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数字化校园 提升学校管理品质

2009-11-26陈立华

基础教育参考 2009年10期
关键词:考试数字校园

陈立华 李 颖

一、项目背景

我校自1998年开始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2003年开始进行网络教学实验,2005年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并进行教学反馈研究。多年来,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老师们利用网络开展各项教科研活动,并积攒了许多素材。

多年来,随着网络教学与管理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信息化技能的提高,大家有了更多的应用目标和思考,校园网络软硬件瓶颈日益凸显;同时随着逐个独立应用系统的日趋扩增,缺乏必要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信息孤岛”渐已成形,成为高效利用资源的主要屏障。如何有效地整合各项资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成为我们考虑的重要的一个问题。

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思想

在做“数字校园项目”前期,我们进行了多项的调研,包括外出的考察和翻阅国内外的各项资料。发现对于信息化的运用,大家多在教育教学的周边打转。比如,大学中最为典型的应用就是“卡应用”,利用学生卡去买水、买电、交学费、交网费、图书馆等等,中小学最为典型的应用就是作为一种“电子记录器”,记录孩子的到校时间、学习成绩,或者将当天的课程录制下来,予以回放。还有一种就是“体现种,不体现收”。即,在课堂上用了许多媒体手段,设计了众多精彩的教学环节,却没有对教学效果予以检测。哪些孩子会了,哪些孩子还有欠缺,哪儿有问题,没有数据上的体现。对于得到的资料,我们认真组织了研讨,试图找到一种信息,能够对孩子成长直接有帮助的信息,但是结果确是令人遗憾的。

在研讨中,我们提出,计算机或者说现代信息技术最擅长的是什么?我们想应该就是所谓的“数字游戏”,是“信息的组合应用”,于是我们认真反思,“我们需要什么信息?”——教师需要什么信息能够帮助教学,学生获得哪些信息利于自我调整,家长获得哪些信息帮助学生成长,管理者需要什么信息提升管理品质……这些信息从哪里获取?怎样在日常的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共享这些信息?最终,我们确定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标(见图1)。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构建数字校园软硬件环境,整合现有的各个应用系统,完成数据交换与共享;

以学校各项管理为中心,构建数字管理办公平台,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品质;

以教师应用为中心,构建教、研、学、练为一体、集资源建设与教学评价于一身的教科研应用平台,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搭建一个具有学校特色的资源库系统;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构建校内外学生学习、交流平台,给学生开创洁净、健康的网络学习与交流空间;

以家长、社会需求为中心,构建信息发布平台,开创畅通的校内外交流空间。

三、数字校园的功能

1.教师交流共享的平台

教师交流共享平台的设计思路主要来自教师备课,老师们在研究课的准备过程中经常到处搜寻资料,查询大量的素材,制作精美的课件,找许多老师共同研讨,但是课程结束后这些珍贵的资料往往束之高阁,而查找资料的过程往往是非常艰辛的,因此我们设立的共享平台,按照现行教材版本进行编目管理,每课下面设立:电子教材、教案、课件、备课资料、题库、反思等多个栏目,而对于一些看起来非常美观、实用、但不太清楚应该如何与教材对应的资源则放在公共资源库中,设立关键字以供大家查找。交流共享平台中的题库,收藏了有关每课的“反馈性训练”,每道题都对应一个知识点、难度级别。

在整个教学储备过程中,每位教师通过不断的日常知识积累和教学反思,不知不觉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见图2)。

2.全方位地链接学生信息

(1)德育评价系统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小学,老师的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句表扬的话语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影响。新课标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教学中有一句常用的话,“抓两头带中间”,老师有没有精力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个任务怎样不折扣地实施,我们的德育评价系统为老师们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工具。课上评价系统是一个外接的程序,与数字校园系统相连,使用非常简单,老师在课上根据孩子的表现发放电子小星星或者小提示。系统可以主动提示一段时间内未被关注的孩子名字,引起老师的注意。孩子和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评价的结果。同时系统也提供课下评价和同伴评价的功能,孩子们可以轻松获得在校表现的电子档案。家长、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给孩子写“成长足迹”,相信将来这一定会成为孩子们宝贵的财富。

