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年拍观潮

2009-11-30阮富春

文物天地 2009年11期
关键词:清乾隆港币苏富比

阮富春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是今年的主题活动,各行各业都投入了巨大热情,文化艺术界的表现更是引人注目。如“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大展日日爆满,成为近年来最受观众欢迎的美术展,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上映头三天,票房即超过1亿元。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仍然是讲主旋律的,是否能把握到主旋律的方向、跟上主旋律的节奏,步调一致,将直接影响着每个人。

改革开放以来,国力渐强,国人渐富,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增,特别是对中国历代艺术精品的需求,由此促成了流失海外的中国艺术品井喷式回流,先富阶级更是满世界搜求中国国宝。9月中旬纽约佳士得、苏富比的拍场上中国买家已近半数,10月3日至8日香港苏富比拍场上,更是内地买家的天下,多数高价艺术品被内地藏家竞得。

今年中国市场的秋季艺术品拍卖不仅延迟了上拍的时间(大部分公司的拍卖集中在11月),而且广泛影响到了各大公司的拍卖项目。新中国60年里创作的美术作品,成为拍卖公司重点关注的对象。

秋拍前的风声

10月8日,业内人士翘首以待的香港苏富比秋拍在港落幕,其骄人的成绩令人振奋——上拍的2400余件拍品总成交额13.13亿港币,创该公司单季拍卖第三高,较今年春拍的成交额高出88%。各门类艺术品的行情“市场整体表现强劲”,亚洲藏家的表现更令人注目。拍前备受关注的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八宝云蝠纹“水波云龙”宝座,更拍到了8578万港币,创造了中国家具世界拍卖的新纪录。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Patti Wong)在拍后表示:“秋拍买家竞投进取,对顶级拍品更是积极角逐,可见不论资深或新晋藏家,均对珍贵罕见的拍品有莫大需求。来自中国大陆的买家表现尤其见强劲,印证中国经济持续坚挺。”

香港苏富比的本季拍卖,是否标志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真的回暧了?这是业内人士最为关心的话题。

9月以来,艺术圈各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令人对今秋艺拍市场充满信心。从艺博会、专题展览来看,虽然海外艺博会、古玩展仍然元气未复,但中国区域则表现良好。艺博会与艺术品拍卖两个产业对市场的反映,代表了当前艺术市场的大致走向。今年春拍以后,无论是海外还是中国市场的拍卖公司,对今秋的拍卖普遍趋于保守态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拍卖业者多数行事低调,言辞谨慎,对秋拍的趋势持保守态度者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多数公司在拍品数量上仍然坚持春拍的缩量阵容,精品意识更加突出;其三是在具体的操作上也更加稳重,往年9月至10月,各家公司的宣传资料已目不暇接,但今年信息滞后。大部分公司大幅减缩开支,削减广告投放量,图录的印制方面也均选择了朴实型,精装的豪华开本数量少了。

但是9月以来纽约、北京、香港的拍卖会,成交率及成交额却是均呈上升态势。

9月13日,中国嘉德四季第19期拍卖,3400余件拍品成交额超过1.7亿元。多场次成交率创出高位。1700件书画作品成交额1.1亿元,平均成交率85%;1200件瓷器工艺品拍出8成,成交额3949万元;553件古籍善本拍品成交7成,收获783.4万元,“艺术慈善中国”油画雕塑专场筹得善款322万元。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表示:“这次嘉德四季最终的成交比率和成交额继续保持了今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势头。”

9月14日,北京保利第8期精品拍卖会成交额9600余万元,相当该公司前次四季拍卖会成交额的3倍。古董珍玩成交额近3500万元,书画部分成交额达6000余万元。

9月中旬,纽约佳士得的亚洲艺术品拍卖周成交额3658.2788万美元。“赛克勒中国艺术品珍藏专拍”成交额328.58万美元,成交率97%,全场成交排名前十拍品有8件人亚洲买家之手,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成交额达2065.91万美元,成交率为83%。

9月16日,纽约苏富比秋拍名家珍藏中国艺术精品、中国瓷器工艺品2场拍卖总成交额1091.74万美元,名家珍藏中86件拍品拍出95%,中国古典家具和赛克勒收藏品受到买家热捧,中国买家及华侨占到半数以上。

