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健吾印象主义文学批评的特征分析

2009-11-28文广会

理论导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李健吾印象主义文学批评

文广会

摘 要:李健吾是20世纪30—40年代独树一帜、卓尔不群的文学批评家。李健吾的印象式的文学批评具有人性化、开放性、艺术美三个方面的特征。他的文学批评自30年代始至今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李健吾;印象主义;文学批评;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9-0127-02

沈从文热,张爱玲热,林语堂热,梁实秋热,这些年,当文学界读书界层叠出现这个热那个热的时候,诚然也出现了李健吾热。热是一种契合,是双方的感应;热也是一种时代的追求,得到了时代的认可。

李健吾在文学上是一个多面手,小说,散文,翻译,戏剧,文学评论,法国文学研究,不管哪一个领域他都是实实在在的,卓有成就,许多方面至今无人企及。但文学史上似乎更看重他批评家的姿态和角色。李健吾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无法避开的存在,而且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他的批评独树一帜,卓尔不群。不管是在20世纪30—40年代,还是在今天,他始终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在京派批评的的几位代表人物中,他继承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茅盾的为人生的文学观,梁实秋的古典主义文学观后,形成了纯美的文学观。而当下更是被称之为“批评的时代”,多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思潮,如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心理分析文学批评、语言学文学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神话文学批评等都在这个世纪登台亮相、各领风骚。随着中国对西方各种文学理论的接受与借鉴,文学批评越来越注重结合文本内部与外部研究的系统化与科学化趋向,也就逐渐走向了高度的纯理论化,却缺乏感性的情怀,缺乏对作者、批评者主体的关照。而李健吾的文学批评率性而为,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诗性的智慧,这种灵魂探险式的批评直视作者内心,灵动透彻,精致优美,所以至今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李健吾的文学评论文字并不是很多,主要是集中在两本篇幅并不大的《咀华集》和《咀华二集》中。总共不到三十篇,却具有文字优美,体验深切,品味高雅,态度亲切等诸多好处。它们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评论集之一,代表了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最高水准,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人性化。李健吾的批评是印象主义的批评,是艺术的批评,是灵魂的批评,也是人性的批评。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标准是“人生”的标准和“艺术”的标准,以及二者的统一。“人生”的标准,是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核心。由于他对人生的观察与思考的焦点是其所说的“人性”,所以他文学批评“人生”标准的中心也是“人性”。他往往从解剖人性入手,深入到作家及其所创造的人物形象的人性纵深处,从繁复瑰丽的人性中发现时代、社会与文化心理的折光,发现人性存在的多种形式及其变化轨迹。艺术标准,在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中,意味着艺术应该是和谐、自然、与外在功利保持距离的独立的存在。由于文学应该是以“人性”内涵为中心的人生的表现,那么,人生的内容便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又由于文学形式是内容的最完美和谐自然的载体,那么,内容与形式应该是合二而一的。实质上,所谓人生的标准,就是用以衡量作品是否表现了以“人性”为中心的人生;所谓艺术的标准,就是用以衡量作品是否有利于内容的传达,是否符合“人性”的内涵及其表现方式。

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的标准是人性,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李健吾批评理论的价值取向。他曾经这样说:“一个批评家,第一先得承认一切人性的存在,……然后才有完成一个批评家的使命的机会。”可见他把人性放在了第一的位置。他认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是批评成功的关键,批评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追求“人性的昭示”。他总是从作品中发现作家的人格和人性。既然批评同创作一样,也是一种艺术,批评家和作家在本质上都是属于艺术家,他们都“富有人性的同情”,那么,批评家就能够凭借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在作品中找到一条接触作家灵魂的通道。所以,批评“是用自我的存在在印证别人——一个更深更大的存在”,是“一个人性钻进另一个人性”。

他总是用批评家的灵魂去接触作家的灵魂,而出发点是作品。在李健吾的批评模式中,作品处于重要的位置,因为作品中蕴含着作家的全人格,包孕着深厚的人性内涵。批判的精神旨归就在于“发现人性”“所谓灵魂的冒险者是,他不仅仅在经验,而且要综合自己所有的观察和体会,来鉴赏一部作品和作者隐秘的关系。”在他分析和评价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时,他总是透过作品的存在去发现作家的存在,由作家所营造的艺术世界去认识作家内在的心灵世界。

他的文学批评,几乎在每篇的开头部分或进入作品评论的同时,有一段甚至几段关于人生、人性、命运的议论文字。如李健吾对他所推崇的《边城》的评价,就是围绕人性而理论。他这样看沈从文:“他怕揭露人性的丑恶”,所以,“他颂扬人类的‘美丽与智慧,人类的‘幸福即使是‘幻影,对于他也是一种‘德行,因而‘努力来抓住,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李健吾看来,《边城》成为“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杰作”。他分析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等的艺术思维的特点的时候,也与人性有关。“他们的生命具有火热的情绪,他们的灵魂具有清醒的理智;而想像作成诗的纯粹。他们不求共同,回到各自的内在,谛听人生谐和的旋律。拙于辞令,耻于交际,他们藏在各自的字句,体会灵魂最后的挣扎。他们无所活动,杂在社会的色相,观感人性的无常。”