(2)作业诊断系统

我校鼓励每位教师的课堂结构中要有检测的环节,教师上完课后要通过检测明确哪些孩子掌握了,哪些还差一些,有没有知识没有讲清楚,学生没有学明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中,我们开发了“作业诊断系统”。这个系统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在线作业,主要针对电脑班和在机房上网络教学课程的班级,反馈题目为标准化试题,在线作业可以使师生马上获得反馈结果,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在线练习。

另一个是而对于非标准化试题,系统为教师提供便捷的输入方式,答题结果录入系统后,任课教师可以统计学生上交作业情况和题目的出错率、作业质量,并根据作业情况编写作业日志。每位学生可以获得一份错题本,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和练习。同时,学校管理者可以获得各任课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以及学生交作业情况,对教学指导起到一定的作用。

(3)考试自测分析系统

考试分析系统,用于对考试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系统提供组卷、导出、考试安排等功能,在考试结束后可对成绩进行分析,包括总分、平均分、标准差等若干指标,系统对本次考试中每一题算出得分率,失分率,教师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做质量分析。

学生和家长可以在线查看历次考试情况,为了保护孩子的权益,系统隐藏了孩子的得分,只出示学生大致的成绩曲线。管理者可以通过系统了解每次考试各班级成绩情况,及时指导教师调整教学。

作业诊断系统和考试自测分析系统的题目来自“教师交流共享平台”的“题库”,来自教学研究中,通过平时练习数据的积累,系统为孩子们制作了个性化的“错题本”,孩子、家长可随时查看错题本,孩子们可以利用系统自行进行“强化练习”,教师可以利用系统为孩子们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3.提高管理效益,关注校园安全

学校采用网络门禁管理,实现一卡走遍校园。家长在非放学时段进入学校可以利用网络预约系统,约见班主任老师,通过系统认证的人员可以使用手机二维码和二代身份证在预约时限内进入校园。由于我校校门外就是马路,来往车辆较多,为了保证学生交通安全,防止其他社会人员随意进入校园,放学时所有认证的家长可通过门禁进入校园。

四、运转与机制保障

在数字校园系统推进的过程中,学校采取集中控制、分散管理的维护机制,把数字校园的推进全面与学校各项业务予以整合,从而整体提高工作效益。

数字校园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益。那么,基础数据的维护是否给老师、管理者带来更多的工作量么?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研究中也做了一些检测,以下是学校科研部门的一份报告列表(如表1)。

五、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几点思考

在系统建设完成的一年里,学校利用系统完成考试与教学质量分析2865次,学生自测总数45582次,在年级组内开展基于测试数据的质量分析会累计30余次。以“学科质量监测与对策研究”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校本教研活动,研究系统分析问题的解题策略。各学科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点测查28次,学科覆盖率达到100%。在收获成果的同时,我们反思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过程,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数字校园建设要以根据学校发展现状,明确建设目标。系统只是一个工具,当这个工具确实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时候才能说明这个工具的意义。所以,形式一定要承载内容,平台搭起来了,里面的内容的含金量要远远大于系统本身的价值。

其次,要把设计的过程作为培训的过程。要改变模式一定要转变观念。设计的过程就是建设目标、意义的培训过程,同时也是使用培训的初步,建立一支设计骨干队伍,对于后期的培训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字校园系统的建设,困难不在软件的研发上,而是在后期的应用上。

第三,机制建设与系统建设同等重要。系统建成了,怎样保证用?在我们的系统中,积分系统随着系统的建设同步建设,这样家长、学生、老师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各部门各司其职,与自身业务完美整合,每个人既是系统的使用者也是系统数据的提供者。

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产生需求,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数字化改变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也必将带给我们崭新的体验。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潘静波)

猜你喜欢

考试数字校园
答数字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数字看G20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