9月26日,上海崇源秋拍6个专场取得了3796.2万元的成交额,该公司首次推出的紫砂专场大获成功,29件上海藏家陈之初珍藏的陈鸣远作品悉数成交。

10月17日至19日,中贸圣佳历时近一年筹备的15周年庆典拍卖会在京举槌,该公司挟15个专场1800余件艺术精品首开内地秋季大拍第一槌,是近期拍卖界的一大盛事。

北京翰海也将在本月隆重推出15周年庆典拍卖会。9月中旬,该公司即一改常态的宣传方式,提前向新闻媒介高调推介今秋的拍卖精品,更在中国区域的各重要城市展开历时2个月的巡展。

近2个月的拍卖行情显示:书画行情的表现突出,北京、香港市场均有上涨迹象;瓷器工艺品行情走向明显好于春拍,特别是清代官窑瓷器及文房珍玩,持续走强;20世纪名家油画的走势变化较大,香港苏富比的专拍较春拍有了大幅提升;当代艺术虽然少有千万元级别的精品出现,但小名家作品成交不错。东南亚当代名家作品行情仍在持续上涨中。

红色经典作品将再掀热潮

借国庆60周年的东风,各地的公私美术馆都举办了名目繁多的庆国庆主题美术展览,而各家拍卖公司也将视觉转移到了红色经典作品的征集上,相信此类的经典作品将在今秋再次掀起一轮声势浩大的拍卖高潮。

首先试水的是上海朵云轩,该公司第38届艺术品拍卖会暨“红色记忆”——新中国美术专场拍卖中,精选了60余件新中国美术作品中红色经典的代表作上拍,涉及油画、版画、中国画、宣传画、漫画等画种,其中包括韩和平用油画技法重新创作的组画《铁道游击队》、董连宝的《毛主席万岁》等重要作品。

中国嘉德是新中国美术专场拍卖的先行者和主推者,拍出过许多重要红色作品,举办过2场1949年至1979年30年间的重要美术作品专拍,1995年中国嘉德秋拍以605万元拍出著名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9月中旬,中国嘉德对外发布,秋拍将推出新中国美术专场,上拍名家创作的20余幅精品力作,蒋兆和作于1949年10月1日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李可染的《井冈山》、吴冠中的《北国风光》、王式廓的65幅《血衣》草图、素描以及程十发的连环画《欢迎毛主席》等等一批重要作品都将走上拍场。

11月北京保利也将上拍红色专场,其中不乏大师的经典力作,如齐白石的《和平鸽》镜心、傅抱石的《韶山》镜心、陆俨少的《长城》立轴、沈尧伊的《社会主义都在胜利地前进》水粉画、马常利的《转战太行》油画等等。

沈尧伊的鸿篇巨制《血与心》将现

身北京翰海15周年庆典拍场。这件作品以“四五事件”为题材,完成于1979年,是当时唯一真实再现“四五事件”的美术作品。

当代艺术行情仍在盘整中

8月至9月的艺博会,海外展览中欧美画廊和艺术机构参与的数量大幅萎缩,欧美市场的艺博会不值一提,仍然延续着去年的冷清。亚洲市场仅台北的表现尚好,韩国、中国大陆的展会乏善可陈。8月29日至9月1日在台北举办的艺博会,被业内人士誉为今年亚洲地区最成功的一场艺博会,87家参展画廊中,37家来自海外。5天的展期超过5万人参观,总成交金额4.6亿新台币;9月10日至13日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上海艺博会远不如前两届,126家参展机构比之去年少了25家(多数为海外画廊),闭幕时报出5000万元的成交额,但是多数画廊表示成交量远不如去年,而且藏家也多以中国地区为主;9月17日开展的韩国KIAF,参展画廊仅/64家,与2008年超过300家有天壤之别,且缺少国外画廊,更像是一场韩国本土的博览会。