在李健吾那里,只有包含了丰富人性的作品才是成功的作品,引入《咀华集》和《咀华二集》的作家,无论是沈从文的淳和,萧军的率真,还是叶紫的悲壮苍凉,蹇先艾的凄清萧杀,亦或巴金的热情,林徽因的细腻都是以各自深厚的人性作基础的。面对充满着丰盈、繁复、绮丽的人性作品,批评家更是应该以人性面对人性,以内心灵动的人性去捕捉作品中那最深邃的内心的东西。李健吾的批评便是具有一个富丽的人性的存在。

开放性。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不仅是以人性为核心的,而且他的批评也是以自我为基础的,以自我的满足为目的。李健吾的自我观是一种开放的自我观,他的以自我为特色的印象鉴赏批评也是一种开放的批评。这不是排他的,而是融他的;这不是绝缘的,而是交流的。

批评是一种开放性的理解,这是李健吾文学批评观与批评实践的基点。他很反感当时文学批评界从理论出发不顾及作品的实际情况而乱发言,或以权威的姿态,抛出一纸不可更改的判决书的不良作风:“我厌恶既往不中肯然而充满学究气息的评论或者攻讦。批评变成一种武器,或者等而下之,一种工具。句句落空,却有很不把人凌迟处死。”所以针对此,李健吾认为:批评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开放的系统。

李健吾的批评是一种理解,他在《边城》文章开头说:“一个批评家,与其说是法庭的审判,不如说是一个科学的分析者。科学的,我是说公正的。分析者,我是说要独具只眼,一直剔爬到作者和作品的灵魂的深处。一个作者不是一个罪人,而他的作品更不是一片罪状。”在他看来,批评家不是一个审判者,李健吾力图将批评家与作家作品放到平等的位置,地位的平等是批评公正性的前提,否则文学批评就只能在作品表面浮游。

他认为批评家是“科学的分析者”,他进一步指出批评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一个批评家是学者和艺术家的化合,有颗创造的心灵运用死的知识。”这不是一种身份认定,而是素质的开放性融合,一个批评家应该具有学者的理论修养和思维洞察力,同时批评家又应该具有艺术家的敏锐感受力和审美眼光。没有感性上的融入与体味,所谓的“批评”也就是一些大而空洞的教育或敷衍;没有理性的把握与分析,批评就不过是同情,陪着作者掉几滴泪发几句牢骚而已,并不能看出深刻所在。只有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才能真正形成印象式的开放的批评。

他用印象式批评表达他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他的理解凭借的是他全部的存在,所以他的批评坦然而自信,亲切而淡泊,充满了一种舒适的呼吸。他邀请读者一同进来欣赏和感受,与作者的灵魂共同走一趟。因此李健吾要求批评家做出的批评是开放式的,由一己的经验和印象吸引更多的印象的加入,从而扩展作品的生命。

他的批评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他认为:“一个批评者需要广大的胸襟,但是不怕没有广大的胸襟,更怕缺乏深刻的体味。”李健吾举例说过,一首四行小诗,一部通俗的小说,谁也担保不了它没有浑厚的人生作为背景,从而是一个好的杰出的作品。特别是为现实的利害关系所限,一个批评家往往从切己的利益出发,不能公正的评价对像。因此,一个批评家更应该有所超越,不被厉害所束缚,不被世俗所牵累,才能得出公正的结论。他应该看得更广,也应该看的更深,将深与广结合起来,才能发掘出创作的深刻意蕴。这样,防止用同一个尺度去关照研究不同个性的作家,应是批评家的良苦追求;而给不同作家以不同的地位,正是批评未被局限的证明。李健吾在进行文学批评时,没有丝毫门户之见,而是拥有广阔的文学视野,他的评论文字涉及当时各家各派。尤其重要的是,两部《咀华集》专章进行评论的作家计有二十位:巴金、沈从文、罗皑岚、林徽因、萧乾、蹇先艾、曹禺、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朱大 、芦焚、萧军、叶紫、夏衍、茅盾、穗青、郁茹、路翎、陆蠡。这二十位作家除了巴金、茅盾几人之外,都是当时文坛刚刚斩露头角的新秀。这份勇气与胆识是难能可贵的。在这些作家的批评中,他态度严肃认真,褒贬得当,往往一语道出作家的特色,成为后来人认识这些作家的不可逾越的准则。试举几例以见之:何其芳——绚丽;李广田——素朴;萧军——本色:废名——具体的抽象。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李健吾作为一个优秀批评家的卓越的眼光。

