喜欢

果心霉病储藏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不同O2 和CO2 浓度梯度对酥梨采后生理及果实褐变的影响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采收期对黄金梨果心褐变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西药药品的储藏探讨
不同采收成熟度和降温方式对鸭梨POD活性及果心褐变的影响
临海市2015年柑橘疫霉病大发生调查及综合防治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毛霉病和镰孢霉病
不同包装及储藏条件对酥油微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