佳士得、苏富比两大公司的当代艺术拍卖近年大起大落,下降的速度远超上涨。“2009年,佳士得全球范围内的当代艺术春拍成交额下跌69%,纽约市场下跌了51%。”有消息说,“佳士得决定搁浅艺术投资基金计划与停止开发贷款部门,这一举动表明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势仍在持续影响着曾经兴盛的艺术市场。”但从苏富比的股价来看,艺术市场已经有回暖的迹象:至10月12日,苏富比公司股价一度至19.05美元,创52周的最高价,今年累计增长了113%,但仍仅相当于2007年10月高点的33%。今年5月,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拍卖专场的成交率升至81%,高于去年11月的64%。苏富比公司金融办公室主管威廉姆·谢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艺术市场已经见底,艺术品的价格和销售已经趋于稳定。”

中国大陆的当代艺术市场今年还在急速萎缩。先不说拍卖市场,一级市场的萎缩就可以用“隆烈”来形容——据《艺术财经》今年第10期透露:截至目前,798艺术区倒闭或停业的画廊超过60家,观音堂文化大道有10家画廊倒闭,成交量更是减少了80%!

10月6日香港苏富比的20世纪中国艺术、当代亚洲艺术2场拍卖,似乎又让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前一专场总成交额逾1.09亿港币,比春拍总成交额高出18%,略有回升。常玉的代表作《荷花与金鱼》拍出了3650万港币,创画家意境画作拍卖纪录,价格仅次于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以4210万港币拍出的《猫与雀》;后一专场总成交额1.16亿港币,成交率77%,较春拍高出75%。张晓刚、曾梵志、岳敏君等人的作品仍是高价位成交的主体,张晓刚的《同志系列》以854万港币成交,岳敏君《帽子系列——才子佳人》拍出了638万港币,曾梵志的《天安门》以626万港币成交。

虽然香港苏富比2个专场的成交较舂拍有大幅度的回升,但如果从各地艺博会和专题展览的情况来看,今秋内地的行情仍不容乐观,盘整仍是主调。有行家指出:“当前当代艺术市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有两个:其一是前两年的爆炒导致市场虚火太旺,作品的价格背离了价值,致使虚高的价格透支了未来的行情,市场短期内无法消化,其次是炒作导致了消费类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分界模糊,在批评体系失却的情况下,很多装饰作品被当作艺术品疯狂炒作,违背了艺术市场的规律,这种乱象不是一二年就能有所改变的。美术院校应该是培养美术工作者的基地,而现在却被人们认为是培养画家或者赚钱机器的工厂,刚毕业或者正在求学的学子作品,也都成为了艺术市场大肆炒作的对象,这明显是在透支未来。”

宫廷御制瓷杂珍玩走势坚挺

9月份纽约、北京的拍场上,瓷器杂项的表现抢眼。纽约佳士得、苏富比上拍的赛克勒珍藏以及欧美藏家珍藏的中国艺术品,无不拍出较高的成交率及成交额,中国藏家日渐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买家群体。纽约市场,清代宫廷御制品依然是买家热捧的对象,赛克勒珍藏品仍是热点所在,其所藏的西周早期青铜簋以36.25万美元被亚洲藏家竞得,超过估价2万至3万美元的10倍以上。清代宫廷御制文房用品表现突出,估价2万至3万美元的清乾隆御制紫檀刻包袱纹虎伏研盖盒,以142.65万美元夺得全场之冠。底刻“五”字的元/明早期钧窑玫瑰釉鼓钉三足洗也拍出了125.85万美元;北京市场,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的四季拍卖瓷杂一项亦成绩上佳。

国庆长假期间举办的第四届“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香港苏富比秋拍,是今秋行情的参照系。香港古玩博览会延续了去年风格,主打古代及当代艺术,40余家参展商中古董商就占到了30余家, “画廊参展商犹豫不决,当代艺术展区明显招商困难”。许多重要的世界级古玩商均参与其间,强势的顶级古董商阵容和藏家,不仅展现出了当前古董杂顶交易的火热。也展示出了中国市场已经具备了与纽约、伦敦古玩博览会一搏的能力。10月29日拉开序幕的伦敦亚洲艺术周,从参展商和展品方面来看,也是古董艺术品唱主角,画廊表现谨慎。