艺术美。李健吾不仅是一个批评艺术化的倡导者,更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者。其批评的基本特色是:用抒情的语言,描写作品给人的审美感觉,创造出情绪的氛围,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从而达到欣赏、理解、认识作品的目的。最终,使艺术的批评成为批评的艺术。

批评本身作为一种表现,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因此更应该是美的,但是很少有人能达到,而李健吾就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具文学性的批评家。西方的“寻美的批评”和中国的诗文评传统,在他身上有着完美的融合,“这两条线的交汇造就了一种以印象和比喻为核心的整体、综合、直接的体味和观照,这就是李健吾的批评,一种自由的批评,一种明智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李健吾的批评是印象式的、直观式的、感悟式的,是在恰当地投入理论的分析的同时,诉说自己对于作品的一份感悟与直觉,并且往往是在行云流水一般的言说中,将严密的理论化入评论文字的抒情性之中,把缜密的理论用从容洒脱的笔致表达出来。

李健吾善用比喻、爱用比喻,他用比喻修辞或类比不同作家迥异的审美个性,或把握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美学风格,或阐述对文学本身的性质特征。他使用比喻,常常明喻、暗喻、借喻甚至象征交错运用,恰到好处地共同完成其对批评对象的鉴赏过程。在批评实践活动中,比喻是他的批评生命,已溶入他的批评血脉,更是使他的批评更具有艺术美的因素之一。

他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批评家,始终是用自己的心去感知体会,用温柔敦厚的语言来表达。即使是批评的意见,也无丝毫疾言厉色,而是真诚地抒发委婉地表达,宽厚地给出公允的评论。并且他善于发现作品的闪光点,细细地含英咀华。

他的两部《咀华集》的文笔非常优美,流畅清新,文风温柔敦厚,文字精细亮丽,文思一泻千里,文情丝缕不绝,篇篇都是情意绵长、珠圆玉润的美文。他的批评中有这样的文字:“《边城》是一首诗,是二佬唱给翠翠的情歌。《八骏图》是一首绝句,犹如那女教员留在沙滩上神秘的绝句。”读这样的文字,简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又如他对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进行分析评价时,他诉说了自己这样一种感觉:整部作品如“长江大河,漩着白浪,可也带泥沙”,这种感觉何其敏锐,何其准确。又如“《篱下集》好比乡村一家新张的店铺,前面沈从文先生的《题记》正是酒旗子一类名实相符的物什,我这落魄的下等才子,有的是牢骚,有的是无聊,然而不为饮,却为了品。所以不顾酒保无声的殷勤,先要欣赏一眼竿头迎风飘飘的布招子。”再如“我不明白形式和内容怎样分开,一件将军的铠甲只是铠甲,并不是将军:剥掉铠甲,将军照样呼吸。杀掉将军,铠甲依旧存在……”枚不胜举,这份笔墨是诗性的、艺术的、纯美的,令人爱不释手,读后余香沁肺,余音不绝。

他之所以能够达到批评的艺术美,是因为它比别的批评家更把作品当作一个活的生命来看,所以不采取肢解作品的方法从事文学研究。他让笔下的人物跋涉着,在跳跃的节奏中,通过灵魂的申诉,去完成性格的创造。而由于他追求对于作品的整体印象的描述,这样就使得批评本身,成为一种贯穿了强烈艺术自觉的艺术。总的看李健吾能够达到批评的艺术美,与他对批评的独特看法有关,与他对文学的基本理解也有关,甚至可以说,这与他对批评对象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由李健吾来完成批评的艺术美,不是偶然的,其中的必然性在于:李健吾有这样认识,也是这样追求的,于是,他也就获得了这样的结果——他的批评真正地达到了艺术美。

正因为李健吾文学批评的人性化、开放性、艺术美,才使他成为20世纪30-40年代卓有成就的文学批评家。如文学史家司马长风所说的:“三十年代的中国,有五大文艺批评家,他们是周作人、朱光潜、朱自清、李长之和刘西渭,其中以刘西渭的成就最高。他有周作人的渊博,但更为明通;他有朱自清的温柔敦厚,但更为圆融无碍;他有朱光潜的融会中西,但更为圆熟;他有李长之的洒脱豁朗,但更有深度……再进一步说,没有刘西渭,三十年代的文学批评几乎等于零。”其不同于同时代及后世的众多批评家的独特风格,越至后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推崇,许多人都热衷仿效,却不见有何人脱颖而出。他是无人能超越的,他更是“一种光荣的寂寥”,纵横谁似李健吾!

参考文献:

[1]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黄健.京派文学批评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6).

[3]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4]韩石山.李健吾传[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5]刘锋杰.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

[6]徐蕊.富丽的人性,自由的灵魂[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7]吕薇.批评是一种理解[N].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6).

[8]孙晶.李健吾与《咀华集》《咀华二集》[J]. 小说评论,2006,(2).

[责任编辑:陈合营]

猜你喜欢

李健吾印象主义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新生代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近代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李健吾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韩石山先生谈李健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