香港苏富比秋拍,仅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一项的成交额就达4.864亿港币,较春拍同比增长了173%,行情远超书画及当代艺术项目,占到了本季拍卖总成交额13.13亿港币的1/3。两场专拍成交前十名的拍品8成以上被亚洲藏家竞得。“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乾隆”28件拍品成交超过8成以上,总成交额6400万港币,御制黄玉碗拍出了1298万港币,御制羚羊角柄鎏金铜刃义仗刀以962万港币成交;瓷器工艺品专场198件成交56.06%,虽然成交率不高(主要是明清玉器成交欠佳),但是重要拍品悉数拍出,总成交额4.22亿港币。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八宝云蝠纹“水波云龙”宝座从第一口价1300万港币开始竞投,经过约10分钟的36次竞价,最终由现场买家以7600万港币成功竞得,加上佣金,成交价8578万港币,远超拍前3000万港币的估价。该场成交前十名的拍品价格均超过千万港币: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团云龙纹双耳扁壶3986万港币,明成化青花缠枝黄蜀葵纹官碗3650万港币,清乾隆粉青地粉彩瓜瓞绵绵图金彩双螭耳撇口瓶2138万港币,清乾隆粉青釉三牺弦纹壶2026万港币,清乾隆“太上皇帝之宝”御宝交龙钮和玉青玉玺1634万港币,清雍正粉青釉三系弦纹梅瓶1522万港币,清乾隆帝御宝争珠游龙钮寿山石玺、清乾隆帝御宝交龙钮和田青玉玺、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福庆有余双象耳扁瓶、清乾隆白玉雕如意芭蕉叶蕃莲纹梅瓶皆以1410万港币拍出。这些天价成交的精品,超过8成都曾是该公司携往各地巡展的重点

拍品。

中贸圣佳15周年庆典拍卖会上,古董珍玩、佛教艺术专场亦精品云集,海外回流的皇家宫廷文物——清乾隆紫檀雕云龙纹宝座亦备受注目,在香港苏富比天价宝座的带动下,此宝座的拍卖也成为了该场拍卖的最大悬念。此外,上拍的清乾隆白玉雕螭龙戏珠观音瓶、清乾隆镌御制诗商周玉圭、清乾隆霁蓝釉描金折枝花卉双牺耳玉壶春瓶以及明代铜鎏金关公像、清乾隆铜鎏金绿度母造像、明代铜鎏金天官像、明宣德铜鎏金喜金刚像、明代铜鎏金真武大帝像等等,都是不多见的上品。

古董杂项被北京翰海列为拍卖的重中之重,该公司的特色专场如古董珍玩、玉器、文房清供、明清家具、金铜造像、国石工艺品等等,汇集了最佳阵容。董事长温桂华表示,“北京翰海15年来所涉足的全部艺术品类,都将通过专场的形式登上这次拍卖会,并释出精品佳作。与往年的专场设置相比,今年秋拍的专场将更为细化,拍品的注释也更加细致。我们将通过历史线索、艺术内涵梳理拍品、划分拍品的单元,深度诠释文物艺术品的多元价值。”1994年成立的北京翰海,15年来伴随着内地文物艺术品收藏、拍卖市场的发展而发展,迄今已举办了百余场拍卖会,总成交额超过77亿元,在文物艺术品市场上举足轻重。特别是该公司开创的很多艺术品门类的专拍,更是对公私收藏起到了引导、支撑和推动发展的作用,不仅开内地拍卖之先河,而且始终引领着市场的潮流。在古代书画、瓷器、杂项艺术品的拍卖方面,至今仍然是国内最为重要的拍卖阵地。瓷杂方面,一大批传承有绪的传世文物艺术珍品都将现身此次拍卖会,如原属王世襄珍藏的明代铜鎏金雪山大士像,以及明成化青花花卉纹罐、清紫檀雕云龙纹宝座、清乾隆豆青釉暗刻青花花卉抱月瓶、牛克思制昌化鸡血石《海市蜃楼》等等。

新成立的匡时拍卖香港公司,携手日本亲和拍卖株式会社也将于11月30日在香港举办联合拍卖,将上拍约400余件由日本、台湾、香港等地藏家提供的瓷玉、珠宝、手表精品。最引人注目的是香港藏家旧藏的21件清代婴戏图官窑瓷器,囊括了康熙至光绪间最有代表性的同类官窑精品。此外还有日本出光博物馆旧藏的元青花海水龙纹双耳瓶、美国波士顿藏家旧藏的清乾隆白玉阿弥陀佛坐像等。

香港佳士得继去年秋拍推出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创漆器拍卖的多项世界纪录后,12月1日将再推一场该家族收藏的漆器专拍,上拍37件漆器,总估价为6000万至8000万港币,其中包括元代黑漆嵌螺钿广寒宫群仙宴图八方盖盒、明洪武剔红游归图委角方盘等宋、元、明各朝精品。

北京保利秋拍亦将推出日本“长春阁”川崎家族旧藏明清珍玩专场,以及从海外征集到的多件博物馆级藏品,如清乾隆迪光崇典《御制文溯阁记》玉册、清乾隆碧玉雕石室藏书笔筒、清乾隆御题《观梅觅句图》白玉大山子等。

中国书画持续走强

有统计表明:今年舂拍,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达8.7亿元,较去年秋拍的5.6亿元增长了3.1亿元,增幅达55.4%。此后,中国书画行情承续着春拍的火热。9月份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的四季拍卖中,书画项目的平均成交率均在8成以上,不论是古代书画,还是近现代书画板块,其走势都甚佳,这对11月火热的秋拍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标志。

10月5日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253件拍品拍出93.68%,成交总额达1.82亿港币,创公司此项拍卖纪录,较春拍同比增长了40%。尽管缺少创纪录的高价品,但超过90%的成交率说明当前这一市场元气已复。李可染《山林清音图》以734万港币拍出,超过估价一倍有余。吴昌硕《花卉册》以722万港币成交,超出估价的5倍多。齐白石《钟馗搔背图》也以高出估价一倍多的590万港币成交,他的《大年》《杂侧》分以578万和470万港币成交。据苏富比媒体部透露:“中国书画成交前十的作品均由亚洲藏家购得”。该公司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超群拍后表示:“藏家反应热烈,整场拍卖会座无虚席,无论在现场或透过电话投标的买家表现均积极进取,竞投踊跃,对各时期及不同画家之佳作均具有浓厚兴趣。”

向以中国书画拍卖闻名的中贸圣佳,15周年庆典拍卖中15个重要专场仅书画就占12个,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的豪华阵容代表了今秋书画拍卖的最大规模,其中明清书画名家精品云集,数件拍品具备了打破历次拍卖纪录的高素质。比如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关山月《连环画虾球传·山长水远册页》,石涛《明皇出游图》立轴,王翠《秣陵秋色》手卷,王鉴的《听泉图》镜心,王原祁《山水》立轴,吴历《深壑幽居》立轴,恽寿平《仿大痴笔意》手卷,沈周《秋山晴晓》手卷,朱耷《独立睥睨》立轴,文征明《松壑高逸》立轴,董其昌《苍林白石图》手卷,沈铨《柏猴图》立轴,陈淳《杂花图》手卷,徐渭《墨花图》镜心,郑燮《竹石图》立轴,金农《墨梅》立轴,钱维城《临古册》26开等等。

北京翰海今年征得宋代贾似道刻本原石《宣示表》,以及6开出自马远、马逵、马麟笔下的宋人绘画(4开曾是宋荦旧藏的《山水花卉图》册,其中《松岩观瀑图》《高士与鹤图》曾为王季迁旧藏),著录于《石渠宝笈》的金廷标《溪徇扶筇》图等精品也将在11月上拍。

北京保利继春拍推出比利时尤伦斯先生旧藏一批书画藏品后,今秋将再拍其所藏的部分古代书画精品,具代表性的有曾巩《局事帖页》镜心、吴彬《十八应真图》手卷等。

到笔者截稿时,虽然中国嘉德、西泠拍卖、北京匡时、北京华辰、北京诚轩、北京永乐、北京长风等公司的拍品阵容尚未对外公布,但可以预见,在当前大环境向好的情境之下,相信这些实力雄厚的公司都会推出各种重要的专拍,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清乾隆港币苏富比
清乾隆时期青花缠枝莲托梵文酥油供灯研究
瓶上花枝簇簇俏 记一组清乾隆时期壁瓶的修复
Q6 苏富比有多“乱”?
苏富比私有化10问
苏富比纽约总部翻新
换新钞
关注2017秋拍第一轮:聚焦苏富比近现代书画
清乾隆后期饬禁剧曲策略的调整及撤局问题——兼谈乾隆帝对戏曲的真实态度
清乾隆朝内府藏书画来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